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躁,他们沉不住气,他们通过发牢骚、讲怪话来冲淡心中的烦闷。结果呢,你越是骂骂咧咧,心情就越糟糕,心情越糟糕,就越骂骂咧咧,如此恶性循环,你要有所作为那才叫怪!

  我不知道是谁给当今社会惯出来的一个怪现象:人人都可以侃国家,侃政府,侃企业,侃高官,不侃则已,一侃就骂声不绝。诸如骂富人的绰绰阔气、骂贪官的品德败坏、骂小姐的为钱卖身、骂直销员的商品欺诈、骂上司的狗仗人势、骂朋友的背信弃义、骂拾荒者不讲卫生、骂乞讨者家中盖洋楼、骂小人的背后捅刀子、骂社会的世风日下,假若都没东西骂了,也能捕风捉影地找些不实之词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执政党。至于骂的形式,那更是不拘:家里骂,街头骂,私下里骂,公开的辱骂,电话里骂,网络上骂,不爽也骂,爽了也骂,总之,只要不上主流媒体,都算言论自由,不用为被扣“反革命”帽子或戴铁锁镣铁链而惴惴不安,骂得在理不在理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骂,风头出了,气也提了,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了,就能感受到好像地球在围着自己转的快感。但有多少“骂街”者能多个心眼想想看,在这种所谓的意念快感的身后,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呢?

  话说到这儿,我倒要提一提我挺佩服那些在“骂街”者大行其道的大环境里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消极因素所干扰地坚持做自己的事的人。我想无论什么行业,能得天下者,大抵都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但在理念上却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无愧为比众人多了个心眼的实干家,这种心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周边的浮躁风气,众人用于骂街所耽误的时间,都是他赢取机会的空档。这种人,你若不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是找不到他非同凡响之处的。

  我记得2005年有一次和几个同行在一家饭店聚会,由于大家都是朋友,没有上下级之分,说话也就比较自由。不知是谁带了个某某贪官的一个案件,结果聚会一下子就变成了声讨会。

  正当大家热火朝天时,我猛然发现坐在我身边的那位一直少言寡语的吴君“掉到洗手间”里去了,于是我便上洗手间去找他,结果没找着,我就在餐厅里转悠一圈。你说这位仁兄在干什么?在吧台和一个女领班“勾勾搭搭”!

  我迎上去说:“喂,你怎么脱离群众了?”吴君回过头来,很含蓄地说:“大家谈大事,我不掺和,我还是趁此机会踏踏实实地去做些该做的事吧!”接着他举着一张VIP卡在我眼前晃了晃说:“你看,我利用这个机会和那个领班一‘套瓷’,就搞来了饭店的打折金卡。”

  我说:“就你心眼多!”他诡秘地一笑说:“见笑了,我是因为大家谈的话题我插不进嘴,所以只好找个地方散散心。”

  散散心?有这么散心的么?诸位能从吴君的这种散心方式中解读到怎样一番含义呢?

  说实在的,当时我脸是火辣辣的,有点自惭形秽。我不知道平常动辄就容易暴怒,并习惯以骂街来解决问题的人在听到我这位仁兄的“散心”自白后,心里作何感想?脸上是否也有点儿发烫?

  要知道,吴君正是凭着他的沉稳和机智,以及他那处处多留心眼的职业嗅觉,现在可是我们这拨人当中干得最出色的首席律师哟!而我们呢,其中一部分人仍在骂着街。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二、没心眼的信天,有心眼的信自己
 
  不知为什么?有一种早就被批臭了的宿命论最近在社会上又流行了起来。说的正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论调死灰复燃,并赢得风卷残云般的受众体,这说明什么呢?是科技进步和生活条件提高背后必然出现的产物?还是“天命”真的很灵验?我实在难以说得清。

  现在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命交由谁来安排大抵都由自己说了算,别人也没有权利强制你信谁不信谁。然而对“天命”的崇拜和信仰却在悄然中被提升到历史最高度,这就有点儿让我匪夷所思了。

  但凡对“天命”矢志不渝者多是始出于对“命好命坏天注定”的诱导,因此每做一件事情不是先问自己行还是不行,而是先问天。天说行就行,不行也行;天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另一类就是唯唯诺诺、没有什么主见的摇摆分子。我敢肯定地说,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统统属于没什么脑子的人,即使有脑子也没什么心眼,所以他们注定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谁成了气候,那还真是老天瞎了眼。

  诸位可能都知道李自成起初是个起陇亩、不读书,只是信天命的主。他是怎么造反起家的?是在崇祯元年元旦,他和几个弟兄在山中饮酒,酒到半处,大家推其为首造反,李自成说:“当问天。”即取一支箭插雪中,深深一拜,问曰:“若可作皇帝,雪与矢齐;不然,则否!”结果,漫天大雪飘然而下,雪没过箭羽。遂起兵造反。这次有幸被“天”蒙中了,他的选择获得了成功。

  十余年后,李自成进北京。在承天门下,他又把命运交给天,对准承天门的匾额张弓搭箭,道:“若射中‘天’字,便坐稳天下。”结果不中。于是他在与满人多尔衮交战中,在军事上占尽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慢慢吞吞,屡屡贻误战机,最终被吴三桂和多尔衮两股势力吞噬了。

  我不知道李自成一次中一次偏,与他的前一次成功后一次败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反正后一次的失败与“天命”导入他的消极浮躁的因素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认为,李自成的失败并不是“天命”所注定,而是他信“天命”后自己打败了自己。

  诸位可能会把李自成上演的“张弓搭箭”那两出当做历史笑料,但你若多个心眼想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论调,其本质难道不是与李自成的“信天命”一样既幼稚又可笑?然而许多明摆着幼稚可笑的事,却让很多人笃信不疑。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我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一个刚刚当上副局长的年轻人想竞逐局长之职。此前他听人说本地某“半仙”算命很灵,便悄悄地去问自己的官运如何,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心里凉了半截。“半仙”掰了掰手指说:“此乃天意,你今年恐怕没什么官运,不过请放心,明年四五月份一定会有高人提携你的,小则科级,大则处级,你只管耐心等吧,别犯错误就成。”

  这个副局长居然真信了“半仙”所“赐”的“天意之命”,放弃了局长位置的竞逐。他怎么就不会多个心眼想想,连天都有不测风云,一个所谓的“半仙”居然能测出一个人旦夕祸福的“天命”来?

  是的,他没这心眼,所以他没熬到“半仙”规定他的时间,就又偷偷地去另外一个名气更是了得的“大仙”那里求询官运,那“大仙”一看来者给的报酬不菲,哪敢怠慢? 只见他当着此君的面闭上双眼,然后又是发功,又是念咒,继而浑身抽搐,手脚痉挛,吓得此君差一点夺门而逃……表演片刻,“仙”复人状,说是刚才自己灵魂出窍,跑了9999万公里,专为此君官运请“上天仙王”指教,现将“仙王”的话带回来了,“仙王”认为,此君的命相在三年内将有大变动,要他好自为之,官有则可,无亦可。再问则云:“天机不可泄露”。

  此君怏怏而归,想着那“大仙”不着边际的话常常坐立不安,饭菜难咽。三年大变? 官有则可,无亦则可? 这分明是暗示说自己的官福只能再享三年。三年后自己一无靠山,二无经济,岂不哀哉? 不行,得利用现有的职务之便拉关系搞票子,也好为日后养老垫个底儿。

  三年后,熟悉此君的人在监狱见到了他,你说他说了什么?

  “——唉,三年前那位‘大仙’的话还真灵!”

  整一个拽着“天命”不开窍的主。其实明白人只要多个心眼想想,就不难分析出当初“大仙”的话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他只是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必然规律用两种假设进行“排中”的取舍,让你自己去想,自己去领悟,自己去表现,不论你怎么表现,他的话都能言中,并不存在灵和不灵。难道不是?

  由此看来,人的命运不管把握在谁手里就是不可能把握在天的手里。“谋事在人”这半句话不假,成事同样也得靠人,这与天何干?中国自始以来都有“谋生”之说,而“谋生”二字就已经涵盖了“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