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达0088前哨战爱丽丝的忏悔-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木:或许是因为ALICE太人性化了吧?而且还设定为女人。
  浅野:要说服你还真难啊(笑),我怕待会儿聊不下去啰。
  高桥:其实在电脑发展史上,这些都是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不过,单就“前哨战”的故事来说,我的目的只是希望创造出一架会自我进化的战斗用电脑,不过,并不是一般科幻电影中常见到的那种会跟驾驶员对话的电脑。
  角木:利用音波的震幅来辨识语音是吗。
  高桥:是的,其实这是比较人性化的介面,人机沟通起来也容易的多,只需要说出指令就行了,好比说有些卡通里会出现“飞弹、发射!”之类的台词(笑)
  角木:就像“雷兹纳(注11)”那样。
  浅野:重点是驾驶可以将座机视为有人格的伙伴,不中再去解释为什么要采要这样的行动、为什么现在该这么做……。如果电脑发觉指令有误,可以马上提醒“哎呀,不可以,现在不可以发射飞弹。”对不?
  高桥:这还只是理论而已,我并不认为实际战斗时需要用到语音沟通,甚至,我还怕语音系统会制造误会。
  角木:但是F—15(注12)已经开始运用类似科技了。
  高桥:哦?是吗?
  浅野:啊,难道说被敌机飞弹锁定时,会发出“危险啊!”的警告声?
  角木:不是这样的(笑),只有用在飞行员输入指令,好比说之前提到的“发射飞弹!”或是“改用机炮”之类的命令——浅野:喔喔,很像那个“用俄语来思考!(注13)”嘛。
  角木:相当近似了。
  高桥:我还是觉得,语音功能在实战中派不上太大用场。
  角木:那是技术层面能不能克服的问题吧?
  高桥:呃……
  角木:要实用化真有那么困难吗?
  高桥:毕竟现今的技术还太不成熟了。
  角木:但那是以现在眼光来看,到了下个世纪,会有多大进步还未可知——高桥:我的立论基础在于,军事科技向来对精准度要求极高,语音输入很容易产生错误,所以不会被列入军事科技。
  角木:我倒不觉得。我认为科技进步的空间还很大,虽然我也不信“科学万能”那一套。当科技遇到瓶颈时,就是精神文明抬头的时机,两者相辅相成之下,科技只会进步,而不会倒退。所以我认为语音沟通是绝对可行的。
  高桥:至少,现在民用科技已经充分使用这门技术了,这是事实。
  角木:高桥兄想表现的,是战场上的极限、极致状态吗?
  高桥:因此用视线来下指令绝对比用嘴说来得更好。
  角木:原来如此,是用视线来代替语音输入。不过,这是富野先生小说中从来没涉及过的领域吧。
  浅野:真的没提过吗?
  角木:没有。
  高桥:富野先生的小说中没提过这类操控科技,他对电脑提得不多。
  角木:应该说根本不提。
  
         机械人科技的合理性?
  
  角木:“Wabot(注14)”也是单眼设计呢。
  浅野:Wabot是什么?
  高桥:那是早稻田(Waseda)大学开发的机械人(Robot),所以简称为Wabot。浅野:喔喔,所以把前面改成WA啊,是单眼的机器人吗?
  角木:对,而且据说那个教授似乎很“迷恋”单眼机器人。
  浅野:怎么说?
  角木:他以前说过,单眼才像机器人(笑)。
  浅野:难道他有“独眼龙情结”(笑)?哎呀,这不就跟科幻小说里的怪博士一样了吗。根本是“吉翁尼克工业”嘛(笑)。
  高桥:很正点喔,以前连15度的坡都爬不上去,现在却发展出了会弹钢琴的机械人,而且是自己看谱喔。
  角木:这就是进步啊。
  高桥:要是再继续研发出会拉提琴的、会弹竖琴的机械人,组织一支机械人乐团,就可以巡回表演赚钱啦(笑)。至少,可以贴补一下研究经费嘛(笑)。
  浅野:那多浪费啊(笑)。
  高桥:机械人开发的工作本来就吃力不讨好啊,因为到目前为止,都是花下去的钱太多,回收的利益太少。毕竟还不到实用化阶段嘛。
  角木:所以距离“钢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笑)。
  我们特有的“前哨战”理论浅野: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在这次创作《前哨战》的过程中,诸位寄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角木:对我而言,加入制作群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我本身是个死忠钢弹迷。我这次的工作主要是就军事面、科技面、当然还包括高桥兄提过的政治面、以及考证等等做一些补强作业……其实早在十年前(译注:指钢弹0079时),我就早有这样的构想,现在只是把当年的心愿加以完成罢了。身为钢弹迷之一,实在对“Ζ钢弹”之后的松散作品,感到有点……
  浅野:十年的包袱实在是太沉重了。
  角木:说的也是。
  浅野:毕竟这是富野先生、松崎先生(注16)原创的东西,一开始已经设定好了最初的环境,所以之后的钢弹制作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遵循这样的轨道……
  角木:不论是创意还是整合性,都一再地消耗过去留下来的遗产,并没有真正地加以延伸、发展。
  浅野:所以你希望能够对钢弹加一把推力……
  角木:也就是继承已有的,并且加以扩张。就发展性来看,如果把钢弹的演进绘画成曲线图,用最简单的算数级数来推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一直线往右上方走,而不应该在中途就往下坠,我们的工作也就是想办法让这条线保持升力。
  可是,“Ζ钢弹”尽管有那么多的利基,而且是“一年战争”后最早推出的新作,却没有搭在上升的延长线上,让人觉得是硬凑出来的故事。
  浅野:所谓的延长线,当然指的是在保持均衡状态下所开创的新局面。
  角木:嗯,正是如此。
  浅野:钢弹的主轴毕竟还是故事、角色、机械这三项。
  角木:就拿“钢弹函数”的曲线圈来说,原本新作品应该出现在那个点上,但却偏离期望值太远,当然会让钢弹迷感到失望。附带一提,“钢弹函数”是以f(t)来表示。
  浅野:出现啦——!(笑)
  角木:好比说以(t0)为原点,那么“一年战争”就是在(t1)位置,而“Ζ钢弹”则是(t2)的位置。可是在我们预测“钢弹函数”中,“Ζ钢弹”结果却没有出现在应有的位置。因此,钢弹迷自然会有些不满,觉得自己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好……
  高桥:不,我倒不认为“Ζ钢弹”是在走下坡,我觉得“钢弹”和“Ζ钢弹”根本是毫无关连的作品。
  角木:出现啦——!(笑)
  浅野:并不是说故事方面没有交集、完全无关,而是那些让钢弹受欢迎的要素产生了变化。就像我刚才说的,故事是一种要素,而《GUNDAM CENTURY(注17)》这本书则是以考证为主轴,也有些卡通作品是靠配音员的个人魅力来推动。
  角木:讲得模糊一点,应该说“Ζ钢弹”让钢弹迷内心十分期待吧。
  浅野:嗯,也对。就是这种期待指数特别的高。后来富野先生也在卡漫志上做了许多解说,再加上由安彦先生(注18)来监督绘制,都等于是一再升高钢弹迷的品味和眼光。
  但是“Ζ钢弹”却走向畸形化。举例来说,MS和MS设计师都被过度凸显,故事内容则出现太多个人主义和似是而非的歪理,往往都让整合性与科学性大打折扣,就算勉强接受,也不由得发现,过去那些有活力的东西全都僵化了。唯一比较有建设性的主张是“我们要走写实机械人路线(注19)”。可是,若是追根究底地问:“写实的定义在哪里呢?”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这……总之,就是要推出MS,因为在普遍的观念中,MS被称为写实机械人,所以自然就是写实机械人路线……”整个理论性都因此而遭到削弱。
  因为畸形化,导致原本应该上升的直线反而下坠,所以角木兄才会想在科技面加以补强,将MS设计与时代加以整合,并且将资料以现在的眼光加以更新,这些动作其实都是为了重振钢弹迷的期待指数,对吧?
  角木:再举一个例子,有部电影“魔鬼克星”是以f1(t1)来表示,“魔鬼克星第一集”和“魔鬼克星第二集”的f1(t1)与f1(t2)就不是在同一条延长线上。相较之下,以“异形(注20)”为例,函数是以f2来表示,它的f2(t1)与f2(t2)就是位在令人期待的上升直线上。
  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