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记-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腹使者到石崇处,索取绿珠为妾。那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临清水, 

  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要索取美人,石崇 

                                                              ① 
  遂出姬妾数百人,任凭使者拣择。那些姬妾都披着罗■之衣,兰麝交错,导 

  香袭人。使者看了一遍,道:“君侯美人,个个佳丽,但我奉孙将军之命, 

  专要绿珠美人一名,其余一概不要。不知那一位是绿珠?”石崇大怒道:“绿 

  珠是吾所宠爱之人,断不可得,其余便当奉送。”使者道:“单单只要绿珠 

  一名,君侯博通今古,深知时务,愿加三思。”石崇只是不肯,数个使者出 

  而又返,说了又说道:“与他绿珠罢,休得固执,以生余事。”石崇坚执再 

  三不肯。使者回去对孙秀说了。孙秀勃然大怒,遂劝赵王伦杀石崇。孙秀领 

  兵前来围了石崇第宅。石崇对绿珠道:“我今日为尔死矣,奈何!”绿珠涕 

  泣答道:“妾当效死于君侯之前,以明我之心也。”石崇止住绿珠,绿珠不 

  听,遂从高楼上颠倒坠将下来,花容粉碎而死。孙秀见绿珠坠楼而死,甚是 

  恨恨,遂把石崇斩于东市,夷其家族,掳其财宝、姬妾。谁知石崇死后十日, 

  赵王伦作反事败,左卫将军赵泉斩孙秀于中书省,军士赵骏将孙秀的心剖而 

  食之,亦掳其财宝、姬妾。人人知是屈杀绿珠之报,无不快畅,因名其楼曰 

   “绿珠楼”,在步广里。所以后人有诗道: 

           绿珠衔泪舞,孙秀强相邀。 

       这是一个夺美人的故事了。还有一个出在唐朝武后之时,姓乔名知之, 

  官拜补阙之职。有个宠婢名为窈娘,姿色极美,也精于歌舞。乔知之自小教 

① ■(hú,音胡)——有绉纹的纱。 

… 页面 77…

窈娘读书,遂善于诗赋。乔知之爱如掌上之珍。那乔知之不识时务,也将来 

宴客歌舞,自此窈娘之名与绿珠一样。那时武承嗣权势如天之大,一日宴饮 

百官,乔知之也在酒席之上。武承嗣取出金银珠钏锦绣,就在席上付与乔知 

之聘取窈娘。乔知之惊得目瞪口呆,却又不敢违拗,只得应允。武承嗣就着 

随从人等将聘礼送与乔家,登时抢出窈娘,簇拥了上轿,如飞而去。乔知之 

好生割舍不得,遂作 《绿珠篇》以叙其怨。词道: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无复比,此时可爱得人情。 

          君家闺阁未曾难,常持歌舞使人看。 

          富贵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面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做完此词,悄悄走到武承嗣门首,哀哀恳告门上一个内官,将此词传 

与窈娘。窈娘见了此词大哭一场,将身投入井中而死。武承嗣大怒,叫人从 

井中捞起尸首,衣袖中搜出此词,登时把这个内官打死。分付刑官将乔知之 

罗织其罪,致之死地。谁知天理昭昭,后来武承嗣谋反,合门诛夷,都是一 

报还一报之事。看官,你道石崇、乔知之二人没些要紧把美妾出来献酒,惹 

得人起贪图之念,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有美姬妾的不可不以此为戒。但是那个夺人姬妾的何苦作此恶孽,害人性命, 

连自己也不得其死。如今听小子说一个人奁两赠的故事,传与后世做风流话 

柄。 

     话说唐朝藩镇之权,极是利害,各人割据地方,兵精地广,那跋扈的藩 

镇,目中竟不知有朝廷法度,以此终为唐朝之患。那时共分天下为十道: 

          关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陇右 淮南 江南 剑南 岭南 

内中单表一位藩镇,姓韩名■,封为晋公,统领淮南、江南二道共十五州地 

方。这韩■相貌威严,堂堂一表,气吞宇宙,力敌万夫。那时正是安禄山、 

史思明作乱,各处藩镇聚兵保守地方。韩■积草屯粮,广招勇士,遂聚了十 

余万精兵,奇材剑客之士不计其数。韩■见自己兵精粮足,又见四处干戈竞 

起,朝廷俱无可奈何,他便怀着不良之心,思量独霸一方,又恐人心不服, 

严刑重罚,少有忤着他意儿的便砍头以示其威,因此人人惧怕。他自己住于 

润州,凡十五州,各造帅府一所,极其雄壮,不时巡历。所到之处,神鬼俱 

惊,威势同于王者。各官员人等,唯恐得罪,奉承不暇。 

     不说韩■强悍,怀不臣之心。且说一个客商叫做李顺,贩卖丝绵缎绢来 

于润州,泊船在京口堰下。夜间一阵大风把船缆吹断,如一片小叶相似。李 

顺天明起来一看,只叫得苦。但见: 

          波头汹涌,水面汪洋。汹涌波头,显出千寻雪浪。汪洋水面,堆成万仞洪涛。骨都都无岸 

… 页面 78…

     无边,白茫茫迷天迷地。蛟龙引缆,鬼怪扳船。时时跌入水晶宫,刻刻误陷夜叉室。 

     话说李顺这只船被大风吹了几千万里,只待要翻将转来,李顺惊得魂不 

附体。幸而飘到一个山岛边,李顺合船中人叫声惭愧,且把船来系了。随步 

上山一观,满路都是荆棘,仔细寻觅,却有一条鸟径可以行走。李顺寻步上 

山,行够五六里,忽然见一个人带一顶乌巾,身上穿着古服,不是时世装束, 

相貌甚是奇古,也与常人不同,见了李顺便叫道:“李顺,你来也!”李顺 

见这人叫出姓名,知是仙人,即忙下拜。那个人道:“有事相烦,不必下拜。” 

就领了李顺走到山顶之上。那山顶上有一座宫阙,琼楼玉宇,宛似神仙洞府。 

这人领李顺进了数重殿门,来到殿下,李顺望上遥拜,只听得帘中有人说道: 

 “欲寄金陵韩公一书,无讶相劳也。”说罢,便有二个童子从帘中传出一封 

书来,付与李顺。李顺接了这封书,放在袖内,拜而受之。那个人遂领李顺 

离了重重殿门,送到船边。李顺道:“这是何山?韩公倘然盘问是何人寄书, 

教我怎生抵对?”那人说道:“这是东海广桑山,鲁国宣父孔仲尼得道为真 

官,管理此山,韩公即子路转世也。他今转世,昧了前身,性气强悍,专权 

自是,今怀为臣不忠之心。孔子恐其受了刑网,坏了儒门教训,所以寄封书 

与他,教他了悟前因,改过自新之意。”说罢,李顺还到船中。那个人又分 

付道:“你今安坐舟中,切勿惊恐,不得顾视船外,便到昨日泊舟之处。如 

违吾言,必有倾覆之患。”说罢,登山而去。舟中人都依其所言,不敢外顾。 

只听得刮天风浪之声,船行如飞,顷刻之间,仍旧复在京口堰下,不知所行 

几千万里矣。 

     李顺不敢违拗圣意,持了此书,竟到帅府献纳,却不敢说出子路转世并 

那为臣不忠之意,只说遇着海中神仙,琼楼玉宇,重重宫殿,帘中一位仙官 

叫两个童子取出一封书来奉寄之意。韩■生性倔强,似信不信的拆开书来一 

看,共有古文九字,都是蝌蚪之文,韩■仔细看了,一字也识不出,遂叫左 

右文武百官细细辨认,也都看不出。韩■大怒,要把李顺拘禁狱中,问他以 

妖妄之罪。一壁厢遍访能识古文篆字之人数个来辨视,也都不识是何等之字。 

忽然有一老父走进帅府,其须眉皓白,衣冠古怪,自居于客位,高声说道: 

 “老夫惯识古文篆字,何不问我?”左右虞侯走来禀了韩公。韩公走到客厅 

来见这个老父,见老父须眉衣服俱有古怪之意,甚是敬重,遂把这封书与老 

父辨视。老父视了大惊大叫,就把此书捧在顶上,向空再拜,贺韩公道:“此 

宣父孔仲尼之书,乃夏禹蝌蚪文也。”韩公道:“是何等九字?”老父道: 

 “这九字是: 

         告韩■,谨臣节,勿妄动。” 

韩公惊异,礼敬这个老父。老父辞别出门,韩公送出府门,忽然不见了这位 

老父。韩公大惊,方知果是异人。走进帅府,惨然不乐,静坐良久,了然见 

前世之事,觉得从广桑山而来,亲受孔子之教一般,遂把那跋扈不臣之心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