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复地取出三百来万个人名。但如果采用双字名的话,用排列组合的算法,就算只有一万字可用作名字,那也能保证能够取出几千万个名字不会重复。

人的名字不过就是一个代号而已,当然也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和长辈的祝福在里面。但从便于管理国家和百姓的角度出发,单字名绝对会带来很大的混乱,不利于户籍登记和文书管理。因此,赵兴有意想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而不是等到隋唐之后,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去改变这种狗屁不合理地规矩。

赵兴笑着对华佗说道:“王莽不过一谋逆匹夫,其所言双字贱名的说法甚为可笑,岂能羁绊于吾呼?赵国昌之后人,生来富贵,即使取了双字之名,天下谁敢小觑?况且名字在于父母,成就在乎个人,天下之人,当真不凭一己之力奋争于世,便可安身立命呼?”

“国昌之言发人深省,华某受教了!”华佗听了赵兴这段义正词严地话语,心头大动,仔细琢磨一番,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吗?王莽之前,大汉朝很多有名的文臣武将,不都是用的双字名嘛?远的不说,霍去病、周亚夫、李广利、赵充国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呢!

华佗出去自后,随即便将镇北将军喜得一儿一女,并取名“振邦、思平”的事情大肆地宣扬了一番,特别是将赵兴那段“王莽不过一匹夫”的精彩言论公布于众,顿时引起民众热议,终于如赵兴所料想的一般,在上党乃至并州掀起一股取双字名和改双字名的热潮……

由此事也不难看出赵兴今时今日的影响力和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他已经可以在谈笑之间左右人心,控制舆情了!

第四卷 烽火四起 第一九零章 国之神器终出世

喜事连连地赵兴这几日心情大好,在城主府里大摆宴席,答谢连日里前来恭贺的亲朋好友。跟随赵兴的文臣武将们也是松了一口气,不再为赵兴第一个男丁若是异族女子胡杏儿所生而担忧,真可谓一个皆大欢喜地局面。

为什么一众幕僚和将领要为赵兴的第一个男丁是谁而纠结不已呢?还不是因为胡汉有别这一缘故。现如今并州的文武体系,虽然没人明言,但心里都清楚赵兴所图非小,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人便能看出来赵兴意图染指天下的雄心壮志。

赵兴有了后人,可以更加团结和提振并州集团的信心士气。说句不好听的,万一赵兴有个三长两短,赵兴的后人凭借几个伯伯叔叔,加上贾诩、田丰和郭嘉等人的辅佐,照样可以雄踞一方,甚至是窥视天下。

赵兴的第一个儿子背负着并州一系的期望和理想,如果是赵兴与异族女子所生,如何能够服众?好在这个让众人担忧的问题并没有发生,众将领自然是心中长吁一口气,打定决心,更加踏实地跟着赵兴打拼天下。

乐过劲儿来地赵兴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他想起了前些时日和许婉琳打的那个赌。真是神了,许婉琳怎么会会预知男女的呢?尽管心里头百思不得其解,可赵兴始终憋着没有问小姨子,他知道自己一问,也就承认赌输了,万一小姨子当众再要求自己晚上跟她同宿一房,那也太没脸见人了。

抛开一些杂七杂八地想法,赵兴被装备研究院的几位大师傅请到了一处名为“科研中心”的地方,赵兴蓄谋已久的两样发明即将问世,这次却是前去验收一番。

赵兴指导大师傅们研发的这两样物事放在后世那是再普通不过,也就是改良蔡侯纸的制作方法,推出活字排版印刷之术而已。但放在这一世却是惊天动地的大发明,一旦面向社会,足以推进和改变汉民族的发展前进步伐。

改进造纸术,需要大量的木材和高温蒸煮,正好并州不缺这两样条件。郁郁苍苍地太行山脉,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木材,并州盛产的煤石更是用来加热的最好燃料。东汉时期,蔡伦纸的生产工艺日臻完善,赵兴只是指导造纸的大师傅们多实验一些其他制浆的材料,更新制浆煮浆地工艺,很快便造出了更加洁白细腻,吸水性强的宣纸和黄表纸。

排版印刷之术更是没有多少花头,只要有大量的刻字师傅,有坚硬结实的载体,想刻多少都行。赵兴只是指点工匠们将整版整版的刻字演变成雕刻单个汉字,然后将活字模镶嵌在钢板之内,排列成通顺的文章字句。上党的钢铁冶炼技术正好被用到了制作钢字模上,赵兴没有要求每个字模小如蝇头,只要能够达到核桃花那么大,就可以排版印刷。

这两样发明革新比起当初研制白酒,后来推广高炉炼钢简单的多。赵兴只是将自己的设想说出来,懂行的大师傅们立即受了启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摸索出门道,生产出了样品。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两项发明,说白了就是需要安稳的环境和大量工匠,谈不上有多么神秘莫测。

看着眼前已经装订成册,印刷精美整洁地一套《四书》,赵兴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限广阔啊,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在思想和身体上限制他们的自由,老百姓总是会不断推出这样那样地发明创造。

“所有参与造纸和印刷研制的工匠都有重赏,所有人登记在册,入籍卧虎城,今后重点保护!”赵兴对身后的李进思吩咐道。

“抓紧时间印制一百册《史记》、《春秋》、《左传》和《四书》,旬月之后吾有用场。”赵兴又对两位主要负责的大师傅吩咐道。

“吾等今日起加紧印制,一定不误将军大事!”两位大师傅立下了军令状。

旬月之后,也就是九月中旬,赵兴以小儿满月为由头,发出请柬,大宴群僚,除了几名武将镇守四方之外,文官们基本上都被赵兴请到了城主府。

宽大的宴会厅内,四周摆着饮宴用的长条桌椅,中间却是整齐地码放着四四方方一堆物品,远远地看不分明,引得前来赴宴的文士们议论纷纷。

宴会不一会便如期开始,赵兴让人将一对儿女捧进大厅,让众人瞧了一个仔细,然后开始杯来盏往地喝酒,却始终不提中间那一堆物事。直到众人都喝得七荤八素的时候,赵兴才示意众人安静片刻,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赵某不才,喜获一对儿女,幸得众位爱怜,如今茁壮成长。国昌为表谢意,特奉上薄礼一份,还望笑纳!”赵兴说完,便示意四周侍应的下人将印制好的一套书册逐人奉上一份。

前来赴宴的文士拿到书册之后,个个面露不解之色,急忙开始翻阅,待从头至尾地浏览一遍,相互之间比对过后,不由得惊呼神奇。大多数的文士都是爱书之人,以往读书看得都是竹简,价格昂贵的蔡侯纸很少用来整卷地抄录书册,今天见了洁白如玉的书册,而且分明是批量制作而成,识货的人自然想到了这背后的重大社会和政治意义,是故惊叹不已。

“不知此类书册造价如何?今后可否大量推广使用?”“太行书院”名誉院长张俭首先开口问道。

“造价低廉,一本书排版完成之后,可以成千上万册地刊印,费时寥寥!”赵兴一脸轻松地回答。

“真乃国之神器也,上党有此利器,天下尽入榖中!”一心做学问的邴原不在乎出言犯忌,说出了众人心中最想说的话语。

“呵呵,不讳言道,此物一出,上党将执天下学问之牛耳,十数载后,试问谁能相抗?”赵兴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丝毫不在乎被人指责自己僭越。

“恭喜将军得此神器,上党幸甚,并州幸甚!”一贯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孚大声说道,众人闻言也是纷纷起身向赵兴表示祝贺。

“诸位,今日吾在此发下宏愿,为天下修书万卷,贩书亿万,不为财物,只愿天下善读者有书可读!”赵兴当着众人的面承诺,今后将会组织人手编修和刊印各类书稿,以供天下读书人使用。

“不知根矩先生、幼安先生是否愿意襄助赵某完成此愿?”赵兴向还在爱不释手地翻看书册地邴原和管宁问道。

“固吾所愿耳,原愿穷毕生之力,遍修天下万卷!”邴原一脸严肃地起身说道。

“此生能与书册为伍,死亦瞑目矣!”管宁也是十分庄严地说道。

“来、来、来!让吾等为此幸事痛饮三杯!”张俭高兴地提议。随后赵兴孩子的满月酒再掀高潮,一向不善饮的文士们纷纷醉倒了一地。

第四卷 烽火四起 第一九一章 北方四郡起风云

并州的秋天总是如此的短暂,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体会丰收的喜悦时,扑面而来的西北风便为大地脱去绿装,裹上银装。眨眼之间,寒冷的冬天已经打着旋儿呼啸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