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文学]艳影-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剪掉了,连带青春期的所有烦恼和混沌也剪掉了。 
  清爽干净,配合她中性的味道。 
  我突然觉得异样,是喜欢了。多么可怕,我嘲笑过她所有的电影,认为欠缺品位、荒诞且无聊 
  侬侬约我喝下午茶。 
  我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进这一行。 
  侬侬说是陪朋友去应征洗发水广告,被人发现。 
  我的眼睛一瞪,这样没有新意,不如说你在街上被星探撞见。 
  她便笑笑,不介意我对她的嘲讽。 
  谁知道第二日我便上了娱乐版头条,并且将我的来龙去脉一并写上,说我是网络新贵。我气得几乎吐血。 
  现在但凡是人都去作网站,跟新科技沾边也不必如此夸张,他们干脆说我是李泽楷好了,这样沈家姆妈更有面子。 
  母亲在一边埋怨,为什么你和侬侬来往我们不知道。我欲辩无词。 
  现在不时兴玉女,反而是相侬侬这样的性格女优吃得开,在兰桂坊同志酒吧喝酒、吸食大麻、开疯狂派对、男朋友一堆堆而且年纪比她还小。 
  我觉得自己真是冤枉,象大家所以为的晴雯和宝二爷--“不过枉担了这个虚名儿罢了”。 
  晚上接到电话,侬侬在那一头道歉,说不好意思。 
  这样客气的道歉,弄的我很不好意思,只好说没有什么以后出来的时候小心一点。 
  她说,要不要出来走走。 
  我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拒绝--也许是不想拒绝。 
  我记得那个下午她和我道别的样子,象一首歌-自君别后,那样的婉转凄凉,蕴含了漫长的人生,永不回返的青春。 
  我想起那年在机场送别她的情形,她背着那么多的行李,飞向未知的未来。我取笑她:“天哪,你是骆驼么?”她说“我要把所有的的东西都带回去,因为不会再回来了。”她那么的瘦,那么骄傲的样子。 
  那样的刹那,有一种难以言述的苍凉。我觉得难过,她说不再回来了,就象在作永恒的道别。 
  我没有预料会是这样的再见。 
  我只是不再懂得重新见到的侬侬。但是现在的她却吸引我。 
  我不确定她一定是喜欢我的,至少她的态度很保留,也很客气,就象周末来到我家一起吃晚饭,她会很礼貌地洗完所有的碗再告别,有着一种距离感。但是我喜欢现在的侬侬。 
  她比以前美丽,懂得与人相处作人周到有分寸。 
  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我和侬侬也许就在一起了。 
  不过人生有时候并不存在意外。人生有时候无常。 
  事已至此,全是不得已。 
  我原以为侬侬是喜欢我的。她看我的眼神,与其他人不同,和我聊天直至夜深。 
  似乎象是模拟的一场恋爱,象欧洲电影。 
  浪漫是可以铺排制造的,我们演绎的那么逼真,自欺且欺人。 
  至少在彼时,总有一刻的喜欢--直到现在仍常常用这样的错觉说服自己,就象服食吗啡的病人借着幻象麻痹自己。 
  我甚至记得很清楚,一个晚上我们散步,经过一家珠宝店,看到一枚戒指,非常雅致大方。 
  她说真好,那样的颜色象征着此情不渝,于是我问她,那么可以么,如果我向你求婚。 
  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喜欢兜圈子和漫长的追逐过程,我想所有的爱情未得之前只是一句请求,我相信我的态度与诚意。 
  我看她,她不答,沉默很久,似乎难过起来。 
  最终,我有些明白了。 
  她迟疑了一下,非常平静地告诉我,我们是不可以的,楚生,对不起。 
  被人拒绝得这样委婉,我觉得难过。 
  其实委婉带有一种伪善,非常可怕的伪善。这是我听到的最无稽的一句话。 
  我们始终是客气的,有始有终的。我看到她最后的一眼,看到的是不安和遗憾,但是她没有接受我的请求。 
  要到这一刻知道她并不爱我,是一种后知后觉。 
  我跑到海边,非常颓唐。枯坐着,拿着啤酒喝。味道苦涩,这里据说淹死过人。为情自杀者每年不计其数。但是,我不在此之列。 
  我是理智的。 
  结果有人报警说企图自杀。 
  我并没有自杀,但是又上了报纸头条,“沈侬侬男友求爱不成企图跳海”--没有比这个更悲惨的事情。 
  悲剧成了笑柄。 
  但是痛苦是持续的,就象你有一颗坏牙,但是你绝不可能象拔牙一样根除你的爱情。我的心情是酸坏腐败的。 
  侬侬最后死于非命。 
  一名女子闯进她的公寓,一枪击中了她的头部,侬侬的脸炸的稀烂。 
  这个女子也自杀身亡。 
  她是她的爱人。 
  那个女子我曾见过,她是侬侬的室友,坐过我的顺风车。她们在一起四年。比起侬侬和我的时间要长。 
  这样惨烈的结局,是我所未预料的。 
  她们的爱需要用殉情来结束,用痛苦、死亡作终结,谁说不比异性的情爱来得酷烈、残忍、决绝。 
  我想起巴尔扎克的话:“恋人和殉道者是一对同病相怜的兄弟,两者痛苦相似,知己如同知彼,可说是世上绝无今有的。”她们不过是用自己的行为在殉道而已,这样的决绝,没有挽回的余地。 
  我想起成长后的侬侬,她同样是寂寞的,就象香港这样一个城市。 
  它也许有一个中心,但是这个中心是空的,这个城市是一种中空涡轮性的、绕行似的发展。 
  象一个没有心的人。 
  我想我对于她的了解有限,寥剩于无。 
  我记得霍金谈到过时间的逆向流逝。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时空秩序里,一只杯子破碎了,里面承载的液体流溢出来,按照我们的一句古话叫“覆水难收”--但是如果时间可以向回流逝,这只杯子会由破碎的状态还原,那些流溢的液体还是好好地装在杯子里。 
  如果这样的假说成立,我希望是真的。 
  至少我没有失去侬侬。 
  即使她活着,依然也不会爱我。但我仍希望她好好地活着。而她终于离我而去。 
  有时,我想,这便是人生,于小小的欢娱里潜伏着无尽的痛苦。          
他者之域 
  (一)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也许不象我们想的那样。 
  多年以前我看过德莱赛写的,《美国的悲剧》,写的是一个纯朴的青年到社会以后逐渐堕落的故事。他的笔下,城市充满了活色生香的诱惑,使人渐渐往腐坏的路子上走,最终失了性命。 
  那个城市,多么象我现在居住的城市。 
  我不想从道德的角度去批判我所居住的城市。但对于它,我常常有一种陌生感。当我站在租来的房子的阳台上看着下面走来走去的人的时候。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希望,以及很多被希望憧憬击得粉碎的伤感。 
  我居住的城市有很多很多缺点:潮湿、热、人多、鱼龙混杂、性病蔓延……,不过我没有愤世嫉俗到搬到乡下隐居。 
  我喜欢它,因为城市是繁华的、喧嚣的,有声有色的。 
  毕业以后,我在一家报社工作,我记得去的时候,刚好报社负责文艺版的李果回湖南老家探亲,他的工作暂时由我负责。 
  每天上午七点,我乘公共汽车到报社大楼,进了办公室先要打扫卫生。这是一项枯燥的劳动。通常那时,我会打开收音机,里面常常有一个男DJ先用粤语问好“早晨”,然后快快活活的播一首《美丽的加利伏尼亚》,宣布新的一天开始了,振荡的音乐让人觉得轻松。虽然这个节目很轻佻,但是让人觉得舒服。 
  坐我对面的是负责经济版的吴慰。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我觉得中年人都是疲劳而烦恼的。他一直没有结婚,只爱钱和他自己,他主持的版面受欢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一向受到大家的欢迎与认可,他在报纸上写股票升跌。我问他是不是有内部消息,他说:“瞎写。”股票走势有时就象他写的那样,没有章法,不遵循规律。 
  李果负责文艺版。 
  其实他的工作挺沉闷,手头组来的稿子质量不好,看了半天不知所云,还有文学女青年附卷首玉照,尽管没有一点美女的征兆,仍然认为自己才貌双全天下无双。 
  通共也只有一个栏目吸引我。 
  栏目的名字叫: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叫米兰·昆德拉的捷克人的书名,意思是人永远憧憬着一种彼岸生活,对于当下的生活状态是不满意的。这个捷克人因为对于自己的当下生活不满意好象里流亡到法国去了。他一定追求自由和安定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