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就由中外这四家企业联合承包,业主是上海。。 M公司。

四家单位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矛盾,使工程开始阶段进展很不顺
利,如交货期上出现困难,设备不能如期到上海。同时,在设备质量的认定
上,双方还存在分歧。在施工过程中,中外双方常常为一些具体问题吵架,
争执不下。这是一个典型的合同执行阶段的谈判僵局。

按照打破僵局的一般程序,我们首先搞清了造成僵局的原因。事实是。

第一,K公司固然有许多缺陷,如有时候误了交货期,但是他们态度却
很好,对项目十分重视,派了许多专家来上海,一起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当
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工期时,K公司不惜代价马上以空运方式将零部件送
来。

第二,K 公司个别工作人员脾气比较急躁,甚至骂人,但我们了解到。。 K
公司专家工作是认真的,有时矛盾是由于双方沟通不够造成的。

与此同时,有许多问题却是中方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如:

第一,有许多地方没能按工期将工作场地及时清理出来,供电设备没能
如期安装;遇到塌方,隐瞒不报,K公司的专家为此都急得差点掉眼泪。

第二,应中方要求,K公司承担了几十万美元的费用,将中方的有关技
术服务人员送去。。 B国培训,现在这批培训过的人员却不见了踪影。经过专业
培训的设备操作人员迟迟没有上岗,造成操作人员不足,操作事故频生。

第三,中外双方在操作程序标准方面存在分歧与争执,主要原因在于。。 K 公
司对上海地质情况不熟悉,在设备制造与操作规程中未能考虑上海施工的地
的特殊地质,而上海一家合作公司认为自己有经验,对。。 K公司设什与操作程
序从根本上予以否认,从而使双方合作产生裂缝。

通过以上事实的了解,我们认为,争吵是不解决问题的。为了彻底消除
双方不合作的因素,应先进行中方的内部协调。

第一,统一中方三个单位的思想,再次明确了该基础设施工程对于上海
市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认识到现在中方三个单位和外方。。 K公司都坐在一条
船上,只有四方全心合力、互相补台,才能顺利地驶向目的地,否则没有一
个公司能够成功,更谈不上经济和声誉上的收益。

第二,明确在具体事务上不能意气用事,不能用吵架的方式去解决分歧。

第三,严格按合同办事。例如:(1)谁接受了培训,应该由谁上岗,保
证操作的正确、可靠。(2)谁收了人家的服务费,谁就得提供服务,坚持权
利与义务的一致性。(3)操作程序与规定要严格按。。 K公司的要求去做,它是
总包单位,若出现什么问题,就由它负责,否则各行其事,出了问题找不到
责任者,由此重新明确了各方的职责。(4)加强现场管理,否则就不可能确
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为此,我们严肃批评了中方的有关单位,并撤换了个别相关负责人。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这场争执的责任主要在于中方,
而不能归于。。 K公司。K公司是愿意合作的,主要是中方没履行好合同。所以
要解决这件事情,应该回到原来的合同的立场上去,中方要承担起自己的责


任来。同时,我们也要肯定对方认真积极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要指出对方急
躁的一面,强调双方共同的利益要远远大于分歧和冲突,只要把注意力更多
地放在利益上,分歧就会变得不那么突出。这样,双方共同努力,完全可能
消除现在的矛盾,重新愉快合作。

于是,我们找 
K公司代表磋商,并指出:第一,我们双方都坐在一条船
上,这个工程完不成,会影响 
K公司日后在中国的声誉,因此,把这件事情
做好,对于双方来讲都

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我们要求 
K公司加强技来指导力量,在技术上保
证不能出错。第三,希望双方加强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中外双方的合作就比较顺利了。最后,工程完成得
十分出色。
【案例分析】

这个例子有其典型性。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常发生这种由于
沟通不够造成的僵局。其实,只要不持偏见,把事实了解清楚,以
合同为依据,就能把问题处理好。否则中方可以讲出 
K公司一百个
不对,K公司也可以指出中方一千个不对,这样老是“打架”,无
休止地争吵,其结果只能是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而双方在时间、
精力、金钱上又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为此,我们将自己一方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换,同时请对
方 
K公司同我们一起关注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加强沟通。于是,
这个僵局就得到了比较圆满地解决。

这个例子也同时告诉我们,谈判是自始自终的。有的人认为合
同一经签定,谈判就己结束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当合同中
所有的责任义务全部履行完,谈判的目标得到了完全的实现,谈判
才告终止。


案例三一项国际工程招标项目的谈判

某重点工程是由肚界银行提供贷款的国际招标项目。参加投标的中外厂
商有好几家,竞争十分激烈。这一项目属于综合性工程,既有进口设备,又
有国产设备,既有技术引进,又有中外合作生产设备。招标单位经过开标、
评标、决标并在征得世界银行同意后授标于上海 
M进出口公司等四家联合组
成的投标集团。集团中两家为中方单位,他们是上海 
M进出口公司和上海 
B
工程公司;另两家为外方单位。他们是 
S公司和 
T公司。这四家厂商在联合
投标前签订了四方合作协议书,就各方的分工负责、权利义务等作了原则性
规定。同时协议书还规定上海 
M进出口公司为承包集团的主承办单位。

授标之后,中标集团与招标单位就必须对总承包合同中某些商务和技术
条款的内容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协议后,再签署合同。

在此同时,中标单位的中方单位与外方单位就分合同(即进口合同)进
行了谈判。这一谈判异常艰巨,外方意图通过谈判迫使中方接受他们所拟订
的厚厚一大本分合同条款及附件。根据该分合同和附件的内容,外方把原已
承诺的责任尽量减小而变相提高原承诺的价格。他们在谈判中对中方就分合
同条款提出的修改意见,采取拖延战术,例如,对某一条明显不合理的条款
讨论半天仍不同意修改,甚至对已谈妥的条款第二天又予推翻,还以“要提
前回国,不再继续讨论”来对中方施加压力。

外方所以如此,是认为他们具有下列有利条件:

1.外方已从投标集团的成员变为中标集团的成员,中方已不能摆脱他
们,必须与他们签订分合同。
2.中标集团在与招标单位签订总承包合同时,将由主承办单位代表其成
员签字,但在签字之前需由其成员出具授权书,而外方则表示在分合同未谈
妥前不准备出立授权书给主承办单位。显然,主动权在外方手里。
3.外方为国际投标业务的老手,早在联合投标前夕就对所涉及到的枢价
单中的重大问题如支付条款、损害赔偿金等拟订得对他们有利,有些问题已
经埋下伏笔。现在外方把它们列入分合同条款是有根据的,其根据就是原报
价单。
4.离开签订总承包合同的时间已不多,外方认为中方不可能逐字逐句讨
论外方拟定的分合同条款和附件的全部文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拟出自己
的合同和附件文本。因此外方尽量拖延谈判时间,使中方到时候只能使用外
方文本,否则将无法如期与招标单位签订总承包合同。
中方认识到外方所处的有利地位的同时,也掌握了他们的弱点——不可
能空手回国,决不愿意使谈判破裂。因为总承包合同是中标集团全体成员的
共同目标,倘使由于集团内部的原因最终不能与招标单位签约,则分合同也
不能成立,这样,外方的谈判代表就无法向其上司交差,特别是 
S公司的销
售经理为了这一项目已先后来上海达二十余次(据估计,其旅差费己近 
10
万美元)。如果不拿订单回去,其处境的尴尬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外方表面
强硬的后面也存在着虚弱。

中方分析了以上情况后认为只要与外方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
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谈判的目标应予坚持,即外商应负的责任必须按照四方
协议书的规定,不允许从原有立场后退。其他非原则性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