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成天都说在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活,但谁能预料到自己行进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我在目标思考中提到过不能一竿子捅到底,言下之意也是要求大家要活络自己的脑筋,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然而我们当中多少人在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后,能具有贝佐斯这般的换位思考意识呢?

  但看求职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已经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难题。尤其是那些高校出来的“冷专业”人才,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了麻烦。这看起来的确很懊恼:眼看那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还未离校,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而自己却因为冷门而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这如何是好?有些人趋炎附势,跟着“热门人才”一起往“热门单位”钻,还想不受到冷落——难!但这难的后面,有多少人能多个心眼想想社会有哪些需要“冷门人才”的行业?所以冷门人才在择业前就应该注重进行多方反位的换位思考,有意识地避“热”就“冷”,寻找那些“冷门单位”去应聘,反而比较容易获得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两相比较,在换位思考指导下的“冷择业”对于“冷门人才”来说,我看成功率要高得多。

  在工作岗位上,换位思考更显得重要。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只要在一起工作,永远不发生冲突是不可能的,不遇到阻力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难事的发生往往是你毫无思想准备的,这就要求你时时刻刻保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就像自己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与信任一样,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当然,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你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三六九等的其中一个分列中,也许,就是这种等级观念致使你的心眼染上了世俗的色彩,若真是这样,而且你仍在一以贯之,那么你就更应该自我强化换位思考的意识了。

  关于换位思考,我就讲如上这些内容,现在我用几句话作个小结。

  第一,多一个心眼,养成潜意识换位思考的习惯,这能帮助自己少走偏路和弯路。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你用一种原有的方式获取某一样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往往就会和你玩捉迷藏游戏,你越需要得到它,它离你越远。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劝人们要背弃应有的执著精神,而是在执著中要多一点灵动的心眼,就像前几年大家都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条条道路通罗马”,殊不知当时的罗马只是一个目标,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可以走的路却很多,此路不通,完全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改道而行,换道行路可能要多付出一些代价,但总比被南墙撞得头破血流还不愿回头好啊!

  第二,换位思考的目的性要明确,亦即在考虑问题之前,首先要多出心眼来就自问自答诸如“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之类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为企业内看似平凡的工作提供一种更高的意义,在价值观层面、思想层面真正影响他人。

  第三,当换位思考基于相互的关系时,双方都本着反求诸己、将心比心为基本出发点,这样有利于和谐合作。俄国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指出: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是与他人“将心比心”,结果是“双赢”;对事而言是换个角度,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了。

  思考,又说思考!现在说的不是换位思考,而是逆向思维的思考。

  当我们明确了人每天都要思考后,我们还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进一步探明不同的人的思考方式与思考深度。思考是脑运动,脑运动的终极是要指挥行动。所以说,思考的方式与思考的深度直接影响行动的质量。通常人们在提到思考时,就会想到正向思考(也叫正向思维),但凡事都有正反面,有了正向思考,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逆向思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恰恰这一点,被很多人忽略了。

  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另一个专题,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逆向思考——逆向,即反向之意,思考就是思维,合起来,逆向思考就是站在事物发展的反面考虑事物发展——它属于人们的超常理的思维方式,与正向思维方式正好相反,但用得好,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开动逆向思维方式与功能,不但能弥补正向思维的不足,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创造很多奇迹。当正向的思路和实践遇到瓶颈或屡试不爽时,如果我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们就很可能要坐以待毙,我们的脑筋必须多长个心眼,另辟蹊径,甚至不排除“反其道而思之”,这就是逆向思考的真义。

  逆向思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正向的对立性;二是因果的倒序性。例如先假定结果后追溯原因,先得出答案后再寻找与该答案对应的提问,先有一个结论再逆推结论前的假设,先预期结果再着手如何开始行动等等。说白了就是一些对立的逆向思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逆向思维的能力。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逆向思维所留出的机会总是偏袒心眼多、勤动脑的人,相比之下,那些脑子里装着惰性气体的人就没这份幸运了。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两项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是理财,二是处世(也叫行道)。这里,我就针对这两个问题,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第08讲 逆向思考,反道而行一、逆思维理财
 
  说到理财,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头头是道的话题。反正各有各的道,众口烁金嘛,可是谁说的最在理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权威:前些日子央视二套著名的“谈话”节目,花了两期在说国家的能源。提出的口号是: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无疑,节约就是理财。国家如此,个人乃至家庭也应该如此。这可不是逆向思维,而是地地道道的正向思维。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用逆向思维来阐述节约理财呢?

  因为正向思维的节约大抵是秉承老人们“新三年,旧三年,逢逢补补再三年”之类的套词儿来界定的,这就让现代人大感倒胃口,但我也不会用富人的“大家风范”来和我们大多数正紧巴巴过日子的人们大谈不切实际的资金运转。我要谈的,正是我们应该多留点逆向的心眼,使花冤枉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的百姓日常生活理财。

  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读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个台湾亲戚“偷渡”回来,他请我们一家到福州最好的聚春园餐厅(当时叫饮食店)美餐一顿。他对我说:“你就大胆地要菜,但只有一个前提,点多少无所谓,必须吃完,不能剩,不能浪费,浪费就是犯罪!”此话一出,我们一家人都愣了,觉得这个亲戚小气得很,于是谁也不敢点菜,半饥半饱地回家。

  直到我进京后,发现几个北方朋友每次到普通饭馆请客吃饭都是把桌子大碗大碟摆得满满当当,但菜质又粗又咸,结果每次吃完饭,桌上都剩下一大半要倒掉。

  两相对比,我那位台湾的亲戚的用意终于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解读“节约”两字。

  请问诸位,你们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吗?我那台湾亲戚是逆向思考的节约:花多少钱吃了的都不叫浪费!北方朋友是正向思考的节约:花很少钱点了很多菜,一半倒掉了,这才是地地道道(包括能源)的浪费!对于后者的浪费,我倒也有了应对的办法:每逢和朋友一起上馆子,只要剩菜多,我就喝呼“小妹,来几个‘箱子’——打包!”然后瞄准了谁请客塞到谁怀里。迄今至始不渝。

  我说这件事,目的是为了阐发节约的思维方式:既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充分发挥你的智慧心眼,采用逆向思维的节约,理财效果似乎更佳。

  当然了,理财不仅仅靠节约就算是会理财了,还必须在生活细节上多动些心眼,有了心眼,就有了逆向思维的窍门。就比如过去人说“乱世黄金”,意思是在战乱时期如果去投资就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赶趟的,应该收黄金卧于箱底。至少,如今国家已经给了我们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在理财上就可以多考虑一些投资赚钱方面的事。但是投资与陷阱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