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花妖-马瑞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经常被古代小说研究家甚至国外的那些汉学家津津乐道的花中美人的出现。黄生在院子里徘徊,看到牡丹的枝头有一朵花,含苞未放。 
他在花旁边来回地流连,忽然看到花朵摇动着要绽开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花开大了,而花蕊当中,坐着一个小美人——三、四指高的小美人。转眼的工夫,小美人从花上飘然而下,一边下一边长高,到了地面,就是完完全全,第一次见到的美女香玉。而香玉满面笑容地对他说:“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我在这儿忍受着风风雨雨,我一心等待你的到来,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 
你们看,常大用比这个黄生就没法比了。 
黄生明明知道香玉是花妖,他反而爱得更深,爱得更切,爱得更执着。更有甚者,当他自己病重得要死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害怕。他说,我死了,我就可以永久地留在香玉的身边。我死了之后,这个白牡丹的旁边,会有一颗紫色的花发芽,这就是我。果然他死了以后,有一颗紫色的花发芽,但是它不开花,道士就把它砍了。它旁边那颗鲜花怒放的白牡丹也憔悴而死。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花以鬼从,人以魂寄”的动人的爱情悲剧。就是花的灵魂跟随着它的恋人,而人的灵魂跟随在花的旁边。 
汤显祖,《牡丹亭》的作者,他曾经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其至也。”就是为了爱情,你可以去死,你也可以为爱情复活,人不能为了爱情去死,或者不能为了爱情而复生,都没有达到感情登峰造极的程度。黄生爱香玉,他可以爱花的本身,他也可以爱现身的花魂,他还照样爱花的鬼魂。他是一个彻底的达人。他达到直到最后,自己变成花。这就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爱情描写的又一个经典模式: 
就是人为了追求真爱,宁愿身化异物,对恋人长相随。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长生殿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梁山伯和祝英台一起化为蝴蝶。 
而黄生爱花,最后,自己变成花。所以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小说当中,写尽至情的故事。 
 
  (人们常说,爱情可以让人生死相依,爱情也可以感动花妖狐仙。在这些人与花妖相恋的故事里,蒲松龄用自己至真至情的心,道出了他的爱情观。 
也许所有的爱情,都是不能长久的。 即使两个曾经无比热烈相爱的人,一旦结合到一起,爱情也可能转化为真情。那么,蒲松龄又是怎样描写这样的爱情呢?) 
 
  《香玉》写的爱情如火,很像初恋。 
我们再看看他怎么样写荷花仙子。王渔洋曾经评论《荷花三娘子》,他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放翁诗句,可为此传写照。” 
意思是《荷花三娘子》很可能受到陆放翁的启发。 
这是可能的。因为,蒲松龄很擅长从古人的典籍里面,找小说的思路。《荷花三娘子》就是一个很优美的爱情故事。它又很有哲理性。它的男主角,一开始结交了一个很淫荡的狐狸仙。因为和这个狐狸精交往,得病了,在驱狐的过程当中,因为他产生了仁慈之心,就把狐狸精又放了。 
这个狐狸精又回来报恩,要给他推荐一个妻子。说,你这样有好心的人,应该是“当得美女,兼至修龄”。 
就是你不仅能够娶到美丽的妻子,你还可以长寿。而狐女要给宗湘若介绍的就是荷花三娘子。宗湘若根据狐女的提示,他跑到湖上,看到一个披着白纱的梳着少女发型的美人,也就是荷花三娘子。他赶快坐上船去追赶,荷花三娘子立即变成了短干红莲,藏到荷叶的下面。宗生就根据狐女的提示,点上火去烧短干红莲的根部,荷花转眼之间又变成了美女。 
但是故意告诉他,我是个狐狸精,我会祸害你的。她这样做,就是想把宗生拒于千里之外。因为我还不了解你,我得很慎重地观察你。宗生还是对她痴恋不已。结果这个美丽的荷花三娘子,又变成了一块怪石。变来变去,最后才感动,就是宗生对她的一个劲地追求,使她感动了。终于接受了宗湘若的感情。 
所以我们看看,蒲松龄写荷花,他特别着眼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本身的品性。这个美丽的荷花三娘子,她就是那个淫荡的狐狸精介绍的。而她对爱情的态度是非常自重、非常谨慎,要一步一步地考验男人确实是真诚的,我才接受你。她不会像狐狸精那样,连姓名都不问,两人就春风一度。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非常自重的少女。这个小说里有一段特别好玩儿的描写: 
这个荷花三娘子结婚之后怀孕了,而且怀孕是十几个月。她算了应该生孩子的日子,她就进了房间,告诉她丈夫:你把门关上。然后拿了一把刀,自己把肚脐之下切开,把孩子拿出来。让她的丈夫裂下一块绸布,自己把腰束起来。第二天肚子完全好了。所以我说,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剖腹产的最成功的、最早的记载。蒲松龄真是想象奔驰。荷花三娘子不久离开了宗生,但是她说的几句话,经常被研究者引用。她说的什么话呢?她对宗生说:“聚必有散,固是常也。”——人生有相聚就有分手,这是人之常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荷花三娘子,她自珍、自重,她谨慎地对待爱情。她又特别强调感情的融洽,强调在一起生活的质量,而不是一定要长久相处,一定要白头偕老。 
只要相处的真情。这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感情观。所以,荷花三娘子,这个很美丽、很洒脱的花仙子, 
她本身就好象我们看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的一朵红莲,那样动人,那样美丽。 
蒲松龄写的《葛巾》、《香玉》、《荷花三娘子》都是花神,或者我们把它叫“花妖”。是聊斋精灵的一种。 她们几个之间,又互相找不到任何的雷同之处。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面你去找,没有类似的作品。 所以,聊斋的点评家就感叹,说看聊斋,它真是“层见叠出,各极变化”。 
就象春天吃了河豚,再也不想吃秋天的螃蟹了。今年,恰好是蒲松龄诞生三百六十五周年。在文学史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小说都是速朽的。就是写完了,很快,历史就把它淹没了。只有极少数的作品,像《葛巾》,像《香玉》,像《荷花三娘子》,它能够流传千古。 
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在聊斋志异》里 ,狐鬼神妖的世界里,蒲松龄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在古代小说家的笔下,神仙存在于天宫,存在于龙宫,存在于 
深山洞府,他们不但可以腾云驾雾,还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人们都向往神仙。古时候人们求仙是为了摆脱人世界的苦难,今天人们求仙是为了祈求一生的平安。《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相恋的故事,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仙人,蒲松龄在《在聊斋志异》中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遇仙的故事呢?蒲松龄什么样的思想呢?这些故事体现出让我们一起走进狐鬼神妖的世界,聆听马瑞芳教授(山东大学)《说聊斋》。)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九)花妖-马瑞芳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传播发扬中华文化! 
爱我中华,振兴祖国! 
努力学习,创造新的中华文化!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