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帛书周易-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方位。 
  将其给制成图则为:先天八卦方位变后天八卦方位图 
外圈为先天八卦方位图,内圈为后天八卦方位图。先天《键》《川》中 
爻互变成后天之《罗》《赣》,先天《根》《夺》上爻互变成后天之《川》 
《键》,先天《赣》《罗》下爻互变成后天之《夺》《根》,先天《辰》《筭》 
三爻互变成后天之《筭》《辰》。整齐而又有规律,比起传世的先天八卦图 
之次序、方位变为后天八卦图之次序、方位来,既清楚明了又整然有秩序。 
可见传世之先天学与后天学均有讹误,先天变后天亦多牵强。《帛书周易》 
八卦次序、方位出,先天之学、后天之学真相大白,先天八卦次序、方位变 
后天八卦次序、方位也完全有规律可循。 
  今天我对《帛书周易》卦之序位又有了新的看法。我以为《帛书周易》 
卦之序位既非“先天八卦序位”,亦非“后天八卦序位”,而是“同天八卦 
序位”。 
  “先天”“后天”之名见于《乾文言》。之所以“先天”、“后天”乃 
是相对“同天”而言。《乾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 
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应该说在“先天”“后天”卦序位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介于“先天” 
“后天”卦序位之间的标准八卦序位。这个标准八卦序位的特征是“天地合” 
“日月合”“四时合”“鬼神合”,也就是“天地定立,山泽通气,雷风相 
薄,水火相射”,或者为“地天定立,泽山通气,风雷相薄,火水相射”。 
“先天”“后天”八卦的序位特点是“天地不定立,山泽不通气,雷风不相 
薄,水火不相射”。通行本《说卦》既有“水火不相射”的记载,又有“水 
火相逮”的记载。“相逮”既“相射”,“不相射”既是“不相逮”。“水 
火相逮”“水火相射”是“同天八卦序位”。“水火不相逮”“水火不相射” 
是“先天”“后天”八卦序位。《说卦传》尚有“雷风不相悖”之文。“不 
相悖”即“相薄”。“相悖”即“不相薄”。录此以俟方家。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五章

  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僮①,不僮则无功,恒僮而弗中则 亡 , 

此刚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僮则沉,此柔之失也。是故 
《键》之“炕龙”、《壮》之“触蕃”、《句》之“离角”、《鼎》之“折 
足”、《酆②》之“虚盈”,五■者,刚之失也,僮而不能静者也。《川》 
之“牝马”、《小蓄》之“密云”、《句》之“适属”、《渐》之“绳妇”、 
《肫③》之“泣血”,五■者,阴之失也,静而不能动者也。是故天之义刚 
建僮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无柔■④之,不死必亡。僮阳者亡,故火不吉 
也。地之义,柔弱沉静不僮,其吉保安也。无刚■之,则穷贱遗亡。重阴者 
沉,故水不吉也。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是故柔而不狂 
⑤,然后文而能胜也;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易》曰:“直方大, 
不习,吉。”□□□之屯于文武也。此《易赞》也。 
  【白话】孔子说:万物的义蕴,没有阳刚之气就不能运动,不产生运动 
就不能作功,但运动应有规律,没有规律地永恒地运动就要灭亡,这就是阳 
刚的失误;没有阴柔之气就不能静止,不能静止就不得安宁,长久安静而不 
运动就会导致沉伦,这就是阴柔的失误。所以《键》卦尚九的“炕龙”、《大 
壮》卦尚六的“触蕃”、《狗》卦尚九的“离角”、《鼎》卦九四爻的“折 
足”、《酆》卦的“虚盈”,这五爻,都是阳刚过分的过失,是运动而不能 
静止的原因造成的过失。《川》卦卦辞的“牝马”、《小蓄》卦卦辞的“密 
云”、《狗》卦初六爻辞的“适属”、《渐》卦九三爻辞的“妇绳”、《肫》 
卦尚六爻辞的“泣血”,这五爻,都是阴柔过分的过失,是静止而不能运动 
所造成的危害。所以,天的意义就在于阳刚强健运动发展而没有止息,天吉 
善就是保功。没有阴柔匹配它,不死必然灭亡。重阳者死亡,所以火不吉利。 
地的意义阴柔微弱沉默安静而不运动,地的吉善是保安。没有阳刚匹配它, 
就会贫穷下贱被遗弃。重阴者沉沦,所以水不吉利。因此,武臣的责任是保 
功因而总是战死,文臣的责任是保安因而总是贫穷。所以阴柔而不过分,然 
后文就能够胜任保安;阳刚而不过分,然后武就能够安邦定国。《周易》说: 
“直方大,不习,吉。”……达到文武兼备的境界。这就是《易赞》。 
  【注释】①僮:假借为“动”。②酆:即《丰》卦。③肫:即《屯》卦。 
④■:假借为“仇”,匹配。⑤狂:过分。不狂:不过分。 
  【讲解】这一章由万物的阴阳柔刚动静平衡运动阐发阴阳不平衡所带来 
的危害,告诫人们《周易》中有五爻是阳刚之失,有五爻是阴柔之失。由自 
然界的阴阳平衡而论及《周易》的阴阳平衡,再论及人类社会的阴阳平衡、 
文治武安的阴阳平衡。并指出这是《易赞》。《郑司农集》有《易赞》一篇, 
兹录以备考。“《易》之为名也,一言而函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 
易三也。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缊邪。又曰:《易》之门户邪。又曰: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言其简易 
之法则也。又曰: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 
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言从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又曰:天尊地 
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张设布列 
不易者也。据兹三义而说,易道广矣大矣。”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六章

  子曰:《键》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潜龙勿用”者,匿也。“见■ 
①在田”也者,德也。“君子冬②日键键”,用也。“夕沂若厉,无咎”, 
息也。“或■在渊”,隐而能静也。“■■③在天”,□而上也。“炕龙有 
悔”,高而争也。“群龙无首”,文而圣也。《川》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 
“君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谓也。“东北丧崩④,西南得崩”,求贤也。 
“履霜坚冰至”,豫□□也。“直方大,不习吉”,□□□也。“含章可贞”, 
言美诸也。“聒⑤囊,无咎”,语无声也。“黄常元吉”,有而弗发也。“龙 
单⑥于野”,文而能达也。“或从王事,无成有冬”,学而能发也。《易》 
曰“何校”,刚而折也。“鸣嗛”也者,柔而□也。《遁》之“黄牛”,文 
而知胜矣。《涣》之缘辞,武而知安矣。《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 
之至德,刚而能让。此《键》《川》之厽⑦说也。 
  【白话】孔子说:《键》卦六个阳刚之爻能够方直,象征汤武的品德。 
“潜龙勿用”这条爻辞,告诫人们隐藏。“见龙在田”这条爻辞象征品德高 
尚。“君子冬日键键”这条爻辞,象征施用于世。“夕沂若厉,无咎”比喻 
休息。“或■在渊”比喻隐蔽而能安静。“飞龙在天”,比喻向上腾达。“炕 
龙有悔”,比喻在上者互相争斗。“群龙无首”,比喻文柔而达到了圣人的 
境界。《川》卦六个阴柔之爻相顺从,是文弱到了极点的象征。“君子先迷 
后得主”,指的是学人。“东北丧崩,西北得崩”,讲的是求贤。“履霜坚 
冰至”,象征豫……。“直方大,不习吉”,指的是……。“含章可贞”, 
讲的是美好的情感。“聒囊,无咎”,讲的是不说话。“黄常元吉”,指的 
是富有而不好表现。“龙单于野”,是讲文而能够通达。“或从王事,无成 
有冬”,是指学到了的东西能够发挥运用。《周易·筮盍》的尚九爻辞说“何 
校”,是阳刚易折的典型。《嗛·六二》的“鸣嗛”是阴柔而能吉善的典型。 
《遁》卦六二爻辞的“黄牛”是文而知胜的典型。《涣》卦的卦辞是武而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