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听完之后,长揖行礼,答曰:“幸蒙太傅大人不嫌,敢不从尔!”

李儒的事情就这么轻松地定了下来,然后赵兴又赶场子一般接连见了段煨、胡轸和王方三人。

连董卓女婿李儒都愿意跟着赵兴混,这几个行伍出身的武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也都纷纷表态愿意跟随赵兴,今后鞍前马后全凭召唤。

处理好了这几人的事情,赵兴再高平城内又短暂地逗留几日,与几位从晋国而来报到的新任太守一一见面,除了说一些嘉勉的话语之外,还特别提到这次的任命意义重大,今后看大家的表现,好好干的将来有机会当州牧!

赵兴这话,大家一听都明白,一想到是跟着未来的皇帝打天下,还有几个不激动地?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四七零章 三族拱卫幽并凉

辞别了凉王刘蔄、国相刘虞、都督关羽以及贾诩、张既等人,赵兴在一万龙骑军的护卫下,带着张济一家、李儒等人以及《晋报》记者团,沿着当初前来凉国的道路,慢慢悠悠地向东而行。

自从晋国成立以来,赵兴的安全便被护国军列为最为重要的任务,无轮他在哪里抛头露面,身边必须有忠心耿耿的大军护卫,而且人数不少于两个师一万人。

尽管赵兴本人不以为然,但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样的安排毫不过分而且非常必要,因为想要暗算赵兴的势力太多,如果一旦有所闪失,所有以赵兴为核心的人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就将化为泡影。用张辽的话说:三哥的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大汉所有百姓。

因为上上下下都十分的重视,所以到现在为止,从未传出赵兴遇刺这种狗血的事情。就算世间有王越这样武艺高超的剑客侠士,他们毕竟只是一个小团体,想要避开一万精锐战士的层层护卫直刺赵兴,这件事情想一想都让人觉得疯狂。更何况,赵兴不是一只小鸡,谁想宰就能宰。想碰他的人,目前基本上都消失了,没有消失的也在惶恐之中度日,这就足以证明他和他所代表的势力有多么强大。

这一次前来高平接应赵兴返回晋国的一万龙骑军,是由张辽本人亲自带队。这样的安排,不仅是为了保险起见,也是因为赵兴暗中交给张辽的一些事情,基本上已经办妥,需要张辽在赵兴抵达上党之前,向他做个详细的汇报。

当年赵兴的实力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曾经帮助过南匈奴族长于夫罗平息族内的叛乱,由此赢得了南匈奴一族的拥戴。后来赵兴和南匈奴一族越走越近,直到现在已经有些分不清亲疏。

在汉匈友好交往的这个过程中,赵云和张辽两人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赵云直接献身,将自己“嫁给”了南匈奴部族的明珠、于夫罗的妹妹乌兰。而一力促成此事的人,除了乱点鸳鸯谱的三哥,还有调皮捣蛋的五弟。当初要不是张辽将呼厨泉和乌兰忽悠到自己的部队中来,也就不会有后来许多的故事发生。

因为赵云在主持幽州的大局,所以赵兴计划为南匈奴一族重新命名的事情便交给张辽去办。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赵兴就算不说,张辽也明白。所以他在操办这件事情上,着实动了不少的脑筋。

大家都知道,只要张辽动脑筋的时候,一般总会有人吃亏,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给南匈奴部族重新取个名字,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操办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其中牵涉到南匈奴本族、被赵兴征服的乌桓族、被吕布打怕了的辽东鲜卑族三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和重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南匈奴因为一直跟随赵兴的缘故,在新成立的尧兴族中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不能就这么让他们的权力大到无人制衡的地步。

而且,南匈奴部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大小小地分成好几股势力。最大的一股势力自然是由呼厨泉支持的于夫罗嫡系一部;还有两股势力是当初意图造反被镇压后的部落抱团形成的;而乌兰因为嫁给了赵云,并且接受了弹汗山一带的封地,所以她名下有许多已经接受了汉匈通婚的族人,因此也算是一股势力。

张辽在仔细参考了当初赵兴整合黄轩族时所用的手段和模式之后,决定还是采用赵兴定下的老办法,即族群长老会议制度。也就是说,按照部落大小和人数多少等条件,让各方势力选派出能够代表本族的长老,今后共同商议和管理尧兴族内的大小事务,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产生。

既然叫做尧兴族,就需要选个族长出来。于是南匈奴部族、乌桓族、辽东鲜卑族的代表们当着张辽的面,开始相互扯皮争夺,总之大家都不愿意让族长之位被另外两族所得。张辽一看这架势,干脆也不整什么民主投票了,直接将桌子一拍,说道:“赵太傅有令,今后幽州兵马大都督赵云便是你们尧兴族的第一任族长,大家有什么意见?”

众代表一听“玉面虎”赵云的名头,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纷纷举手赞同,于是尧兴族命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辽把事情办到这里,只是完成一半。他还要跟黄轩族的长老们扯皮,跟炎晟族的长老们扯皮,让三族的长老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起草一个共同协议,今后三家共同遵守,相互制衡,共同效力和终于赵兴。

实际上,这一次的协议制定,本质上就是三族地盘的重新划分。按照赵兴的指示,三族有一大片共同生活区域,位于河套地区的黄河两岸,主要包括五原、云中、西河和定襄四郡的大部分或者一部分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大家和当地汉人共同生活,公平买卖和交易,子女接受相同的教育,接受相同的福利待遇。当地的官员今后也会按照人口比例,从各族中公平选拔,共同治理郡县。当然了,鉴于这里今后注定会成为繁华富足之地,所以各族入住这里的人口首先是保证老人和小孩。

张辽提出这个条件之后,各族代表老半天缓不过劲儿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什么条件,纯粹就是天大的好处啊。

确实,如果单从眼前利益来讲,赵兴的这种安排,纯粹就是给大家在发福利,没有任何坏处。但是,赵兴不会告诉他们,只要各族小孩子今后在这里接受汉人的教育,他们族中的老人埋骨在这里,那么若干年以后,他们谁还离得开这块土地?

征服一个民族仅仅依靠马刀和皮鞭根本不能长久,除非搞种族灭绝主义。但是,来自后世的赵兴知道,但凡是搞过种族灭绝这种没有人性事情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就像成吉思汗当年是够牛逼的,带着蒙古骑兵纵横欧亚大陆,杀了几千万人,甚至有人说他前后杀了上亿人!就这么一个牛逼的人,但他死后却不敢明目张胆地将自己葬在任何一处汉人知道的地方。

赵兴相信,如果成吉思汗的后人当年真把他的陵墓修建的十分高大明显,一百年后要饭出身的朱元璋肯定会把成吉思汗从坟墓中扒出来鞭尸。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成吉思汗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是消灭人口、毁灭文化和传承!

所以,赵兴从来没有想过用血腥屠杀来实现自己心中那个有些过于庞大的梦想,他始终认为还有比灭绝更加可行和文明的方式,最终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共存。

在三族代表毫无疑义的同意之后,接下来张辽便将尧兴族的地盘划分到弹汗山周围数百里范围内,位于并州东北部和幽州的正北方位置;将炎晟族的地盘划分到并州五原和云中郡以北;将黄轩族的地盘划分到朔方郡和上郡的北部。

在划分地盘的同时,张辽也将三族今后的义务讲了出来。尧兴族今后要护卫在幽州的北方,抵御来自东北方夫余、高句丽等部族的侵犯。一旦幽州向东北征讨时,尧兴族有义务向幽州的军队提供战士和战马等支援。作为定远军一部的南匈奴骑兵师,今后同步改名为尧兴骑兵,人数一万,由呼厨泉统领,归于定远军管辖。

炎晟族护卫在晋国的北方,防止零散的鲜卑人和其他游牧部落摸进来祸害晋国百姓,包括黄、炎、尧三族。同时,炎晟族需要向飞虎军提供粮草等支援,始终保证北方大漠的安宁和肃清。炎晟族的第一任族长由吐奚担任,炎晟骑兵师一万人,由吐奚统领,归于定远军管辖。

黄轩族护卫在晋国的西北侧,阻隔来自凉州羌人的威胁,族长胡车儿。今后的地盘还将继续向凉国方向延伸,直到将凉国境内存在的羌人问题彻底解决,黄轩族的扩张才算结束。

在三族共同生活的区域,将保留一支人数不超过一万的部队,其中汉人四千,其余三族各两千,负责共同区域的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