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6-校注医醇剩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痛加桂少许。 
x香连丸x 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黄连(二十两吴萸十两炒赤去之) 木香(四两八钱八分) 研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 
服三十丸。 
x地榆芍药汤x 治泻痢脓血脱肛。 
苍术(八两) 地榆(三两) 卷柏(三两) 芍药(三两) 
x参苓白术散x 治久泻及痢后调理者尤宜。 
人参(一斤半) 山药(一斤半) 莲子(一斤半) 白术(二斤) 砂仁(一斤) 
桔梗(一斤) 扁豆(一斤半) 茯苓(一斤) 苡仁(一斤) 甘草(一斤) 研末, 
每服三钱,米汤调下。或加姜、枣煎服。 
x仓廪汤x 治噤口痢,有热及毒瓦斯冲心,食入即吐。 
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桔梗 
独活 柴胡 枳壳 陈仓米(各等分) 每服五钱,姜三片,水煎服。 

卷四
诸痛
属性:人之一身,自顶至踵,俱有痛病。其始也,或因于风,或因于寒,或因于火,或因于气,病各 
不同,而其为气凝血滞则一也。气能捍卫,则外感何由而入;营能流灌,则内病何自而生。不通则 
痛,理固宜然。兹将痛病略举其凡。其咽痛、疝痛、肢节痛,见于肺病、疝病、痹病中者,不复赘。 

卷四诸痛
头痛
属性:头痛有因于风者,肌表不固,太阳受风,巅顶作痛,鼻窍微塞,时流清涕,香芷汤主之。 
x香芷汤x(自制) 
香附(二钱) 白芷(六分) 当归(一钱五分) 川芎(八分) 防风(一钱) 
桑叶(一钱) 菊花(二钱) 蝉衣(一钱) 蔓荆子(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黑芝麻(三钱) 
本方以白芷、防风、桔梗升清阳而去风邪,因桔梗力小而加香附。以蝉衣、蔓荆、桑、菊清利 
头目,而以芎、归、黑芝麻养血。芎本血分中风药,治风寒头痛,是其特长。而桑、麻合作,本是 
养脑之古方,乃用风药而不忘养血之原则。祖怡注。 
有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当壮水柔肝,以熄风火,不可过用 
风药。盖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更烈也。羚羊角汤主之。 
x羚养角汤x(自制) 
羚羊角(二两) 龟版(八钱) 生地(六钱) 白芍(一钱) 丹皮(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 薄荷(一钱) 菊花(二钱) 夏枯草(一钱五分) 蝉衣(一钱) 
红枣(十枚) 生石决(八钱打碎) 
本方以羚羊、龟版、石决清肝火而潜风阳;以地、芍、丹皮、夏枯草养血凉血;加柴胡、薄荷 
蝉衣、菊花,发抑 
遏之火;红枣则恐其血寒而凝,以反佐地、芍、丹皮也。大队清凉之中,加一味红枣温药,制方巧 
不可言。祖怡注。 
有血虚头痛者,自觉头脑俱空,目 而眩,养血胜风汤主之。 
x养血胜风汤x(自制) 
生地(六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枸杞(三钱) 
五味(五分) 枣仁(一钱五分) 柏仁(二钱) 杭菊(二钱) 桑叶(一钱) 
红枣(十枚) 黑芝麻(三钱) 
本方以芎、归、地、芍四物为君,辅以枸、菊、桑、麻、枣仁、柏仁大队养血。再用五味、红枣 
者,所以佐芎、归而收耗散之气血也。理法双清,是名大家之特色。 以上三方,第一方风药多 
,第二方清药多,第三方养血药多,而桑、菊二味,兼有去风熄风之长。三方鼎立,确不可移。祖 
怡注。 

卷四诸痛
眼痛
属性:眼目之疾,本有专科,致病多端,非可枚举。兹因痛病,姑拈虚实两条,以发其凡。 
目睛红肿,眵泪多而目中如有沙子者,风火盛也。黄连清火汤主之。 
x黄连清火汤x(自制) 
黄连(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归尾(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丹皮(一钱五 
分) 贝母(二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桑叶(一钱) 蝉衣(一钱) 
前胡(一钱) 菊花(二钱) 竹叶(十张) 灯芯(三尺) 芝麻(三钱) 
本方以黄连、元参对荆、防,以芝麻、归尾、赤芍、丹皮对蝉衣、前胡、桑、菊,以贝母、竹 
叶、灯芯清心火。头痛之火专属肝,眼痛之火,心肝俱有,黄连、归尾、赤芍、丹皮,俱是心肝同治 
之药。祖怡注。 
目睛不肿,微红羞明,眼珠作痛,此为阴虚夹火,滋阴降火汤主之。 
x滋阴降火汤x(自制) 
生地(六钱) 女贞(二钱) 山药(三钱) 丹皮(二钱) 茯苓(二钱) 
料豆(三钱) 沙参(四钱) 麦冬(二钱) 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谷精 
珠(一钱五分) 蝉衣(一钱) 生石决(六钱打碎) 
本方以生地、女贞、料豆、沙参、麦冬滋阴。以茯苓、山药合生地、丹皮,得六味三分之二,滋肾 
即所以降火。 
以石决、丹皮、谷精、蝉衣清肝明目,作眼痛之引经。杏、贝所以宣肺。眼与五脏皆有关系,而 
肝肾是其重心。祖怡注。 

卷四诸痛
齿痛
属性:齿痛实症,阳明风火上升也,葛根白虎汤主之。 
x葛根白虎汤x(自制) 
葛根(二钱) 石膏(五钱) 花粉(三钱) 石斛(三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一钱)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淡竹叶(二十张) 白茅根(五钱) 
本方兼采白虎、竹叶石膏意,而加葛根、防风,使在腑之火由经而外达。石斛、花粉所以生津 
清热,薄荷、连翘、桔梗所以散郁火,茅根、竹叶清心即所以清胃也。祖怡注。 
齿痛虚症,肾亏而夹有胃火也。齿为后天所生之骨,亦属于肾。况肾为胃关,水不制火,故浮 
阳作痛也。清热胃关煎主之。 
x清热胃关煎x(自制) 
生地(六钱) 龟版(八钱) 花粉(三钱) 石斛(三钱) 薄荷(一钱) 
葛根(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甘蔗(三两同煎) 
本方以生地、龟版为主药,所以滋肾。以甘蔗、石斛、花粉为辅佐,所以清胃。薄荷、连翘散郁 
火。葛根、桔梗使已发之火,从肺胃表份而解。祖怡注。 

卷四诸痛
舌痛
属性: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此心阳炽盛也。先用生蒲黄三钱,泡汤频漱,再服黄连清心 
饮。 
x黄连清心饮x(自制) 
黄连(五分) 蒲黄(一钱五分) 犀角(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丹参(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蒌皮(三钱) 茯苓(二钱) 薄荷(一钱) 竹叶(二十张) 
灯芯(三尺) 
本方以黄连、犀角为主药。以蒲黄、竹叶、连翘、灯芯佐黄连,以丹参、元参佐犀角。以薄荷 
合连翘散郁火。 
以茯苓合灯芯,导之从小肠膀胱而去。蒌皮利大肠,又所以佐茯苓、灯芯也。祖怡注。 
舌色绛红,边尖破碎,舌有血痕而痛者,乃阴液大亏,心火上炽也,大泽汤主之。 
x大泽汤x(自制) 
天冬(二钱) 生地(六钱) 人参(一钱五分) 龟版(八钱) 麦冬(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柏仁(二钱) 蛤粉(四钱) 丹参(二钱) 石斛(二钱) 灯 
芯(三尺) 藕(五大片) 
本方以三才养阴,以龟蛤潜阳,以丹参、柏仁、茯神、藕、灯芯养血凉心,以麦冬、石斛佐地 
、冬生津养胃,阴血充而虚火自熄矣。祖怡注。 

卷四诸痛
肺气胀痛
属性:营卫不调,肺气满则肺叶皆举,微喘胁痛,泻肺汤主之。 
x泻肺汤x(自制) 
全栝蒌(一个) 桑皮(三钱) 苏子(一钱五分) 沉香(五分) 茯苓(二钱) 
郁金(二钱) 杏仁(三钱) 枳壳(一钱) 苡仁(四钱) 橘红(一钱) 
姜(二片) 
本方与胀门温肺桂枝汤同用栝蒌、沉香、桑皮、苏子、橘红、茯苓、姜,而去桂枝、当归、半 
夏,加郁金、枳壳、杏仁、苡仁。彼是寒重,但胀而不痛;此是气满,胀痛而且喘。所以去寒药轻 
,而侧重泻肺降气。祖怡注。 

卷四诸痛
心气厥痛
属性:心本纯阳,寒邪上犯,阴阳相争,厥逆作痛,双解泻心汤主之。 
x双解泻心汤x(自制) 
黄连(五分) 附子(八分)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 丹参(二钱) 茯神(二钱) 
郁金(二钱) 广皮(一钱) 沉香(五分) 合欢花(二钱) 灯芯(三尺) 
姜(三片) 
本方用附子泻心汤意,去大黄、黄芩,加沉香、姜以佐附子,丹参、茯神以安本脏,远志、郁 
金、合欢以通心气,广皮以佐沉香,而以灯芯为之引。祖怡注。 

卷四诸痛
肝气作痛
属性: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加 
味左金汤主之。 
x加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