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5淘金国度-第1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地已经成功进行过两次试爆了,核弹的轻量化也完成了,现在的核弹完全可以用导弹投放,那么轻量化的核弹是否仍有以前成功试爆的核弹威力?”对核弹技术并不太了解的林国民问道。

贺文福点了点头,然后他补充道:“比当初两次成功试爆的核弹威力只强不弱,从视觉效果来说,原子弹爆炸是极具威慑性的。爆炸将形成一个高亮度的发光体,上升到三千至六千公尺高度。半径一公里以内的生命都有生命威胁,同时强烈的辐射可能导致方圆百里以内的生命受到威胁而在未来不同时间内因此丧命,如果将核弹投放到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心,爆炸可能直接带走数万人的性命,然后最接近核爆点的十数万甚至二三十万的居民可能在短期内因受到最强烈的辐射而死亡,未来数十年内,整个纽约周边居民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因遭受核弹爆炸的辐射相继死亡,具体死亡数字将难以界定,而如果是投放到一座小城,那么可能一次核爆足以把这个小城彻底摧毁,所有人可能都无法逃过死亡。而这也是原子弹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最不人道武器的原因。因此我还是坚持,如果可以的话,不应该直接将核弹用来对付有大量平民聚集的大城市。”

蒋百里听了贺文福的形容也有些动容,然后默默的点头道:“我也希望是这样,但是我希望你们可以明白,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所以即便动用核弹,也必然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而不得不做,没有人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去动用这种残忍的武器。另外要提醒你们一声的就是,原子物理经过广泛传播,我相信绝不只我们阿拉斯加在研制原子能的利用,包括美国同样可能在研究,所以最多一年甚至半年内,如果美国仍然不投降,我们是肯定要动用这种武器的,否则等到美国研制出原子弹,你们可以想一想后果。到时灾难就可能降临到我们的人民头上。”

贺文福和奥本海默等人也只能默默点头,既然这种不人道的武器已经被制造出来了,那么用不用,如何用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决定了。现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它不会用来屠杀平民。否则道德压力将如一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永世难以心安。

正在这时,一名军官敲门走了进来,这是负责基地保卫的中央警卫部队的一名通讯军官,他进来后先看了一眼会议室内的众人,并没有说话,而是快速走到蒋百里身边,俯身低语了数句。

“你们继续,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蒋百里跟着通讯军官出去后,会场内众人开始窃窃私语,显然都在猜测蒋百里突然离开的原因。便连林国民都有些奇怪。

此时蒋百里就是隔壁他的临时办公室内,而那名通讯军官则拿出一封电报,还捧了一个译电机进来,然后便转身出去了。

蒋百里拿起这封电报,电报是没有译出来的,只有开头译出来两个字——绝密。

蒋百里看到这两个字,脸色微微动容,然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专用的密码本。这种密码本只有有限的几个人才有,本身就代表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没有这个密码本。后面的电码别人看到也译不出来。

蒋百里摊开密码本,将电报的内容一字一字的译了出来,译完电报后,蒋百里脸上微微变色,但马上就恢复了平静,而且似乎还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收起密码本,蒋百里直接拿着电报又回到了会议室。

一进入会议室,蒋百里坐了下来,然后扬了扬手上的电报道:“总统刚刚发来的电报,苏伊士会议进入困局,美国受此鼓舞,短期内可能不会投降,原子弹必须马上投放,不只是要早日迫使美国投降,同时也要给其他国家造成精神上的威慑,打开苏伊士会议的困局。”

蒋百里话音一落,会议室内立即响起了嗡嗡的声音,奥本海默等人脸上则有些黯然,终究还是要动用这种末日般的武器了。这一投放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这个科学怪物给吞噬了。

不过紧接着蒋百里又对着贺文福和奥本海默等人道:“不过还有两个消息,你们听了也许会高兴一些。第一是,虽然要投放原子弹,但投放的地点并非大都市,不会针对平民目标,当然这是最开始,如果罗斯福在此之后仍然顽固不化,那么我们就无法顾忌太多了。所以最终是否会向大城市进行核打击,决定权将不在我们手里,只看罗斯福是否会顾及普通平民的生命。”

会议室内顿时又是一片吁气声,显然蒋百里这句话让贺文福和奥本海默等人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这种武器,只要一公开,美国绝没有可能再抵抗下去,就算罗斯福还要抵抗,他的人民,他手下的官员将军们多半也会造反了。所以他们相信只要一投放这种武器,那就应该不会有第二次了,不用再投放到大城市了,自然也就不会屠杀平民。

“第二个消息是什么?”这时明显放松了一些的贺文福微笑着问道。

蒋百里这时已经把电报递给了林国民,所以林国民看完电报马上笑道:“这个消息不只是对于你们,我想对于整个杜邦特特别市的人而言都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总统已经授权,一旦原子弹公开投放完毕,杜邦特基地将把密级降低到三级,即有限保密。也就是说你们自由了,真正的自由了。”

林国民说完之后,会场内却并没有意想之中的兴奋,反而是一阵沉默,大家我看你你看我,脸上的神色很奇怪,有怀疑,有意外,也还有一丝兴奋和轻松。

阿拉斯加的基地保密制度有四级,即完全保密,特许保密,有限保密及协议保密。

一级完全保密,就是杜邦特基地初立时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内部人员完全不允许外出,包括与家属会面都不行。除了必要的与外界联系的负责人等特殊人员,与外界交流都不可以,写信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可说是最让人难受的保密制度。这种制度现在的阿拉斯加基本上没有了,毕竟太过残酷。即便杜邦特基地也只维持了三年不到就没有再采用完全保密制度了。

二级特许保密,就是杜邦特基地现在的状态,即不对外公开,但与其他同密级以上单位可以实现特许交流,中高级人员或得到特别外出许可的人员可在两名以上保卫人员陪同下按规定外出时间和地点外出,当然这种外出不是自由的,有时间、地点规定,一般都是有事或特殊情况下才能外出。比如张耀昌和刘娜一家就曾在刘楚雄重病期间特许前往夏威夷和索契与家人会面,期间至少有十名保卫人员陪同他们一家人。

不过这种保密制度下在整个杜邦特基地内,基地内的科研人员是可以与生活在基地内的家人居住在一起的,只是不能与家人泄露与研究有关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这个杜邦特特别市内科研人员跟正常上下班没有区别。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那些基地内的科学家可以在科研单位和杜邦特大学内自由来往教学。杜邦特大学也是因此才能得以成立,否则科学家只能关在科研机构内搞研究,怎么可能去教学生?

不过这种保密制度下,自由只限于在基地内即整个杜邦特市内,与外界的交流仍有颇多限制。

而到三级有限保密制度其实就是半公开性质了,虽然仅比二级降低了一级,但性质天差地别。

这种保密制度下,仅限于一些掌握特别核心技术的机构会受到一些限制,而其他人员特别是家属完全可以实现与交界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说这种保密制度下,保密已经缩小范围到必须保密的个别单位内的核心技术人员。而且这些个别单位的相关核心人员只要签订了严格保密的协议并接受两名以上保卫人员的陪同也仍然可以自由与外界交流。

至于第四级的协议保密就更简单了,基本上人身自由是完完全全的,只需要签订相关保密协议,保证其所研究或所掌握的一些技术或情报之类的不会泄露就可以了,连保卫或者说监视人员都不会有。

当然这种保密制度也是最普遍的了,一些企业,一些学校、社会科研机构或商业机构都可能有类似的保密要求,要求一些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情报的人不能泄露出去,这属于一种正常的保密范畴,不关乎什么人身自由了。

暂时对于杜邦特这种基地来说,密级下调到有限保密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对于这里的研究人员来说,在这种密级下,跟全开放没有多少区别了。毕竟基地内数十万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人也就那么多,对于这些人来说,每天行动时身边跟着几个监视人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