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典文学院曾分别于1933年、1958年、1970年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苏联三位“流亡作家”布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1987年,瑞典文学院又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一位“流亡作家”——“持不同政见者”约瑟夫·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于1940年生于苏联列宁格勒。父母是犹太人。父亲曾在苏联海军中任职,后被革职,一家人主要靠母亲的收入为生。布罗茨基受到的全部正规教育是在十五岁之前。此后他便涉足社会,干过司炉工、船员、摄相师、地质勘探工等多种职业,还曾给验尸官做过助手。十六岁时,他为了读译米沃什的作品,开始在工余学习波兰语,两年之后便熟练地掌握了这门语言,并于同年开始写诗。     1963年年底,布罗茨基因为没有固定职业,“用色情、堕落的诗毒害青年一代”而被捕,1964年被指控犯有“社会寄生虫”等罪被判五年劳改,并两度被送进精神病院。在劳改营,布罗茨基白天做苦工,晚上自学英语,读艾略特、叶芝、奥登、迪兰、托马斯、沃莱斯·斯蒂文斯等人的原作。后来他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那时我很快活,因为我以前一直住在人来人往的寓所里……人在孤寂中生活是一件相当快活的事……”由于一些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艺术家联名上书请愿,布罗茨基在服刑一年多之后于1965年提前获释。此后,他一直在写诗、搞翻译,却很少在苏联发表作品,因而在国内并未产生多大影响。不过他的诗一直在诗人朋友间广泛流传。被布罗茨基尊为导师的阿赫马托娃曾说,布罗茨基在他同代诗人中最有趣、最有发展前途。布罗茨基被判刑一事在苏联文艺界是广为人知的,他也由此引起了西方的注意,几乎被看成是“持不同政见者”的代言人。他的头两部俄语诗集《长诗与短诗》(1965)、《荒野中的停留》(1970)就是在西方出版的,并且吸引了一些优秀的翻译家专译他的诗作。这无疑使他在国外的声誉远远地超过了他在国内的名气。1971年,布罗茨基收到两封邀请信,要他移居以色列,而他当时并无离开祖国的意愿。1972年,布罗茨基乘飞机到维也纳。在此停留期间,他有幸见到诗人奥登。奥登对他的诗歌非常赏识,帮助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排了住校诗人的职务。此后布罗茨基一直生活在美国,1977年入美国籍。

  布罗茨基的独特经历很容易使人把他的诗歌同政治联在一起。尤其是他常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流亡意识,并自认为是一个天生的流亡者。早在离开苏联之前这一点就已见之于他的诗作之中。然而他又是讨厌别人称他为“持不同政见者”,他有一句名言就是:“诗歌和政治的相通之处只有字母 ‘P’和字母‘O’。”可他又是西德出版的“文学、社会、政治和宗教”杂志——《大陆》的编委,该刊的政治倾向是不难看出的。从他的作品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一些文学上的所谓带有普遍性的主题:爱情、宗教、艺术、死亡等等。当然,他的调子往往带有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对世界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

  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布罗茨基在西方得到广泛承认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他那两本俄语诗集,尤其是他那首译成英文的早期诗《献给约翰·堂恩的挽歌》。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都充分表现出布罗茨基把握英国诗歌传统的深度和广度,这合乎英语读者的口味,出自布罗茨基之手更会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1973年和1980年先后出版的两部英译诗集《诗选》(奥登为之作序)和《部分讲话》引起巨大反响,对布罗茨基的称赞几乎是众口一词。

  布罗茨基仅汲取了英国诗歌传统的精华是绝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他所推崇的苏联诗人之一曼德尔施塔姆曾称阿克梅主义为“一种对世界文化的渴望……”布罗茨基是一位倾向于阿克梅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这种渴望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渴望的根基主要还是俄语诗歌传统。由于布罗茨基主要用俄语创作,现代俄语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严谨的诗歌形式中谋求创新——也必然会影响他的诗风。他在赞美诗、挽诗、描述诗、叙事诗、抒情短诗等多种诗歌形式上表现出可以随意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令人折服,读起来往往带有一股须半吟半唱的迷人味道。他用来构建诗歌的材料也非常新颖,几乎每一首诗中都有大量的、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意象和隐喻。它们像符咒般的呓语,烘托出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并使之在诗的每一段中逐步升级、扩张,赋予普通事物以全新的含义。正如奥登所说:“像里尔克和艾略特一样,在布罗茨基看来,诗歌语言有如世界一样,具有同种程度的 ‘现实’,语言与现实往往交织一处。”

  布罗茨基的名字在中国由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在世界文坛上,他似乎也是这样一举成名。

  1980年,波兰裔美籍诗人米沃什曾在一篇书评中写道:“不到十年,约瑟夫·布罗茨基便在世界诗坛上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米沃什在讲这番话时恐怕只想到了布罗茨基的作品在西方的影响。然而七年之后,又是不到十年,布罗茨基取得了和米沃什一样的荣誉,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设立86年以来获这项荣誉的最年轻的作家之一。布罗茨基的世界性声誉现在可算是名符其实了。

  阿拉伯语作家的福音

  ——1988年获奖者:[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

  1988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埃及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结束了阿拉伯语作家不曾得奖的历史,同时也表明,在欧美地区之外的作家在创作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

  马哈福兹1911年12月11日生于开罗,父亲原来经商,后来当了公务员。马哈福兹自幼爱好文学,中学时代就开始练笔,1930年进入大学学习哲学。青年时曾写过诗和侦探小说。他的创作初期是历史小说阶段,写有《命运的嘲弄》等三部以法老时期历史为素材,曲折反映埃及人民要求独立的迫切愿望。其后以《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三部曲为标志的现实主义阶段,著有十多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从五十年代末以来,他的创作风格有了较大的转变,运用了象征主义、荒诞、表现主义、理念小说等多种手法,不断发展和变换艺术风格。迄今,他约创作了近三十部中长篇和十七部短篇小说集。

  马哈福兹称政治、信念和人是他作品的三轴,而政治是其中最主要的。他始终不脱离政治,对现实社会具有强烈的干预意识。他以三部曲等著作开创了阿拉伯现代文学中同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潮流。数十年来笔耕不已,探索不止。

  《米拉玛尔公寓》发表于1967年。这是他改变早期传统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之后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埃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在1952——1962年土地革命时期对待革命的态度。全书共分五章,以七个主要人物中的四位的名字作为标题,其中阿米尔·沃吉迪占据了首尾两章。第二、二、四章依次为胡斯尼·阿拉姆、曼苏尔·巴希和赛尔罕·布海里。他们以第一人称介绍了自己的过去,又共同叙述发生在亚历山大城一个小公寓——实际上是埃及社会的缩影——的生活。过去的事因人而异,而现实是由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叙述,整个社会的特点越来越清楚,人物形象也渐趋丰满。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具有象征的意义,其中的主要人物、公寓的女佣泽赫拉实际上是代表埃及。有人指责作者攻击1952年埃及革命。作者反驳说,在革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确有投机分子混入,他的任务是告诫人们要警惕投机革命者攫取胜利果实。他指出,在任何社会变革时期,都存在着投机分子。

  纳吉布·马哈福兹以自己的实践开创了阿拉伯小说的一代新风。他所写的一切都同埃及大地上的现实、人及其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他被誉为埃及和阿拉伯联系现实的文学潮流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目光敏锐,善于抓住要害,每逢重要的社会转折时期,他均以作家的政治责任感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勇气与魄力,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评论家们认为他的写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政治文学”。

  纳吉布·马哈福兹的艺术特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