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帛书周易-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君位,就应该谦虚谨慎。《周易》说:阴柔之道,不利于远的,但大抵没 
有灾咎,其使用阴柔之道就象恪守中庸之道一样。《周易》说:第三爻与第 
五爻都是阳刚爻位,它们的作用相同,但位置不一样,第三爻大多数是凶, 
第五爻大多数是有功,有贵贱的等级区别 
  【注释】①缘辞:彖辞,卦辞。②瞿:假借为“惧”。③嗛:谦。 
  【讲解】这一章论述卦辞与爻辞、爻位的关系,其中两处“《易》曰” 
都是引通行本《系辞下传》第八章的文字。可见《系辞传》在当时就已被视 
为《周易》的一部分而简称“《易》曰”。本章论述了第二爻与第四爻的关 
系,第三爻与第五爻的关系。由于帛书后面部分损缺,不能窥其全豹。但宣 
扬柔道,宣扬守中的思想比较明确,提倡谦虚精神。这一点比通行本《系辞 
传》突出。《系辞传》云:“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 
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 
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 
其刚胜邪?”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白话帛书要

  ……反疏……矣……至命者也。《易》……明而甚……行其义,长其虑, 
修其……易矣。若夫祝巫卜筮龟□□□□□□□□□□□□□□□□□□□ 
□□□□□□□巫之师□□□□□囗无德,则不能知《易》,故君子奠之。 
□□□□□□囗囗囗子曰:吾好学而■①闻要,安得益吾年乎?吾□②焉而 
产道,□③焉益之,□而贵之,难……危者安其立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 
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 
家可保也。 
  【白话】……反疏……矣……至命者也。《周易》……明确得很……行 
施他的道义,增长他的思虑,修养他的……容易了,象那些祝巫、卜筮、龟…… 
巫之师……没有好的品德,那么就不能了解《周易》,所以有道德的人尊奉 
《周易》……孔子说:我努力学习但是却才领悟到《周易》的要义,怎么能 
够增加我的寿命呢!我学习而创造了道,使用的过程中又丰富了这一道,继 
而更珍贵这一道,难……危险的社会要安定人们的地位;行将灭亡的社会要 
保存他应保存的东西;动乱的社会要有治理动乱的方案。所以君子平安时不 
忘记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灭亡的时刻,治理的时候不忘记动乱。这样就 
可以达到身安而国家可保的效果。 
  【注释】①■:读为“才”。②补作“学”。③补作“行”。 
  【讲解】这一章阐述《周易》的纲要。因为缺损太多,只能了解到一部 
分思想。这就是学习《周易》能够懂得“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 
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安身保国保家。与通行本《系辞下传》第四章有一些相 
类似。第四章云:“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 
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易》曰:“其亡其亡,■于枹桑。”夫子曰:德薄而立奠①,□□鲜 
不及。《易》曰:“鼎折足,复公莡。”言不胜任也。夫子曰:颜氏之子其 
庶几乎?见几又不善,未尝弗知;知之,未尝复行之。《易》曰“不远复, 
无■诲,元吉。”天地昷②,万勿润,男女购请③而万物成。《易》曰:“三 
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至一也。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 
而后■,定位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存也。危以动,则人弗与也;无立 
④而求,则人弗予也。莫之予,则伤之者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 
系之,立心勿恒,凶。”此之谓也。 
  【白话】《周易》的《否》卦九五爻辞说:“其亡其亡,系于枹桑。” 
孔子说:品德低下,行为恶劣,而地位却很尊贵,这种人很少有不灭亡的。 
《周易》的《鼎》卦九四爻辞说:“鼎折足,复公莡。”讲的是能力不能信 
任其工作。孔子说:颜回这小伙子,他还差不多。他看到事物有不好的预兆, 
没有不懂得的;懂得了,没有再去重复犯难的。《周易》的《复》卦初九爻 
辞说:“不远复,无■诲,元吉。”天地之间充满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发 
生变化,滋润万物。男人与女人性交后便生育出千千万万的人物。《周易》 
的《损》卦六三爻辞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讲的是达 
到求得统一的损益方法。君子一定要先站稳然后再走动,将心比心然后才说 
话,先奠定自己的地位然后再求助他人。君子做到了这三点,就能生存下去。 
危险的时候去行动,别人是不会去参与的;没有地位去求助别人,别人不会 

给予帮助的。没有他人的帮助,那么伤害的人就必然出现。《周易》的《益》 
卦尚九爻辞说:“莫益之,或系之,立心勿恒,凶。”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 
理。 
  【注释】①奠:读为“尊”。②昷:絪緼。③购请:构精。④立:位。 
  【讲解】这一章阐述修身立命处世的原则。告诫人们如何运用《周易》 
的卦爻辞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与通行本《系辞下传》第四章相类似。 
第四章云:“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 
曰: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知几其神乎?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 
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 
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 
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 
无祗悔,元吉。’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 
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 
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 
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①,行则在囊。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 
子曰:“■②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蔡。”赐以此为然矣。 
以此言取之,赐缗③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君子言以■ 
④方也。前羊⑤而至者,弗祥而好也。察其要者,不起其德。《尚书》多於 
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子赣曰:赐闻于夫 
子曰:必于□□□□如是,则君子已重过矣。赐闻诸夫子曰:孙正而行义, 
则人不惑矣。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子曰: 
校⑥哉!赐!吾告女,《易》之道□□□□而不□□□百生之□□□《易》 
也。故《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做人为而去诈。 
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 
兴也。予乐其知之□□□之□□□予何日事纣乎?子赣曰:夫子亦信其筮乎? 
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子曰:《易》, 
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于德,则其为之 
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 
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 
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白话】孔子晚年非常喜欢《周易》这部书,居住下来时便把它放在席 
上,出门行走时便把它放在袋子里。子赣说:孔子它日教育弟子说:“品德 
仁义丧失了的人,则被神灵所趋赶;智慧谋略远于人的人,卜筮之蔡。”我 
(子赣)以为这是很正确的。将这些话作为行为的准则,我就是按照这些去 
做的。孔子为什么老年而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