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记-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桥。武帝见一女人浴于渭水之中,其乳长至七尺,武帝怪而问之。女人道: 

 “后第七车中张侍中知我。”言毕不见。那时张宽在第七车中,对道:“此 

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星见。”武帝甚以为奇,而心服焉。 

     那识■囊的是吴国诸葛恪。诸葛恪同僚属出猎于驹骊山,在句容县东北, 

见有物如小儿,伸手引人。诸葛恪令人移去故地,即时而死。僚属问此是何 

物,恪道:“此事在《白泽图》,曰:‘两山之间,有精如小儿,名曰■囊’ 

也。”那时有人入山,见一大龟径尺,其人担之而归,欲献与吴王。夜宿于 

越里,泊船于桑树下,将龟缚于船头之上。夜半桑树忽作人言,呼那龟的名 

号道:“元绪元绪,你何为在此?”龟也口吐人言道:“我被无知之人拿来 

拘系,方要献与吴王,有烹煮之苦。虽然如此,就尽南山之薪,其如我何哉!” 

桑树道:“你虽然如此,但诸葛恪博物,必致相苦,倘求与我一样之徒来奈 

何你,你却怎生逃避?”龟也称桑树的名号道:“子明子明,勿要多说,恐 

祸及于你也。”桑树遂寂然而止。其人一一听得,大惊,将龟献于吴王。吴 

王果命煮之,焚柴万车,龟活如故。吴王问诸葛恪,恪道:“煮以老桑树乃 

熟,须得千年之桑方可。”献龟之人遂说夜间桑树化作人言,与龟一对一答 

之故。吴王就叫献龟之人砍那株说话的桑树来,果然一煮便烂。至今烹龟必 

用桑树,野人遂呼龟为“元绪”焉。所以当时道: 

… 页面 290…

             老龟煮不烂,贻祸于枯桑。 

        看官,在下这一回怎生说这几个博物君子起头?只因唐朝两个臣子都是 

  杭州人,都一般博物洽闻,与古人一样。只是一个极忠,一个极佞;一个流 

  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人品心术天地悬隔,所以这一回说个“薰莸不同器”。 

  那薰是香草,莸是臭草;薰比君子,莸比小人。看官,你道那薰是何人?是 

  褚遂良。莸是何人?是许敬宗。 

        先说褚遂良那位君子,他是杭州钱塘人,字登善。父亲褚亮,与杜如晦 

  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号“十八学士登瀛洲”者此也。官至散骑常侍,唐太宗 

  甚是亲倚,封阳翟县侯,告老于家。遂良自少怀忠孝之心,博涉文史,工于 

  隶楷,初学虞世南,晚造王羲之的妙处,累迁起居郎侍书,唐太宗精于字学, 

  常叹息道:“虞世南为字中之圣,今世南已死,无可与论书者。”魏征奏道: 

   “唯有褚遂良可与论书。”及见褚遂良之书,大加惊异,以为不减虞世南也, 

  优待异常。唐太宗酷好王羲之的帖,千方百计购求得来,有的说真,有的说 

  假,真假莫辨。褚遂良细细看了,一缘二故论其所出,一毫无差。 

        后迁谏议大夫。那时太宗遣大将李靖连那颉利可汗都擒了来,自阴山北 

  至大漠,一望无人,九夷八蛮无不归顺。太宗大喜,遂请上皇置酒未央宫, 

  上皇命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已而笑曰:“胡越一家, 

   自古未有也。”太宗奉觞上寿,因而赋诗道: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① 
   自此之后,志得意满,便要封禅泰山。适有星孛之变,褚遂良进谏道:“此 

  必天意有未合者,乞更缓之。”太宗悟而止。 

        迁起居注,太宗道:“卿记起居,人主可得观之乎?”遂良道:“今之 

  起居,即古之左右史也,善恶必记,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 

  太宗道:“朕有不善,卿亦记之耶?”遂良道:“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 

  太宗一日又道:“昔舜造漆器,谏者十余人,此何足谏?”遂良对道:“奢 

  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为之。忠臣爱君,必防其渐,若祸乱 

  已成,无所复谏矣。”太宗深叹美之。 

        十八年,太宗要亲征高丽,道:“盖苏文杀其君,残虐其民,今又违诏 

                                                                                           ② 
  命,朕当亲讨其罪。”遂良奏道:“陛下指挥则中原清宴,顾盼则四夷■服; 

  威望大矣。今乃渡海远征小夷,万一蹉跌,伤威失望,更兴忿兵,则安危难 

  测矣。”乃上疏切谏,太宗不听。因要遂良同在军中议论,恐褚亮年老不舍 

  其子,遂手诏褚亮道: 

                 ③ 
             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卿已老、俯仰岁月,我劳如何!以遂良行,想君不 

        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① 星孛 (bèi,音备)之变——意为彗星出现,旧时以为不祥之兆。孛,指彗星。 

② ■(zhé;音哲)服——畏惧服从。 

③ 畴(chóu ,音愁)日——昔日,从前。 

… 页面 291…

  褚亮顿首而谢,太宗因同遂良而行,每每于军中计议征伐大事,并论古今学 

  问。遂良胸中如倾江倒海而出,辩论不穷,太宗大喜。征辽而回,褚亮年老, 

  因念子而死矣。遂良恸哭,太宗道:“此朕陷尔于不义也。”遂赠褚亮为太 

                                                                            ④ 
  常卿,恩礼加等,敕陪葬于昭陵。遂良因父亲念己而死,三年庐墓 ,不饮荤 

  血,极其悲苦。太宗念其纯孝,道:“此孝子也,必忠臣哉。求忠臣必于孝 

  子之门,朕安能舍之而复求忠臣乎?”服满之日,授太子宾客,进黄门侍郎。 

       时有飞雉数数集于宫中。太宗问道:“此是何祥也?”遂良道:“昔秦 

  文公时,有童子二人化为雌雄二雉,雌者鸣于陈仓,雄者鸣于南阳。一童子 

                                ① 
  曰:‘得雄者王,得雌者伯’。文公得其雌,遂伯诸侯,始为宝鸡祠;汉光 

  武得其雄,遂起南阳,广有四海。陛下本封于秦,故雌雄并见,以告明德。” 

  太宗大悦道:“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遂良所谓多识君子哉!”后殿庭之 

  中,忽见残■一脚,细视之,乃是兽食之余。询问宿卫之人,莫知所以来。 

  太宗惊异,遂良道:“昨暮乃狼星值日耳,不足怪也。”太宗叹服。有人得 

  鼠如豹文,荧荧光泽,太宗不识,以问臣,莫群能知者。遂良道:“此■鼠 

  也。”太宗道:“何以知之?”遂良道:“见《尔雅》。”试按秘书,果如 

  其说。人无不称其博学焉。 

       那时太子承乾既废,魏王泰侍于太宗之侧,太宗许立为太子。次日,因 

  谓大臣道:“昨日泰投我怀中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此臣更生之日也。 

  臣惟有一子,百年之后,臣当杀之而传国与晋王。’朕闻其语甚怜之。”遂 

  良奏道:“陛下失言矣,安有为天下主而杀其爱子,以其国授晋王者乎?陛 

  下昔以承乾为嗣,复宠爱泰,嫡庶不明,故纷纷至此。若必立泰,非别置晋 

  王不可。”太宗大悟泣下,道:“我不能。”就诏国舅长孙无忌、房玄龄、 

  李■与遂良等定策,立晋王为皇太子。一言之下,国本不摇,皆遂良之力也。 

  拜褚遂良为中书令。 

       太宗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二人到御榻前分付道:“汉武帝寄霍光, 

  刘备托诸葛亮,朕佳儿佳妇,今委卿二人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 

  太子道:“无忌、遂良在朝,汝不必忧也。”因命遂良草诏立晋王为帝,是 

  为高宗。高宗即位,封遂良为河南县公,进郡公。无忌与遂良在朝,同心辅 

  政,高宗亦恭己以听,政治颇好。怎当得一个恶人在朝搅乱世界。有分教: 

  乾坤翻覆,变成浊乱之朝;阴阳错行,化为污秽之地。女主作朝间道,唐室 

  悚惧恐惶。把一个唐朝天下轻轻的断送了。果是: 

            善人一心为善,恶人只是作恶。 

            同是父精母血,怎生这般差错? 

       这恶人是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