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请容我先和诸位讲个小段子。

  说的是有两个妇女正在聊天,妇女甲问:“你儿子现在还好吗?” 

  妇女乙一声叹息道:“别提了,真是不幸哦!他娶了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觉,连早餐都要我儿子送到她的床上!”

  妇女甲又问:“那么你的女儿呢?”

  妇女乙立马换了口气说:“噢,她可就命好了。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任何的家务,全部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服,带孩子,而且每天都把饭送到她的床上给她吃呢!”

  毫无疑问,段子中的那个妇女乙既自私又刁蛮,实在不值得称道,但我们从中似乎又能看到什么呢?当然是妇女甲问话的换位思考。段子虽简短,就两回合对话,但通过她内心对儿子与女儿的态度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两起几乎同样的事情说成两种迥异的认知。放着她“小人求诸人”的品质不说,妇女甲问式中的换位思考心眼着实是够老到的了。

  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首要原则是“求诸己”。现实生活中,“小人求诸人”者有,“君子求诸己”者也有。古人就讲求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等思想。其中“顺道”的教义就是指导人们要学会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意在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提醒我们要用“君子求诸己”的换位思考方式来赢得人心。

  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历史、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高人,却说出来道理上大意相同的话:多出将心比心的心眼,换位思考,才能做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大家想想,在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最烦的是什么样的人?当然是看谁都不顺眼的人。因为这种人只有一根心眼,那就是“自我”,世界最好建立在以“自我”为核心的氛围中。问题是,这可能吗?于是这种人心里就不舒服了,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别人了。今天说张三太小气,明天说李四太虚伪,后天说王五是小人,还有马六田七在后面排着队等着他数落……总而言之,在这种人眼里,身边就没有一个好人——除了他自己。试想这样的人能与大家搞好人际关系吗?

  挑剔和抱怨别人——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最不容易的事恰恰是挑剔和抱怨自己。比如在工作中出了问题,很多人习惯性地先看到别人的错处,却不会在同等错误上多一个换位思考的心眼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有问题。如果事情往往是那么的不凑巧,真有什么问题被追究起来,问题的核心往往是挑剔或抱怨者本人。这对不善于换位思考者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我在《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一书中曾经就应聘者在面试中普遍存在的在考官面前诋毁前公司、前上司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我认为现在有一些好高骛远的年轻人似乎已经把讲老公司的坏话当作求职的应有惯性,以为只要到新地方,倒尽自己的苦水,说尽老公司的坏话就能提升你的录用筹码。事实恰恰相反,你越是这么来,你眼前的这份工作机会越要泡汤。原因明摆着,只要你多个心眼,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想像:在考官眼里,你能诋毁老公司,将来从这里离开时,就能保证你不诋毁本公司?这是人之常情,同时又是很多新人的陷阱,偏偏有那么多没心眼的求职者在犯着同类似的错误。真是不该啊!

  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再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心比心。在如今物欲至上的社会,人心向背,很少人会主动做到将心比心的。尤其是企业,如果让员工个个都能和老板将心比心,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并不意味着老板不能与员工将心比心。老板要管好企业,老板就是要比员工多一个将心比心的心眼,这种将心比心,就是通过经常的换位思考,以期适度地了解以及满足员工的需求。

  我说的“适度”,就是既要兼顾员工之所想,又不能太纵容员工的惰性。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比较贪玩,因而滋生了一种本能的对工作的惰性心理,最好少贡献,多拿钱,你对他的好他记不得,你有空子,他就钻你。这一点,我也是通过换位思考才总结出来的。不论诸位服气不服气,我还是这个观点。

  前些年,我在办公司的时候,本以为多一些人性化的元素,让员工们自行掌握工作时间,只要能完成任务,无所谓考勤不考勤,对于这种机制,员工们自然很乐意。可是随之问题就出现了:我制定的早上9点上班,刚开始时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迟到,没多久,全公司都患上了迟到综合症,大家都到九点半甚至十点才来上班,谁要是偶尔早来了,还要被其他人冷嘲热讽。我想,现在人都怎么了?怎么个个都学会了抓企业的空子给自己找便宜?更可悲的是,到交活的时候,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人,丝毫没有自责之心,而且个个都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推卸责任。甚至还有人声称:“不就扣钱吗?无所谓!”

  我一着急,上火了,立即做出两项决定:一是请在我面前声称扣钱无所谓的员工滚蛋;二是抽调一个员工负责内勤,并制定企业制度:原定早上9点上班改为9点15分上班,迟到者将处以罚款。

  结果呢?从第二周起,没有人再迟到了。在这时候,谁还敢在我的面前大言不惭地声称“扣钱无所谓”呢?

  反过来,如果你只是企业的一般员工,同样也应该多长一个换位思考的心眼。员工怎样作换位思考呢?

  首先是不要把老板当作假想敌,现在一些年轻人受网络的消极影响很深,动辙就说“老板和员工永远不是一家人”,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说不得,说了,就相当于向老板挑衅,一个和老板做不好起码的人际关系的员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是莫以薪水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应提供给企业的劳动,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一定得不到老板的重用,自己将来也成不了有心眼的老板。即使你对眼下的境况不太满意,但你若是放下来,也为老板的处境想想他有多么难,想想眼下的企业要是你来当老板又会怎样,你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换一个人,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你眼前的工作。而这些,只要老板不是呆子,你一定“逃”不过他的眼睛。

  问题是,如上两种换位思考,在现有的企业员工中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才会有很多老板忿忿地拷问社会:现在能为企业着想的好员工都哪儿去了? 
 
 
  
第07讲 换位思考,反求诸己三、面对疑难事的换位思考
 
  疑难事,这可不是个轻松的问题。而我现在要跟诸位说的是,疑难事虽不轻松但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你处理的方式妥当与否。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遇到种种的疑难事。比如当你的工作不如意,当你的事业遇到了麻烦,当你的恋人与你不欢而散,当你无端受到了委屈……诸如此类,一旦不幸被你遇上,你怎么办?你是懊恼,生气,消沉,抱怨?我告诉你:懊恼,生气,消沉,抱怨是最没本事也最不用本事的,有本事的是在遇到疑难事时能像如前所说的那样,多出个心眼,转换个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面临的一切。

  对疑难问题的思考方式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中的思考,既然是疑难事嘛,自然也就增加了思考的难度。

  很多人都知道图书业有个亚马逊总裁贝佐斯,在互联网到来时代,他发行的图书突然陷入了低谷,他开始抱怨读者不读书,世风日下。后来一段时期,他刻意地把自己当作读者来感觉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的求索,终于他摸出了读者的心思:希望拥有更多的选择,希望拥有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的购书方式。于是他便投资免费送书系统,投资网络建设,投资新技术开发。结果只一年时间,美国读者从他那儿购得的图书就超过30亿美元,接着,他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缔造了电子商务的神话。试想,如果当时贝佐斯没有把自己当读者去看待图书,能有他后来的成功吗?这就是遇到难事时多个换位思考的心眼所得到的报酬啊!

  现在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成天都说在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