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眼看西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
    由于及时使出了漫天撒钱的〃金遁术〃,太宗皇帝终于成功地摆脱了死鬼的纠缠,还阳成功。还阳后的太宗皇帝连忙筹备〃水陆大会〃来超度那些冤魂们,一时间忙碌不堪,暂且不提。
第四回借头一用
    一出〃泾河龙案〃虽然疑点重重,但在明眼人看来,处处都是破绽:
    表面上泾河龙王的死是因他私改了下雨的时间和雨点数。但是根据阎王的说法:在那龙未生之时,南斗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这一句〃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实在是有问题得很!其他人的《生死簿》没看过,但猴子的大家都看过,上面写着〃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按照标准的格式,《生死簿》应该是只写出生年月以及死亡年月才对,最多再加一个定性的结论,如〃善终〃或是〃暴毙〃之类,而不应该写上太过具体的死因以及谁下的手啊!比如,泾河龙王就是不更改降雨的时辰和点数,难道也能按照生死簿上写的那一天,被魏征给咔嚓一刀杀了不成?而到了龙王要死的那一天,它自己先服毒自尽,难道这也关魏征的事情吗?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有关唐太宗的《生死簿》上就应该写明〃贞观十三年,为恶龙冤魂吓病,卒于宫内〃才对,可在第十回原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很明显,唐太宗在《生死簿》上,也只有生卒年月而已,并没有写上什么具体的死因以及详细的报告。我们很有理由相信,泾河龙王在《生死簿》上的有关记录是被动过手脚的。
    再者,根据《西游记》的说法,阴司是可以进行金钱交易的地方,若是此龙出生的时候,《生死簿》中就写上了死于魏征之手的记录,那么,如果阴司有熟人的话,这个信息应该早早地透露到本主耳朵里,难道是泾河龙王的社会关系特别寡淡吗?似乎也不是这样,在第四十三回中写得明白,他可是西海龙王的妹夫,九个儿子个个都是基层领导干部,分散在天庭、西天和人间各个重要的地段,社会关系实在算不上简单:〃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官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
    九个儿子其中五个是水利系统中的工程师,三个是天庭公务员,一个是西天公务员,依照他的家庭关系网而论,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应该早早地就知道了,纵然是早先不知道,那么死到临头这一家子准备礼物,找找判官买通上下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呀!偏偏这一家子统统按兵不动,彻底一个〃等死策略〃,死得这样窝囊又是何苦呢?这是〃一家无能〃还是〃天意难改〃?
    对于〃泾河龙案〃的众多议论之中,唯《后西游记》中的小行者对的一句〃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说得爽快之极,又可浮一大白:〃孙小圣道:'我闻善恶皆因心造,这龙王未生时,善恶尚未见端,为什么北斗星君先注其合死人曹官之手?既先注定了,则老龙擅改天时克减雨数这段恶业,皆北斗星君制定,他不得不犯了!上帝好生,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吾所不服。'十王皆茫然半晌道:'或者老龙前世有冤孽,故北斗星君报于今世。'孙小圣道:'若说今世无罪遭刑,足以报前世之冤孽,则善恶之理何以能明?若今世仍使其犯罪致戮,以彰善恶之不爽,则前世之冤愆终消不尽。况前世又有前世,后世又有后世,似这等前后牵连,致使贤子孙终身受恶祖父之遗殃,恶子孙举世享贤祖父之福庇,则是在上之善恶昭然不爽,在下之善恶有屈无伸矣!恐是是非非如此游移不定,不只足开舞文玩法之端乎?'十王齐拱手称扬道:'上仙金玉之论,几令我辈搁笔不敢判断矣!'孙小圣笑道:'这总是混沌留余,实非列位贤王之罪。'〃
 〃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很明显,泾河龙王的《生死簿》极有可能已经给做了手脚,对于一个这样的家伙,若是没有上头的暗示,谁能做手脚,又有谁敢做手脚?这明显是天庭的一个阴谋,一场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的谋杀——这泾河龙王的确也是倒霉到家了,它的死已经提前写进了〃天庭内参〃这样一本报告里,这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了,所以它必须死。
    可我们还是有疑问——任何一个案件,都是要有充分的动机,天下没有无动机的案件,更加没有无动机的冤假错案,如果说〃泾河龙案〃是天庭处心积虑策划的一个冤案的话,那么他们的动机在哪里呢?表面上看,泾河龙王被杀之后,只是找了唐太宗的麻烦,导致他来了一趟〃地狱旅行〃,回来之后开了一场水陆大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招来了观音菩萨,引出了三藏法师的取经之路。一路上看来,好像天庭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且其他人也没有在〃泾河龙案〃中获得什么利益——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关键线索还是出在泾河龙王身上。
    泾河龙王出事后,袁守诚告诉它的方法并不是叫泾河龙王去阴司送礼,或者向上天伸冤,或者是干脆别引颈待戮,直接逃跑,而是向魏征的上司唐太宗求情——这个方法略有点儿说不通:魏征只是个刽子手,就算皇上能给龙王讲情,难道魏征就能这样放过它不成?难道这天上的刽子手也和民间的刽子手一样也学会了徇私舞弊?要知道,不管怎么样,皇帝的圣旨还是干不过玉帝的金旨啊!可偏偏我们的倒霉的泾河龙王居然也相信这话,而且执行得很到位,尽管唐太宗答应帮助,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泾河龙王的老命——袁守诚的方法彻底宣告失败!
    而且按照规定,这泾河龙王本来应该斩首示众的,而现在首是斩了,却没有拿来示众——天庭上有人把龙头从天上扔了下来,而且还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长安城里,被人捡去送给了唐太宗,这个异常现象也是值得怀疑的。
    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泾河龙王为什么要跑去找唐太宗算账?唐太宗的确是答应给泾河龙王求情,但求情也不能明说,除了留魏征下棋,貌似也的确没有其他的办法不让魏征自由行动了。所谓办事求人,尽人事而听天命也,谁也不敢打那个保票,太宗皇帝保得住它的命是人情,保不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也只是个人情,尽力就好。作为一个曾经的管理者,泾河龙王不会不明白这一点点儿的人事。而泾河龙王来找唐太宗算账的时候,所说的话却是大有问题:〃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
看这一段话,很多人很容易一扫而过——这不就是个埋怨吗?可大家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龙王并不是说〃你明明说要救我,为什么不救我〃,而说的是〃你明明答应要救我,为什么今天反宣魏征来杀我〃,这一个〃宣〃字大大的重要,简直是道破了天机:如果不是〃宣〃字,而是个〃放〃字,我们还能够理解,那是老龙王责怪唐太宗没看住魏征,放他出来杀了自己。但它用的是〃宣〃字,那意思就是控诉唐太宗不守信义,当面答应背后戳刀子,命令魏征来杀自己。
    若真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泾河龙王的那种怨恨了——可它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在泾河龙王临死前告诉他,魏征是唐太宗派来杀你的!你要找他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