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在为谁工作 作者:陈凯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会!生活和工作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中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机会;每次考试都是生命中的一次机会;每个患者都是机会;报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机会;每个客户都是
  一个机会;每次训诫都是一个机会;每笔生意都是一个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
  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光不愿俯视手中的工作细节的人,在等待机会的焦虑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
  约翰·格兰特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只能赚2美元。他刚一进商店时,老板就对他说:“你必须对这个生意的所有细节熟门熟路,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
  “一周2美元的工作,还值得认真去做?!”与格兰特一同进公司的年轻同事不屑地说。
  然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格兰特却干得非常用心。
  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年轻的格兰特注意到,每次老板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的外国商品的账单。由于那些账单使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于是,他开始学习法文和德文,并开始仔细研究那些账单。一天,他的老板在检查账单时突然觉得特别劳累和厌倦,看到这种情况后,格兰特主动要求帮助老板检查账单。由于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自然就由格兰特接管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老板对他说:“格兰特,公司打算让你来主管外贸。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我们需要能胜任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目前,在我们公司有20名与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只有你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凭你自己的努力,用实力抓住了它。我在这一行已经干了40年,你是我亲眼见过的3位能从工作琐事中发现机遇并紧紧抓住它的年轻人之一。其他2个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小有建树。”
  格兰特的薪水很快就被涨到每周10美元。一年后,他的薪水达到了180美元,并经常被派驻法国、德国。他的老板评价他时说:“约翰·格兰特很有可能在30岁之前成为我们公司的股东。他已经从平凡的外贸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这个机遇,并尽量使自己有能力抓住这个机遇,虽然做出了一些牺牲,但这是值得的。”
  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带来的近期回报可能很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会像格兰特那样愿意接受每周2美元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远远大于所得到的这区区2美元。但事实上,正是这份每周2美元的工作为格兰特每周180美元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格兰特最终成为公司最年轻的股东奠定了基础。
  人们往往对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熟视无睹;也往往看不出日复一日的工作琐事中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机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容易将机会与运气混为一谈,其实,机会与运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运气,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只要碰上了,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财运亨通或直上青云。运气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任何人都不能拿自己的一生去赌。而机会,则常常把自己打扮成挑战或挫折,只有那些在平凡工作中善于用心并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能发现并抓住机会。
  一个长期在公司底层挣扎,时刻面临着失业危险的中年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讲话时神情激昂,抱怨老板不愿意给自己机会。
  “哦?!”这样的抱怨我有些耳熟。
  “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营业部,但我觉得,像我这把年纪的人,怎么能经受如此的折腾呢。”他义愤填膺。
  “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个机会呢?”我问。
  “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公司本部有那么多职位,却让我这个年纪一大把的人,去如此遥远的地方。”
  我无法确认这个离家有些遥远的职位是否真的不适合一位中年男子。如果是的话,我更希望他能试着去改变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件,同时,努力克服一些障碍,将挑战变成一个通往成功的机会大门,也不枉自己为此所做出的一些个人牺牲。
  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织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缺少机会,则往往是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用来原谅自己的借口。
  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在极其低微的岗位上,也时常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全力以赴;只要勤勤恳恳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就能发现机遇,推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美国著名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的口号是:“写出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公司经营,对个人工作也有指导。
  “年轻人事业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精力太分散。”这是戴尔·卡耐基在分析了众多个人事业失败的案例后得出的结论。事实的确如此,许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几乎都在好几个行业中艰苦地奋斗过。然而如果他们的努力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
  成功。
  “瞧这儿,”一个农场主对他新来的帮手杰罗克说,“你这种犁法是不行的,你都犁歪了,在这样弯曲的犁沟中,玉米会长得很混乱。你应该让你的眼睛盯住田地那边的某样东西,然后以它为目标,朝它前进。大门旁边的那头奶牛正好对着我们,现在把你的犁插入土地中,然后对准它,你就能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了。
  “好的,先生。”
  10分钟以后,当农场主回来时,他看见犁痕弯弯曲曲地遍布整个田野。
  “停住!停在那儿!”
  “先生,”杰罗克说,“我绝对是按照你告诉我的在做,我笔直地朝那头奶牛走去,可是她却老是在动。”
  因为目标总是在变动,你就不得不在这个目标和那个目标之间疲于奔命,这是一种没有目的、欠缺考虑、而且非常笨拙的工作方法。这种行事方法除了招致失败以外,还能带来什么呢?
  试想,有这样一个人,他只有一种技能,但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个毫不动摇的目标之上。而另外一个人,他很有头脑,但把他的精力分散开来,而且从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断言:前者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一个专注的目的,教育不能,天分不能,才智不能,勤奋不能,意志的力量也不能。没有一个专注目标的人生,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个人素质很高,工作能力很强,也有着他那个年龄的人所特有的积极进取心。他周围的许多同学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人。但是,10年来,他订立过许多人生目标,却没有一次是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订立的。一天到晚,不是忙着考托福就是考注册会计师,今天想出国,明天想开公司。年轻人的那股冲劲和激情全部被他挥洒在工作周围的事情上了。
  眼看着那些有些“愚钝”的同龄“老黄牛”被公司重用,而自己的诸多梦想都没有开花,除了抱怨世界之不公外,就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口头禅挂在嘴上,以缓解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工作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一个做事时总是摇摆不定、变来变去的人,只会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无法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无法超越他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滚石不生苔”,所谓的“滚石不生苔”是指不在一个地方稳定下来而一直四处打转的话,就不会得到现实的收获。这里的“苔”指的是经验、资产、技巧、信用等等。
  一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事新工作,他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如多年来他所积累的资历、职位、经验和人际关系网络等等,也就是说,过去花费在这份工作上的时间成本可能变得完全无用了。另外,人都是有行为定式和心理惰性的,到了一定年龄,经验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