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6-校注医醇剩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
中风
属性: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性轻而善走,无微不入,其中人也易,其发病也速,故为百病之长。人惟卫能捍 
外,营能固内,腠理秘密,毛窍不开,斯贼风外邪,无能侵犯。否则正气一虚,外风乘间伺隙,由表入里,而病 
亦由浅入深矣。卫气不能捍外,则风入于肌肉,故手指麻木,而肌肉不仁,若是者名曰中络。营血不能固 
内,则风入于经脉,故身体重着,步履艰难,若是者名曰中经。由此而深入则为中腑。腑者胃腑也。胃为六 
腑之长,职司出纳。风入于胃,胃火炽盛,水谷之气,不生津液而化痰涎,痰随火升,阻塞灵窍,故昏不知人 
也。由此而深入,则是中脏。脏者,心脏也。心体纯阳,风性 举,风火上扰,神明散乱,故舌不能言,而口流涎 
沫。此偏枯症中由浅入深之次第也。论治者,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是因火召风,因气召风,因痰 
召风,反以火气痰为主,而风往从之,标本倒置。诚如喻嘉言之所讥,盖其人有火气痰偏胜之处,因中于 
风,则有火者为风火;有气者为风气;有痰者为风痰。风为主,而火与气与痰,乃与风合并交作,方为标本 
分明。惟侯氏黑散,填空窍以堵截外风一节,后人每多误解,以为空窍之处,惟肠与胃,若将肠胃之空窍 
填塞,则水谷且不得通行,人将何以自立。若有形之水谷,仍能灌输,则无形之邪风,岂反不能直走,蓄此 
疑者,不知凡几。殊不思邪害空窍,《内经》已明明言之。所谓空窍者,乃指毛窍及腠理而言。故侯氏黑散 
中,用牡蛎、矾石等收涩之药,欲令腠理秘密,毛窍固闭,正如暴寇当前,加筑城垣以堵截之,使不得入耳; 
非欲将肠胃之空窍一并窒塞也。只因误会一填字,遂将空窍二字亦一齐错解,故特为明白剖析,庶几 
积惑可除。且侯氏黑散中,尚有精义,未经揭出,兹再为表章之。其用牡蛎矾石,为堵截之计,固也。而其尤 
要者,则在于收涩敛肝,使在内之肝风不动;今先去其内应,而勾结之患除,虽有邪风,孤立无援,亦将自 
退矣。因思保障灵府之法,无如治脾胃以实中州。脾气旺,则积湿尽去,而痰气不生;胃气和,则津液上行, 
而虚火自降。治病大法,无过于斯。至仓猝之时,病势危急;则又当逆而折之,虽峻猛之剂,不得不随症而 
施矣。 

卷一中风
中络
属性:中络者,风入肌表,肌肉不仁,或手指足趾麻木,加味桂枝汤主之。 
x加味桂枝汤x(自制) 
桂枝(八分) 白芍(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怀牛膝(二钱) 川牛膝(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蚕砂(四钱) 秦艽(一钱) 防风(一钱) 红枣(五枚) 姜(三片) 

卷一中风
中经
属性:中经者,风入经脉,身体重着,步履艰难,养血祛风汤主之。 
x养血祛风汤x(自制) 
生地(五钱) 当归(二钱) 牛膝(二钱) 桂枝(六分) 茯苓(三钱) 
白芍(一钱酒炒) 虎胫骨(一钱五分炙) 白术(一钱) 秦艽(一钱) 续断(二钱) 
独活(一钱酒炒) 木香(五分) 红枣(十枚) 姜(三片) 桑枝(一尺) 

卷一中风
中腑
属性:风火炽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灵窍,昏不知人,加味竹沥汤主之。 
x加味竹沥汤x(自制) 
麦冬(二钱) 石斛(三钱) 羚羊角(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胆星(五分) 
僵蚕(一钱五分炒) 天麻(八分) 淡竹沥(半杯冲服) 姜汁(一滴冲服) 

卷一中风
中脏
属性:心为一身之主,风火上犯,则神明散乱,舌不能言,口流涎沫,甚或神昏鼾睡,面色油红,此为难治,姑拟牛 
黄清心饮,以备急救之一法。 
x牛黄清心饮x(自制) 
牛黄(五分) 琥珀(一钱五分) 黄连(五分) 丹参(三钱)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 
菖蒲(八分) 橘红(一钱) 胆星(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 淡竹叶(二十张) 
中脏虚症,四肢懈散,昏不知人,遗尿鼾睡,此更难治,姑拟阴阳两救汤,以备一法。 
x阴阳两救汤x(自制) 
熟地(八钱) 附子(三钱) 人参(二钱) 菟丝子(八钱盐水炒) 枸杞(四钱) 
茯神(二钱) 远志(一钱甘草水炒) 干河车(三钱切) 炮姜炭(一钱) 煎浓汁,时时饮之。 

卷一中风
口眼斜
属性:足阳明之脉;夹口还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胃有痰火,又风从太阳而来,兼扰阳明,故筋脉牵掣,而 
口眼 斜也,消风返正汤主之。 
x消风返正汤x(自制) 
羌活(一钱) 天麻(八分) 蝎尾(五支) 僵蚕(一钱五分炒) 贝母(二钱) 
羚羊角(一钱五分) 石斛(三钱) 花粉(二钱) 麦冬(二钱) 黄荆叶(五张) 

卷一中风
半身不遂
属性:气虚者,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黄 九物汤主之。 
x黄 九物汤x(自制) 
黄 (二钱) 防风(一钱) 党参(五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鹿胶(一钱五分角霜炒) 牛膝(二钱) 独活(一钱酒炒) 甘草(五分) 大枣(二枚) 姜(三片) 
血虚者,筋节拘挛,手指屈而不伸,不能步履,舒筋通络汤主之。 
x舒筋通络汤x(自制) 
生地(四钱) 当归(二钱) 楮实子(二钱) 川芎(一钱) 枸杞(三钱) 
川断(二钱) 金毛脊(二钱去毛切片) 宣木瓜(一钱酒炒)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独活(一钱酒炒) 
牛膝(二钱) 秦艽(一钱) 红枣(十枚) 姜(三片) 桑枝(一尺) 

卷一中风
中风僵卧
属性:气血皆虚,手不能举,足不能行,语言謇涩,补真汤主之。 
x补真汤x(自制) 
紫河车(二钱干切) 熟地(五钱) 附子(一钱) 山萸肉(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茯神(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 独活(一钱酒炒) 丹参(二钱) 
石斛(二钱) 麦冬(二钱) 牛膝(二钱) 红枣(十枚) 姜(三片) 

卷一中风
中风僵卧
属性:头目眩晕,肢节摇颤,如登云雾,如坐舟中,滋生青阳汤主之。 
x滋生青阳汤x(自制) 
生地(四钱) 白芍(一钱) 丹皮(一钱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青黛拌) 石斛(二钱) 天麻(八分) 甘 
菊(二钱) 石决(八钱) 柴胡(八分醋炒) 桑叶(一钱) 薄荷(一钱) 灵磁石(五钱整块同煎) 

卷一中风
中风僵卧
属性:头目眩晕,中心悬悬,惊恐畏人,常欲蒙被而卧,滋肾息风汤主之。 
x滋肾息风汤x(自制) 
熟地(四钱) 当归(二钱) 枸杞(三钱) 菟丝(四钱) 甘菊(二钱) 
巴戟天(三钱) (三钱) 天麻(八分) 独活(一钱酒炒) 红枣(十枚) 姜(三片) 

卷一中风
中风僵卧
属性: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茯苓(三分) 细辛(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三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川芎(三分) 桂枝(三分) 共研为末,酒服一方寸匕, 
日三服,禁一切辛辣热物。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则药积腹中不下,热食即下矣。 
x愈风丹x 治诸风症,偏正头痛。 
羌活(一两) 细辛(一两) 甘菊(一两) 天麻(一两) 独活(一两) 
薄荷(一两) 何首乌(一两) 共研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下。 
x胃风汤x 治虚风症,能食,手足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 ,胃风面肿。 
升麻(一钱二分) 白芷(一钱二分) 麻黄(一钱) 葛根(一钱) 当归(一钱) 苍术(一钱) 甘草(一 
钱) 柴胡(五分) 羌活(五分) 本(五分) 黄柏(五分) 草蔻(五分) 蔓荆子(五分) 姜(三片) 枣 
(一枚) 
x薏苡仁汤x 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 
苡仁(三钱) 当归(一钱二分) 芍药(一钱二分) 麻黄(五分) 官桂(五分) 
苍术(一钱二分) 甘草(八分) 生姜(三片) 
x排风汤x 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五脏风发等症。 
防风(一钱) 白术(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肉桂(一钱) 杏仁(一钱) 川芎(一钱) 甘 
草(一钱) 麻黄(一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