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 )艺评迷彩
 传统的艺文论评者大都好用比喻;长于形容;譬如刘克庄《后村诗话》评孟浩然诗:「如洞庭波始;木叶微脱。”现今的艺文论评者则有许多喜爱卖弄术语花腔;长于不知所云;例如:「把共相参与自然的运作的同伴的原性变质变样”'注'12。
 叹息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吗?不必叹息;没有人能看得懂没有意义的文字杂烩是什么意思的。(有的人把没有意义等同于深奥;把任何对暧昧言辞的批评视为不了解。然则他们是怎么了解的呢?从来没有给出明白的解释;别人一提出批评;他们就只会说别人不了解。)
 刚才所引的「把共相参与自然。。。。。。”;来自一篇讨论文艺美学的文章;现在欣赏另一篇(一系列)探讨绘画美学的论文:「今日唯一能救物理学的;恐怕唯有赖形上美学辩证。。。。。。
 美学工作者就是人类的先知。。。。。。使今日之中国人;以美学方法之极致。。。。。。面对西方而无所惧”;「今后人类文明之最佳开展。。。。。。其最扼要的把握;恐怕仍在于中国固有的美学方法了。”
 '注'13原来美学(特别是中国固有的美学)是如此伟大到无与伦比的。在该系列「美学论文”之中;这伟大到无与伦比的美学或「形上美学辩证”有些什么伟大的内容呢?仅有一堆暧昧到无与伦比的术语;例如:「范宽以其情之忧郁而侧重辩证结构之极限对比性”、「人的生命过程;无非是诸般大大小小之现实情感之通过与形式物的方法性穷尽而已。”'注'14除了「辩证结构之极限对比性”、「形式物的方法性穷尽”这种高深的文字术语之外;还有高深的符号术语:「如果我们以'注'表绘画中所欲追求的一切自体;以Af 表一种高度人文统合的形式;那么以Af 表'注'的方式可减化成下式:Af》'注'。”'注'15
 这是什么东西?只要略知一点数理逻辑;看见这些符号大概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那就像小孩子一边敬畏不懂的符号;一边胡唸乱画。有的人已不是小孩子了;但仍怀有一种符号崇拜的心理;看见逻辑、数学等有一大套他看不懂的符号便肃然起敬;以为神秘到不得了;于是就(企图)依样书葫芦;该说「吃饭”时不简单说「吃饭”;却硬要兜圈子用符号去「表”。符号术语本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逻辑、数学、物理学、电脑学等科目中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美学里一般没有使用的需要。引文里的符号更是一种胡乱的堆砌;除了用来蒙混;并无半点用处。逻辑、数学等所设的符号系统;建立时有一定的法度;要经过严格的引介程序;不是随便从英文字母中抽一两个出来;含含糊糊地「表”一下;再加个不明所指的箭号就算数的。引文里的「》”是什么意思呢?指逻辑上的「条件关系”?数学上的「趋向”?化学反应?交通标志?厕所指引?。。。。。。'注'16
 
 三、由虚浮至错乱
 以上讨论术语烟幕或术语迷彩;目的在于揭示术语容易用来掩饰语意的暧昧。要注意的是:语意暧昧和语意清晰之间;只有程度之分;而没有一刀两断的区别。不过;没有截然的界线并不等于没有约略的界线。比方日与夜;虽无明显分界;但非没有分别。(纵使说;抄一本书叫做剽窃;抄十本书叫做参考;抄一百本书就叫做创作;因而剽窃与创作之间只有程度之分;但不能由此推论两者没有区别。)
 
 (A )语意虚浮
 语意虚浮是一种程度较轻的语意暧昧。所谓语意虚浮;在此是指「含糊其辞;漫无分际而没有定准”。这种言辞又可称为「浮词虚语”。以下阐述这种言辞的特性。
 (1)有不少人(包括笔者)喜欢年年给「年轻”提出一个新的界定。事实上「年轻”一词也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使用界线。但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说「年轻”是一个全无分际、可任意伸缩的字眼。十八岁总可以称为年轻;而八十岁则不能算年轻'注'17。再看「小孩子”一词;有的父母要子女帮忙做家务时就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该做点家务。”当他们不想子女谈恋爱时又反过来说:「你还是小孩子;不要这么早谈恋爱。”这显示「小孩子”一词的适用范围没有很明确的分野。
 但我们也不能称之为漫无分际。四岁肯定是小孩子;四岁便会谈恋爱就叫老人精;或叫天才;四十岁肯定不是小孩子; 四十岁还不会谈恋爱就叫白痴;或叫智者。'注'1 8
 由此可见;「年轻”、「小孩子”等字眼并不是毫无定准的。另一方面;比如「反革命”;却是一个没有定准的字眼。
 今天被称作最革命的行为;明天可以叫做反革命'注'19。又如「合乎(或违反)上帝的旨意”这个片语;在某些宗教人士的用法下;也是一个毫无定准的浮词虚语而已你怎样去检验「祈祷就会得到;如果那合乎上帝旨意的话”这种讲法是不是真的呢?
 
 (2 )我们时常需要使用「时常”、「大约”、「类”、「不少”。。。。。。之类的弹性字眼;不能说凡使用了弹性字眼就等于讲了语意虚浮的话。譬如:「不少人持此论调;但此论调有谬误;因为。。。。。。”;这种讲法的主旨在于指明某个论调有谬误;而不在于报告有多少人、是哪些人持该论调。在此情况下;我们不会认为这种讲法是语意虚浮的。但如果当时的关键系于指明有多少个人、或指明是哪些人持该论调;而讲者却只说「不少”;这时我们就会认为他的讲法是语意虚浮的了。概言之;欲断定一个言论算不算语意虚浮;须得考虑该言论是否恰如其分。
 
 (3)这表示;一种言辞是不是浮词虚语;常要视乎所涉的语境而定。例如「危害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这个提法;若有比较具体的条文细则来加以阐明;或有法律传统中的经典判例作为参照凭据;那么这个提法也可以被诠释到相当明确的程度。但如果缺乏或「割离”了诸如此类的诠释基础;那么这种提法就无非是浮词虚语吧了。(这类浮词虚语所表达的「概念”;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库沙等人当做法宝的「流动概念”。)
 用浮词虚语(或「流动概念”)来制订宪法律令;容易造成「人们一方面无法无天;一方面噤若寒蝉”的怪局面。无法无天;是由于法律条文弹性太大;没有明确轨则限定。噤若寒蝉;也是由于法律条文弹性太大;人们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多讲多做多错;不讲不做不错;最好还是消极怠慢;最终则是一潭死水。
 
 (4)一般语意虚浮的学说;既非正确亦非错误;而是称不上正确不正确、错误不错误(许多人不知道这个极端重要的分别)。这种学说是无法被确实应用的。有用的理论能指导实践;使人尽量避免犯错;使人无须盲目摸索。比方登月之举;即靠科学理论的确实应用。尽管那太空人「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没有先例可资借鉴”;但他不用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摸索摸索”。太空飞行不是太空摸索;太空人不是摸到月球上去的。倘若我们采用某种学说来指导实践;实际上却只能倚靠自己去摸索;那不啻表明该学说无用而已。有的人将虚浮性与普遍性混淆;将虚浮的学说等同于普遍真理。当他们发觉这种「真理”无法落实应用时;就视之为「普遍真理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时的必然现象。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一种学说要是没有可能应用;那无异证明该学说不是普遍真理吧了;因为普遍真理之为普遍真理;恰恰在于对一切有关的具体情况都普遍适用。
 上述那类学说一旦被奉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就很可能导致诉诸强权而不是诉诸理性的行为心态;其表现为:不问客观是非;只问最新形势;人人都要「紧跟形势”;人人唯恐「落后于形势”。此中原因;乃由于谁有权谁就有解释权;谁有解释权谁就有「最高真理”;结果;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弹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注'20
 【附笔:在这样的形势中;当某一派以正统自居时;其他派可有什么对策呢?就语意虚浮的学说而论;谁得势谁是正统;谁失势谁是异端;那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人有坚强的理据去解释自己对该学说的解释为唯一正确的解释。既如此;甘奉对方为正统;斯为下策。然则中策上策呢?自立为正统;斯为中策。让那个「统”名存实亡;或者干脆超越那个「统”;斯为最上策。正如法国作家莫洛亚所言:「有的政党领袖准备为学理或主义而牺牲国家;但真正的领袖却说:‘去他的主义;拯救国家要紧。’”】
 
 (B )语意错乱
 语意暧昧的程度达至全无意义之极端;达至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的地步时;让我们称之为「语意错乱”。
 语意错乱的言辞之所以会被「生产”出来;也许是由于生产者要伪装高深;也许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之中没有想过没有「想”的习惯;也许是由于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