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随身空间 作者:佛曰佛曰(逐浪小说网2013.08.31完结)-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普通的玉米粥加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再配上一碗老酸菜,却能吃出温馨,吃出人间最真挚的感情。
  在屋子里面转了一圈,没有看见一个人。又到南边池塘边上看了看,依然不见人影,大大小小的人全都消失了,只有鬼脸懒洋洋地躺在南墙之下晒太阳,看到张太平了才摇了摇尾巴。
  在荷叶上面跳来跳去吞食露珠的小喜看到张太平之后像箭一样穿梭过来,临近了才一震翅膀轻轻地落在他的肩膀上。
  “叽叽。”灵动地摆了摆小脑袋,又轻轻地啄了啄他耳边上的头发。
  张太平明白它的意思,手一张,几颗还带着湿气的草莓就出现在手掌心。
  小家伙欢喜地再次鸣叫一声,然后落在手掌上,将几颗草莓啄食了。
  张太平将小喜又送到肩膀上,擦了擦手上的草莓汁水问道:“你主人到那里去了?”
  小家伙歪着脑袋停了一会儿,好像是在思索,然后忽然飞到空中朝着院子外面飞去。
  张太平笑了笑,跟在它的后面朝着外面你走去。
  小喜飞在前面,不时地停在树上面看张太平书不是跟了上来,直到村子中央才停了下来。
  张太平也看到了一群人排好的长队,并且每个人手里走近之后才发现盆子里面全都是洋芋,而且有的还冒着气,显然是蒸熟了的。
  “刚蒸出来的,你尝尝?”一个人看到张太平往盆子里面看呢,便客气地说道。
  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指了指前面蔡雅芝的身影说道“也蒸了的。”
  在队伍靠前的位置蔡雅芝同样端着一个盆子,看这情形里面必然也是蒸熟的洋芋了。范茗拿着个空盆子站在大妮儿的边上说笑着。
  人群的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石头,中间挖了一尺深的坑,正有人用这个不锤子使劲儿砸呢,一边砸还一边往里面放蒸熟了的洋芋。
  见到这般情景,张太平才想起来这是砸糍粑呢。
  说起这糍粑来,虽然是一个乡下人的发明,但是在全国各地流传的范围却很是广泛。而且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打糍粑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多数地区的人习惯于在腊月打糍粑。
  糍粑曾是信阳老百姓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户户打糍粑,亲戚邻居都来帮忙。
  闽清乡下家家户户都备有木杵、石臼等打糍粑的工具,春节时分,每家都会打糍粑。这时,孩子们欢天喜地围看大人们打糍粑,直看到大人把打好的糍粑放在盆里,搓成丸子,香喷喷的金黄透亮的糍粑真馋人,恨不得马上吃到口。
  吃糍粑真得费一番工夫,糍粑又粘又稠,没法掰开吃,偏偏乡下人喜欢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自然也喜欢把糍粑丸子搓成巨型,吃起来才有味道,这苦了温文尔雅的城里人,面对这巨型糍粑丸子,真是又想吃又怕粘,更怕吃相不雅被人笑。不过厨师想到了这点,把传统的糍粑硕丸细化,做成苹果大小的小丸,但还是能掰开吃,仍不失原来特色。不过,要想品出吃粘糍粑味,最好是试试吃大糍粑丸,佐以大块猪肉,大碗的烧酒,体验农家生活,别有情趣。
  而四川人打糍粑则是在中秋节前,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
  关中和四川靠得最近,所以时间也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差异,四川是中秋节前,而关中地区则是在中秋节后的那个日子。
  更为主要不同的一天是其他地方全都是用糯米来打糍粑,但是关中地区尤其是山里人,习惯用洋芋来打糍粑。其实说到底还是确实糯米,而洋芋假若用糯米的打糍粑,则制作工艺精细。
  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不过山里人用洋芋打糍粑就简单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佐料来制作。不过即便是简单的制作方法,出来后也劲道爽口,乃上佳的乡土美味。
  “啪。。。啪。。。”
  这会儿正有两人在卖地地用木槌在石槽里面砸着,旁边的妇女不断往里面放洋芋。
  打糍粑看起来容易,打起来还真不简单。一般初学者的木槌不是一会被黏住,提不起来,就是一会相互“打架”,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地没有力气。结实说打糍粑其实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
  一老一少,你一下我一下,虽然这会儿已经是秋季不再热了,这会儿两人也都是光着膀子身上不停地淌汗。
  终于到了张太平家了,蔡雅芝本来是想要和张太平一起来打的,不过张太平没有让她动手。
  一般上为什么要两个人来打一个原因是两个人左右开弓可以打得均匀,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活计太累人,一个人连续挥动锤子有些吃不消。可是这些对于张太平开说都不是问题。
  见他一个人准备拿起来两个木锤子,王老枪上前来说道:“我给你帮忙吧。”
  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我一个人来。”
  “你一个人怎么用两个锤子?”王老枪不解地问道。
  张太平笑着说道:“你看着就是了。”
  王老枪听后性后面退了两步。张太平开始一左一右拿着两个木槌子,开始如风一样挥动起来。
  只听见啪啪之声不绝于耳,张太平一左一右挥动着两个木槌子并不比两个人挥动的慢,而且他一边手上挥动脚下一边绕着石槽子转圈,这样便解决了不均匀的问题。
  旁边的村民们一阵哑然,以前不是没有人这样试过,不过没有两下子就挥不动了。而再观张太平,却是越挥月带劲儿,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直维持着这种速度打完了糍粑,接下来又帮着王老枪和王朋还有吕凤三家也打了,全不见丝毫疲惫的样子。
  收手后一位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竖起一个大拇指说道:“大帅这身体是刚刚地!”
  往会走的路上,张太平问道:“怎么不见其他人?”
  蔡雅芝回答道:“行姐姐今天说是要到城里面去办点张太平点了点头,又朝着身边的范茗问道:“你怎么没有跟着过去?”
  “城里有什么好玩的?我才不去呢,在家里面让大妮儿给我说说大学里面的事情多好。”范茗摇着一根狗尾巴草翻了翻漂亮的眼睛说道。
  也不知道翻白眼这个动作是跟谁学的,不过漂亮的姑娘无论做什么动作都让人赏心悦目。
  蔡雅芝问道:“你打算中午怎么吃?”
  糍粑刚打出来的时候是软的,全放在盆子里面,等冷却时候就会变成一块。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川糍粑吧。”张太平回答道。
  所谓的“川糍粑”就是将冷却糍粑切成两厘米的小块,然后和菜汇在一起,出来热腾腾地很好吃。
  蔡雅芝点了点头:“不过没有馍馍了,回去后先烙一个锅盔。”
  范茗指了指盆子里面变成一大团的糍粑问道:“这个现在可不可以吃?”
  张太平点了点头:“自然可以了,这洋芋本来就是蒸熟的。”
  “那我尝一块?”范茗曲了曲手指说道。
  “尝吧。”
  范茗用手指挖了一小块放在嘴里面,说道:“黏黏的还很劲道,很好吃呀。”收完后有挖了一块。
  蔡雅芝笑着说道:“你若是喜欢吃的话,回去之后可以先凉调一些,吃着也不错。”
  范茗拍手叫好。
  关中的糍粑大都是用洋芋制作的,才外面卖的糍粑也就是这两种做法。价钱不低,小小的一碗最少是四块钱,有的地方甚至会卖到八块钱十块钱。
  张太平说道:“糯米也可以打糍粑的。”
  “糯米也可以?”蔡雅芝惊奇。
  张太平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了,其他地方大都是用糯米制作糍粑的,糯米打出来的糍粑花样多,吃法也就多。只有咱们关中地区才用洋芋打糍粑。”
  “我不知道哎,要是知道了也用糯米打些糍粑。”
  “用糯米打糍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