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帛书周易-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故‘从虎’也。”虞翻曰:“睹,见也。圣人则庖牺,合德《乾》五, 
造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五动成《离》,日出照物皆相见, 
故曰‘圣人作而万物睹’也。”陆绩曰:“阳气至五,万物茂盛,故譬以圣 
人在天子之位,功成制作,万物咸见之矣。”虞翻曰:“方以类聚,物以群 
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触类而长,故‘各从其类’。”这些对《文 
言传》的解释有利于我们理解《二三子问》对《键·九五》爻辞的解释。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卦》曰:“见群龙无首,吉。”①孔子曰:龙神威②而精处□□□□ 

□□□□□□□□用 九 见 群 龙 无 首者□□□□□□□□□□□□□ 

□□见君子 大 吉也。 

  【白话】《键·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 
龙是神灵威严而又精于处世的神物……用[九“见群龙无]首”者……见到 
君子大吉大利。 
  【注释】①《键·用(迵)九》爻辞。②神威:神灵威严。 
  【讲解】这一章缺损字太多,不便理解文意。但从“龙神威而精处”六 
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乾·文言传》对用九这一条爻辞的见解。“潜龙勿 
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 
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 
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 
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对此,李鼎祚说:“此当三皇五帝礼让之时。垂拱无为,而天下治矣。”王 
弼曰:“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 
直,放远善柔,非天下之至治,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则‘天下治也’。 
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也。潜而勿用 
乎?必穷处于下也。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以爻为人,以位为时,人 
不妄动,则时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程颐说:“用九之道,天与圣人同,则其用,则天下治也。”朱熹说:“言 
‘乾元用九’,见与它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也。”刘■曰: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总六爻纯九之义,故曰‘用九’也。”王弼 
曰:“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 
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 
永贞矣。”《象传》则认为:“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反对“无首”, 
所以宋衷说:“用九,六位皆九,故曰‘见群龙’。纯阳则天德也。万物之 
始,莫能先之,不可为首。先之者凶,随之者吉,故曰‘无首,吉’。”而 
《二三子问》此处却不是反对“无首”,而是用“龙神威而精处”来解释“见 
群龙无首,吉”。“无首”似乎是龙“精处”“神威”的方式。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卦》曰:“履霜,坚冰至。”①孔子曰:此言天时谮②,戒葆常也③。 
岁……田产湿,以……虖始于……之□□□□□□守之□□□□□□□□□ 
□□□□德与天道始④,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⑤。 
  【白话】《川·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 
这是讲天气变化四时交替的规律,告诫人们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岁……田 
产湿,以……乎,始于……的……守之……品德与天道合一,就必然顺从阴 
阳五行的变化,他的子孙也必然高贵,因而宗族也不会灭亡。 
  【注释】①《川·初六》爻辞。②谮:读为“替”,废。兴替:兴废。 
③戒葆常也:告诫遵循规律。戒:读为“诫”。葆:坚持,遵循,保持。常: 
规律。④始:一,初。⑤■:灭。 
  【讲解】这一章从残存的文字看是告诫人们通过阅读“履霜坚冰至”以 
后,看到天时变化的规律,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要求人们达到与天道合一 
的境界,顺从五行的变化,给子孙后代留下馀庆福泽。这与《文言》的解释 
有类似之处。《文言传》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 
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 
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虞翻说:“谓初。《乾》 
为积善,以《坤》牝。阳灭出《复》,《震》为馀庆,谓‘东北丧朋’,乃 
终有庆也。”虞翻说:“《坤》积不善,以臣弑君,以《乾》通《坤》,极 
《姤》生《巽》,为馀殃也。”李鼎祚说:“圣人设教,理贵随宜,故夫子 
先论人事,则不语怪力乱神,绝四毋必。今于易象,阐扬天道,故曰‘积善 
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者,以明阳生阴杀,天道必然。 
理国修身,积善为本。故于坤爻初六,阴始生时,著此微言,永为深诫。欲 
使防萌杜渐,灾害不生,开国承家,君臣同德者也。故《系辞》云:‘善不 
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其义也。”朱熹说:“古字‘顺’ 
‘慎’通用。案,此当作‘慎’,言当辨之于微也。”张振渊说:“天道有 
阳必有阴,原相为用。然阴之为道,利于从阳,而不利于抗阳。坤道可谓至 
顺矣。而顺之变反为逆,故圣人深著其顺之利,明臣子之大分,究极其逆之 
祸,立君父之大防也。”吕祖谦说:“‘盖言顺也’,此一句尤可警。非心 
邪念,不可顺养将去。若顺将去,何所不至。惩治遏绝,正要人著力。”《文 
言》要求人们抓住一个“顺”字,与《二三子问》要求人们“必顺五行”意 
义相近。干宝则不这样。他说:“重阴,故称六。刚柔相推,故生变。占变, 
故有爻。《系》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故《易》、《系辞》皆称九、 
六也。阳数奇,阴数偶,是以乾用一也,坤用二也。阴气在初,五月之时, 
自姤来也。阴气始动乎三泉之下,言阴气之动矣。则必至于履霜,履霜则必 
至于坚冰,言有渐也,藏器于身,贵其俟时,故阳在潜龙,戒以‘勿用’。 
防祸之原,欲其先几,故阴在三泉,而显以履霜也。”《象传》解释也不相 
同。《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九家易》 
曰:“霜者,乾之命也。坚冰者,阴功成也。谓坤初六之乾四,履乾命令而 
成‘坚冰’也。此卦本乾,阴始消,阳起于此爻,故‘履霜’也。驯,犹顺 
也,言阳顺阴之性,成坚冰矣。初六始姤,姤为五月。盛夏而言坚冰,五月 
阴气始生地中,言始于微霜,终至坚冰,以明渐顺至也,”《九家易》将“驯” 
训为“顺”,则又将《文言》与《象传》统一起来了。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卦》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①孔子曰:……也,方者……, 
大者,言其直或之容②□□□□□□□□□□□□□□□□□□□□□□□ 

无不 利 ,故曰“无不利”。 

  【白话】《川·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也,方者……“大”这个字是讲直又能够容纳……没有什么不 
利,所以就叫做“无不利”。 
  【注释】①《川·六二》爻辞。②容:容纳。 
  【讲解】这一章残缺太多,不便论释。《文言传》是这样解释的:“直 
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 
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荀爽说:“‘直方大’,《乾》之唱 
也。‘不习无不利’,《坤》之和也。阳唱阴和,而无所不利。故‘不疑其 
所行也’。”《朱子语类》:“‘敬以直内’,是持守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