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5-本草征要-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用止血,生用行血。伍五灵脂,治心腹痛。 
入东方血海,是其本职。利小便者,兼入州都耳。蒲黄,乃手足厥阴血分药,能凉血散 
血, 
故血分瘀滞之痛,皆可用之。又舌胀满口,及舌上生疮,均可外用。 
x无瘀血者勿用。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肺经。反乌头。 
肺伤吐血建奇功。痈肿排脓称要剂。 
性收色白,合乎秋金,入肺经以疗诸热之证,收中有散,又能排脓。 
x痈疽溃后,不宜与苦寒药同服。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胞、肾二经。 
行血止血、消瘀通经。风痹咸宜,扑损可治。 
茜草忌铁、根可染绛,但无瘀者勿用。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 
崩中吐衄,瘀血停留。 
二蓟性味,主疗皆同,但大蓟兼主痈疽也。 
x二蓟,破血之外,无他长,不能益人。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止血,解毒。吐血下血,崩中齿衄。口疮常发,频餐可复。浑身疥赖, 疮湿毒,溃疡 
不愈 
,用之洗浴。速效难期,贵在持续。 
此草有拨乱反正之功。顽固难愈之出血与溃疡,常用于适当方中,颇有灵验。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肝经。牡蛎为使。忌同柏子仁。 
止吐衄来红,定崩淋下血。历节风疼可愈,周身湿痹能安。 
微寒补阴,故应止血,其治风湿者,益脾之力也。柏有数种,惟根上发枝数茎,蒙葺茂 
密, 
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是真侧柏也。 
x柏性挟燥,血家不宜多服。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烧红,研细。 
止血以苦酒送下。消痈用猪胆调涂。磨浓点入目之飞丝。和酒治胞胎之不下。 
墨者,北方之色,血者,南方之色,止血者,火见水而伏也。内有鹿角胶、非 红,不 
可用 
。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即乌贼骨。味咸,性温,无毒。入肝经。恶白芨、白蔹、附子。炙黄。 
止吐衄肠风、涩久虚泻痢。外科燥脓收水,眼科去翳清烦。吐血下血,腹痛环脐,女子 
血枯 
,漏下赤白。 
味咸入血,性涩能收,故有软坚止滑之功。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二)止血兼化瘀
内容:味酸,性平,无毒。火 ,水飞。 
止吐衄如神,消瘀血为水。 
血见花蕊石,即化为水。过用损血,不可不谨。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苦,甘,性平,无毒。入肝、大肠二经。香附为使。 
泡,去皮尖,炒。勿用双仁者。 
破诸经之血瘀,润大肠之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痒堪除,热入血室,而谵言可止。 
苦重于甘,气薄味浓,沉而下降,为阴中之阳,苦以推陈,甘以生新,故血疾恒需之。 
x桃仁破血,血瘀者当用,若用之不当,大伤阴气。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醋炒。 
下血积有神,化坚癖为水。 
昔有患癖死者,遗言开腹取视得病块,坚如石,纹理五色,人谓异物,窃作刀柄,后以 
刀刈 
三棱,柄消成水,故治癖多用焉。 
x洁古谓三棱泻真气,虚者勿用。东垣五积诸方,皆有人参赞助,如专用克削,脾胃x 
x愈虚x 
x,不能营运,积安得去乎。x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甘咸,性平,无毒。入心、肝、脾三经。 
能除新旧之瘀血,兼宣表里之风邪。 
苏木理血,与红花同功,少用和血,多用即破血也。故能治跌扑损伤、壅塞作痛。其治 
风者 
,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一名血竭。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入心、肝二经。 
凡用另研,若同他药捣,则化为飞尘。产于外国,难得真者,磨之透甲,烧灰不变色者 
佳。 
走南方,兼达东方,遂作阴经之主。和新血,且推陈血,真为止痛之君。 
乳香、没药兼主气血,此则专于血分者也。善收疮口,然性急,不可多使,却能引脓。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咸,苦,性平。入肝经。畏锻石。盐炒枯黄。 
恶血积聚,闭结坚牢,炒末调吞多效。赤白丹肿,痈毒初生,竹筒含咂有功。 
咸走血,苦胜血,故为攻血要药。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味咸,性寒,有毒。畏皂荚、菖蒲、屋游。即地鳖虫。 
去血积,搜剔极周,主折伤,补接至妙。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浆立至。 
仲景有大黄 虫丸,以有攻坚下血之功也。虚人斟酌用之。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见女科) 

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
(三)破血逐瘀
内容:(见女科)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苦,性寒,无毒。入肺、心、心胞、肝、胃五经。 
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凉心通肺,宽胸舒胁。配明矾,豁痰涎,开神明之蒙。伍射干, 
治喉 
痹,散阴阳之结。 
能开肺金之郁,故名郁金。丹溪又谓∶“古人用治郁遏不能升者,恐命名因此。” 
x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由产地不同,尚可区分其功效。广产者色黄,善行气而有功x 
x肺部x 
x。川产者色紫,能入营而长于活血。x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破血下气,散肿消痈。 
辛散苦泄,故专功于破血,下气其旁及者耳。此药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别 
有一种片子姜黄,止臂 
痛有效。 
x血虚者,不宜服之。x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肝二经。酒炒。 
活血利气,止腹痛心疼。调经利产,主血晕崩淋。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理通身诸痛,疗疝舒筋,乃破血利气之良药也。 
x玄胡索走而不守,惟有瘀滞者宜之,若经事先期,虚而崩漏,产后血虚而晕,则不x 
x可服x 
x。x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肝二经。酒炒。 
破气行血,消积止痛。妇人结聚,丈夫奔豚。 
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病邪凭之,此能利气达窍,则邪无所容矣。 
x蓬莪术诚为磨积之药。但虚人得之,积不去而真已竭,重可虞也,或与健脾补元之x 
x药同x 
x用,乃无损耳。x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色红者良。 
行瘀滞之血如神,止金疮之血至验,理肝伤吐血,胜似郁金,理刀伤出血,过于花蕊。 
降香色鲜红者,行血下气有功,若紫黑色者,不堪用也。兼可辟邪逐秽,烧之,辟天行 
时气 
,宅舍怪异。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一)气血兼理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恶人参。酒飞去沙,晒。 
止血气之痛,无异手拈。行冷滞之瘀,真同仙授。 
五灵脂,乃寒号禽之粪也。气味俱浓,独入厥阴。主血,生用行血,炒熟止血,痛证若 
因血 
滞者,下咽如神。 
x性极膻恶,脾胃虚薄者,不能胜也。x 

第一卷·通治部分气血兼理药与理气药
(二)理气
内容: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肺、肝二经。童便浸,晒,焙。 
生用发表,制用化气。消痰开郁,解忧释疑。止胁下痛与腹内胀疼,治胸中热与脘际闷痞。 
胎产常用,女科偏宜。 
十二经通,三焦畅利。 
禀天地温燥之气,入人身金木之宫,血中之气药也。 
x韩飞霞称香附,于气分为君药,统领诸药,随用得宜,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x 
x也。x 
x性燥而苦,独用久用,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