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当然要比拼对市场潜质的发现能力与提升产品的创造力!

  很快,奥妮、伊卡璐的创造力就得到了可观的回报:同年第一个月的官方调查显示,“伊卡璐”这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仅次于宝洁的“飘柔”和联合利华的“力士”,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伊卡璐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商家出现的危机都始自于“死脑筋做事”。只要有脑子,有横向彻悟的能力,有“观其一想其二”的心眼,就有了创造力,成功的机会就越来越多。

  奥妮、伊卡璐是怎样横向彻悟的呢?他们把重心放到消费者需求的调查上,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理念拓宽了营销宣传的手段,一边又着力于产品的更新,推出了风影“去屑不伤发”、夏士莲“中药滋养”等差异化的新传奇。还通过电视画面赋予风影品牌“时尚”等个性化内涵与全新的审美体验,很受都市新潮一族的喜爱。

  从这一事例中,你能不信服创造力源于横向悟彻的心眼之功吗?

  以此而论,如果说创造欲望是创造力的基石,那么悟彻则是把创造力提升为创造价值的指针。我们的平凡生活充满了期待人们创造新价值的机遇。如果你多留些悟彻的心眼,并及时地抓住机会了,那么你就有可能创造出别人意想不到的宝贵财富。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四、机会总是眷顾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
 
  请注意了,机会总是眷顾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

  所谓比别人多个心眼,就是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做到别人没做到的。这种理念说起来容易,但到现实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人说,不就是要比别人多出来心眼就成吗?咱中国人在这方面还真不比外国人差,所以咱中国人成功的机会比外国人多。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心眼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说此话者,大既有古人留下的权谋论著《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不错,《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确实是“长心眼”的好帮手,但由于这些书籍的基点是权谋术,客观上既能帮助好心眼的人寻找成功的机会,同样也能怂恿坏心眼的人达到罪恶的目的。所以就心眼的远近与大小而言,《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还是有局限的。

  时至今日,《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经过国人再三再四解剖,它们已广泛地被套用在人际关系、商场战略等诸多领域,似乎足可以“放之四海”。但多个心眼去想,发现它们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人斗人、人算人、人整人的原始水平上,对发展、创新、变革,并没有起到真正有效的指导作用。也正由于此,国人中多数人更习惯于把心眼都放在玩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真正逢得天赐好时机,反而显得束手无策。

  诸位想想,旧中国历史为什么发展很慢?几千年不变的封建体制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们自上而下地只会把心眼放在权谋上,至于长远的国策、民策、革新之策,有几多人长过心眼?没有此等心眼,何谈国家发展,民族振兴?

  西方没有《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之类助人长心眼的书籍,但西方国家为什么发展得比我们快?不是因为他们脑子比我们好使,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眼比我们开阔。

  举个例子。在17世纪末,中西方均天下大乱,明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景山,几年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也上了断头台。同一个时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大国的君王以不同的形式走向死亡,可他们的死亡却给两个国度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查理一世的死亡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而崇祯的死亡却导致了中国最古老的权谋暴动可耻地又循环了一轮。

  如果硬把这强拉成“历史的巧合”,那么上苍给中西方的变革机会是对等的,西方人因为多了把握机会的心眼而比中国走得更快更远;而中国的暴动者们虽然心里的“小九九”比西方人多,但只局限在玩弄权谋上,所以,除权谋以外更多的好机会,也只能白白地浪费掉。

  说大了,沿着话题收回来,现在结合我们具体的问题。

  时过境迁,好不容易迎来了经济的变革,体制的变革,以至有今天的民主。所谓民主,意味着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事对任何人都存在同等的机会。那么请诸位想想,我们当中真正称得上成功的人有几个?为什么同行业竞争中,成功的人总是廖廖无几,失败者却成群结队地在成功者后面发着牢骚骂着娘?

  一句话:我们太多的人灵魂深处迄今为止还停留在权谋欲上,权谋以外硕大的机会空间明摆着,但看不见,看见了也视而不见!

  试想,大家都把心眼放在人玩人、人算计人上,有多少人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该走的成功之路?

  当然有。这种人,就是因为比多数人多了个别人想不到或根本不去想的心眼,而成功的机会,也往往特别眷顾这种具有与众不同的超常心眼的人。

  什么叫超常的心眼呢?不以玩弄权谋为荣,只以超群求新为己任。我想这个大道理不要讲太多,只需一个例子足可说明。

  说的是有一家养鸟场,养了很多鹦鹉,老板让5个人每人分两只分头到鸟市去卖。到傍晚,其中的一个人两只鹦鹉卖了200元,其余4个人磨掉了牙,卖的钱还都不过百,几个人问前面那个人为什么能卖这么多钱,他说:“我告诉买主,这两只鹦鹉会4国语言,人家感觉值得我的报的价值,就买了。”4个人纷纷点头,表示学会了一招。第二天,5个人又分头去鸟市卖鹦鹉,在卖鹦鹉的过程中,那4个人开始动心眼:妈的,他的鹦鹉不是会说4国语言吗?咱就比他更能吹,能说5国语言,看他还牛不牛。结果傍晚回来时,那4个玩弄权谋的人卖的钱仍不过百,而那个人又卖了个比众人高的价钱,什么原因呢?他说:“今天我碰上的买主正在戒烟,我说这两只鹦鹉都会叫‘吸烟有害健康’,他就认了我卖的价钱。”

  请诸位拿这个例子做镜子照一下,自己是前一个人,还是那后4个人呢?

  佛界有这么一句话:“当你有心把握一个好机会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话,请诸位多个心眼好好斟酌,真的有用!

  以上我已经通过4个小话题,和大家探讨了关于成功机会的核心话题: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现在我将讲的内容作一下简单的归纳。

  第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人心的距离,而最能改变这种距离的则是人的心眼。多一个心眼,也就多一份改变这种距离的机会,也是为自己多增加一份成功的筹码。敢想别人不敢想或不曾想的,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第二,心眼来自对日常生活特殊性细节的捕捉。没有多一个心眼,就没有比别人多的信息,就没有深邃的洞察力,也就没有超凡的创造力。所谓优胜劣汰,“优”来自对一切可捕捉信息的洞察和创造。没有洞察力和创造力,就没有了发展。

  第三,光有心眼还不够,还需要有灵动分析能力,没有灵动的分析能力,就不能获得真知灼见,更不会产生灼见。只有将实践与感知相结合,才可能获得真知,产生灼见。一切的机会均来自心眼的悟觉,一切的成功均来自对机会的把握。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机会成事,机遇成人
 
  曾经有人问我,机会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我就说了一句大废话:机会就像一道美丽的飘影,你伸手一抓,到处都是;你一缩手,它就总是从你身边悄悄滑过。

  还有一句废话可能大家都听腻了,叫“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为什么腻了呢?因为这句话几乎在所有励志书中都能读到,但对机会的判断与应对上却很难找到真正有指导性或有建设性的建言。以致提到“机会”二字,几乎人人都能轻轻松松地道出一堆大废话,但在实务操作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多个心眼去把握,更别提还要再多个心眼给自己创造机会了。

  即使你把握了机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你必定成功?这要看机遇青睐你了没有。机会是机会,机遇是机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过去人们对机会的理解非常简单。反正机会和机遇一样都是打造成功的平台,多持随遇而安的国人把成功的理解仅寄托在被大型国有企业录用,然后一步步地升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