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5淘金国度-第15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阿拉斯加则由原本的反对,开始选择了中立,但也没有表示支持,诡异的是,事实上唯阿拉斯加马首是瞻的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两个小国这次居然跟阿拉斯加唱起了反调,也表示了对芬兰的同情,认为只有接受芬兰,并向他们提供援助,才能保持海约组织的权威性,也才能成为全球各国所认同的一个能确保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才能维持、实现组织的首要宗旨。

而坚决的反对国只有一个,凡事与保加利亚唱反调的土耳其,土耳其非常隐晦的向其他各国代表提出了警告,认为接受芬兰将把组织内其他国家拖入战争漩涡,如此,受到战争伤害的就不只是芬兰,而将会有更多的国家人民将会经历战争的苦难,战争不但不会消失,反而可能让战火越烧越宽。

海约组织可以本着道义的观点对苏联进行谴责,甚至对芬兰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资、人道援助,但不应接受芬兰紧急入约,这等于是直接向苏联宣告,海约组织要插手芬兰战争,等于直接在向苏联宣战。假如芬兰是当初会谈时就入约,那么现在土耳其一定会支持对芬兰进行直接的援助,哪怕是军事援助,但在遭到侵略的中途紧急申请入约,那么海约组织拒绝,以避免将战火烧得越来越宽是可以理解的。这个选择很让人痛苦,但却是对其他海约组织成员国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说土耳其的反对观点也是得到部分国家认同的,支持派和反对派大有再起争论的时候。担任轮值主席的阿拉斯加外长杨国平直接起身道:“我们不应该再进行无谓的争论,海约组织是一个尊重任何成员,允许发表任何观点的民主组织,但民主也要有一个结果,既然大家各有各的看法,那么我们就进行一次民主表决,民主表决将以占多数票的观点为最后结果,所有应毫无异议的执行表决结果。”

杨国平这一说,会场顿时安静下来,直接进入了投票表决程序,那么不管是同情的,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或者是弃权的,这时就是一锤子买卖,再多的争论都没有用,若支持派获胜,那反对派和弃权派也必须遵照决议执行,若反对派获胜,那不管芬兰的遭遇多么值得人同情,支持派也只能遗憾的接受拒绝芬兰入约的结果。

海约组织事实上现在的成员国并不多,除去观察员国哥伦比亚和智利外,有投票权的也就阿拉斯加、中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和北也门几个可怜的小国,一共八票。

最终表决结果出来,却大大出乎人意料,中国、保加利亚两个常任理事国投了赞成票,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三个中南美国家也投了赞成票,北也门这个小国估计也是不想去惹苏联那种庞然大物,虽然对芬兰的遭遇很同情,犹如看到也门遭英国入侵时分为南北也门的翻版。但最终也只是投了弃权票。

最终投反对票的只有土耳其。但土耳其是普通成员,他的反对票不具备一票否决权,而有一票否决权的阿拉斯加估计也是不想过分的伤害芬兰这个曾经朋友的心,所以投了弃权票。

结果出来之后,芬兰大使利特马宁热泪盈眶,虽然事实上他早已经知道,根据阿芬两国在当初会谈时的密约,芬兰如果真的遭到苏联入侵,阿拉斯加将会向芬兰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并且在此次会前已经向芬兰保证,芬兰入约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此次会议不管是阿拉斯加的弃权票,还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赞成票其实都出自阿拉斯加瞒天过海的手段罢了,但中国、保加利亚这些国家不同,阿拉斯加不可能像控制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那样指哪打哪,而阿拉斯加为了降低苏联的戒心,也为了开战后的借口用的更让人服气,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投赞成票。所以要说表决前利特马宁不担心是假的。若真的出现意外,那芬兰的命运就难说了,要不就是屈辱的向苏联人投降,要不就是接受野心勃勃的德国,或者怀着不可告人目的英法等国的援助。

现在表决结果出来,有五国赞成接纳芬兰入约,占多数且过半数,表决结果为有效结果。而根据海约组织的相关协定,假如苏联不停止入侵芬兰,那么,海约组织成员国有义务向芬兰提供任何援助,包括直接的军事援助。而阿拉斯加的援助将会是何等庞大,利特马宁这个得到芬兰议会和政府全权授权的大使是比较清楚的。

表决结束之后,所有支持派欢声雷动,许多在场的芬兰移民团体组织更是喜极而泣,互相拥抱呼叫着,手里不断的擦着眼泪,他们相信有了阿拉斯加的介入,有了海约组织这样庞大的组织介入,芬兰的命运即将发生转折。

根据表决结果,杨国平正式宣布芬兰成为海约组织第九个正式成员国,并在会场为芬兰代表团正式加上了参会席位。

不过接下来却没有马上就芬兰代表关心的海约组织将如何对芬兰进行援助进行商讨,阿拉斯加代表团临时提出了增加土耳其为常任理事国,接纳哥伦比亚为正式成员国并成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的议案。

这个提案看似跟这些的会议主题并不太相关,而且土耳其这个本来预定的海约组织核心国为何会退而成为普通成员国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现在土耳其自己没有提出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却由阿拉斯加代表提出来,如何不让人意外。他们确认土耳其人会接受?

但紧接着土耳其代表随即发表意见,强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同时哥伦比亚代表也马上表示愿意成为海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同时强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并就哥厄两国的争端发表了意见,表示为了两国和平,愿意在与厄瓜多尔的领土争端中退让一步,接受厄瓜多尔条件,使厄瓜多尔能得以成主海组织新成员国。

意外,再次意外,会议表决很快进行,土耳其和哥伦比亚都成为了海约组织常任理事国,而列席的厄瓜多尔驻阿大使则随即提出入约申请,也在此次会议中正式通过。

在这些投票中,几乎三项表决全是清一色的赞成票,只有土耳其成为常任理事国,芬兰代表虽没有投反对票,却投了弃权票,但结合此前土耳其代表强烈反对芬兰入约来看,芬兰投弃权票就显然是在向土耳其代表示好了,以让土耳其代表在接下来的就援助芬兰事项表决中不为继续为难芬兰,至少不要再投反对票。

海约组织一下子新增三个成员,成为拥有十一个国家的国际组织,算是初具规模,但紧接着考验也要来了,在接下来对芬兰援助事项表决中,就援助力度也发生了不少的争论,但最后在晚场休息时,五个常任理事国总算事先达成了共识,当然这是五国密谈之后,阿拉斯加的动作不算什么秘密了,有了底气,共识当然容易达成。

倒是在晚场休息中,其他不知情的代表以及一些前来参会的团体对阿拉斯加突然说服土耳其和哥伦比亚在各自领土争端中让步,进而成为常任理事国,加强话语权很是好奇。

最后他们不知从何种渠道得到消息,阿拉斯加对上午的会议中,差点失去掌控权很忧心,也许是感觉到在常任理事国中有些势单力孤的感觉,所以希望提升对芬兰的援助不太热心的土耳其为常任理事国,以制约保加利亚。

当然阿拉斯加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阿拉斯加向土耳其代表许诺,将在年内归还叙利亚领地的伊斯肯德伦大区给土耳其,以此换来土耳其在色雷斯领土和黑海近海域争端中对保加利亚让步。保、土皆大欢喜,矛盾彻底解决,土耳其当然希望成为常任理事国以加强在组织中的话语权。

哥伦比亚则是因为目前是入约中南美国家中实力最强的,而中南美国家在组织内的数量却是最多的,自然也应该有一个代表成为常任理事国,以加强组织的代表性,哥伦比亚此前退而成为观察员,同样是为了领土争端,不过这个争端相对土、保领土争端要小得多,阿拉斯加承诺加大对哥经济援助力度,并承诺优惠提供哥伦比亚三十架飓风轰炸机后,哥国也承诺在与委、厄两国的争端着让步,同样是皆大欢喜。

只是其中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当事几国才真正清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从一开始有许多事情就是在演戏,比如阿拉斯加担忧失去掌控权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在对芬兰入约事项表决中不与阿拉斯加同步,而投了赞成票,事实上也是阿拉斯加故意授意的罢了。还有用一个伊斯肯德伦大区去解决保、土端,让土耳其成为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