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科技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学教育制度,对这些学科的发展是起了推广和传播作用的。以上是积极的 

一面。另一方面,进士科吸引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而从事数学、天文、医 

学的往往居官低下,于是科学技术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养成了以技艺为耻的 

社会风气。“茶圣”陆羽著有《茶经》,在农学上很有造诣,却遭到官宦的 

轻慢,不以士人的礼节相待。陆羽深以为耻,著《毁茶论》以诫后人。久任 

太史令的庾俭也“耻以数术进”。因此,当时一般人不肯以毕生精力研究科 

学技术。隋唐科技成就虽著,主要是由隋唐发达的经济以及出身贫穷的少数 

科学家维系,其实专业科技人才十分匮乏。这是科举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 

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其间 

虽然出现过几次中兴,然而盛唐时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此后藩镇割 

据混战,农民起义频仍。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由此开始的“五代十国” 

是藩镇割据和混战局面的延续。 

     五代是指中原一带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5个朝 


… Page 13…

代,历时53年 (907—959)。十国是指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的10 

个割据政权:吴和南唐,前、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五 

代十国的军阀们相互争战仇杀,以致“城邑残破,户不满百”,百姓流离死 

亡,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对科学技术进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五代 

十国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进展不大。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 

身,率领军队回到开封,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北宋。979年,宋太宗赵匡 

胤吞并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然而这时中国尚未 

统一,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势力很大,而且经常南下侵宋。 

靖康二年(1127),新兴的女真族大举南侵,攻破北宋首都开封,俘虏了徽、 

钦二帝,大肆劫掠后撤兵北去。北宋政权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难”。同 

年5月,北宋旧臣拥戴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为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 

后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偏安江南100余年。后来北方 

的蒙古族又崛起。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四处征战,于1234年灭金,1253年 

攻克大理,并派兵占领吐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了元 

朝。并于1276年攻占临安,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中国。元朝统治延续 

到1368年。 

     北宋统一中原,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农业方面,由于宋代租佃契约关系在名目、数目上逐渐固定下来,而且佃 

户庄客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可以脱离地主自立户名,在法律上 

确立了良人地位,因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此外,宋代政府鼓励 

农民开垦荒地,“即为永业”,这使得宋代农业发展很快。北宋耕地面积比 

从前扩大约200万顷;水利工程大约是唐代的2倍;先进的农具——江东犁、 

筒车等得到普遍使用;江浙地区的稻田亩产增加到2至3石。宋代发达的农 

业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做了必要的准备,农业生产技术也有明显提高。 

     宋代的手工业空前繁荣。这表现在独立手工业者较以前增多,而且各手 

工业作坊,规模之大,分工之细均超过了前代。如宋代少府监所辖的文思院 

下面分:打作、棱作、钑作、钉子作、玉作、玳瑁作、银泥作等32作。将作 

监所辖专管土木工程的有泥作、赤白作、桐油作、石作、瓦作、竹作、塼作、 

并作等东西8个作司。正如欧洲手工业分工细化促进了欧洲工艺水平的提 

高,宋代手工业分工如此之细,也是有利于手工技术的发展的。因此宋代在 

纺织、陶瓷、印刷、船舶制造等部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出现了《营 

造法式》、《梓人遗制》等总结记载手工业技术的专著。元朝对手工业也比 

较重视,工匠受到优待,甚至能在征战杀伐中,幸免于难。因此在战乱频仍 

的元代,手工业遭到破坏较少。 

     宋代的商业十分繁荣,城市的数目与规模都有所增加。宋代画家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末年东京汴河沿岸街道的繁华景象。画面上店 

铺林立,各种商贩喧嚷叫卖,车马行人往来不绝。南宋商业更为发达,纸币 

的使用日益盛行。南宋首都临安人口124万,超过了北宋的东京,通商地区 

和国家达到50多个。南宋海外贸易的市舶岁收200万贯,超过北宋2倍多, 

占政府全年岁收的五分之一。元代统一中国后,加强和发展了各民族之间的 

交流,并继续施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亚洲和东欧、非洲海岸都有商队、 

使团来到大都,使大都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马可·波罗就曾在 

其游记中详尽描述了大都的盛况。由于海外贸易扩大,广泛促进了中国科学 


… Page 14…

技术与国际间的交流,保证了中国科学技术的稳定发展,并进入了鼎盛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逐渐流传世界,对世界科学技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宋元时期仍然是隋唐封建制度的延续,因此封建制度中对科学技术 

起束缚作用的许多因素并没有消除。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仍存在隋唐时期的 

 “重实用,轻理论”的特点,尤其是没有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和科学研究的 

精神。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科学技术成果也是由宋元时期发达的经济维系 

着。当中国步入封建制度的晚期——明清时期,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社会经济衰落时,中国曾经创造的灿烂的科学技术也就停滞不前,最 

终远远落后于欧洲了。 


… Page 15…

                                  二、数学 



                                 1。印度数学 



     公元5—12世纪是印度数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这时欧洲还处在中世纪黑 

暗时期,数学停滞、衰退。但是在这一时期,印度先后出现了一批有名的数 

学家:阿耶波多(约476—550),波罗摩笈多(598—665),摩河毗罗(约 

公元9世纪),婆什迦罗(1114—1185)等。他们博采广闻,著书立说,为 

世界数学作出了贡献,也为印度在世界数学史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这一时期,印度数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世界数学发展影响较大 

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它最先制定了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数码及计数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计算技术;另一方面,印度建立了使用分数、无理 

数以及负数的代数学,并给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现在国际通用的“阿 

拉伯数字”:“1、2、3、……、9、0”其实是印度人对数学和整个人类文化 

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印度人最初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码,而且各地的写法 

并不完全相同。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写法。阿拉伯人把这些数 

字推广到了西方,所以我们今天称它为“阿拉伯数字”。 

     其中记号“0”的发明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有了零号,才有了完整的位置 

制记数法,这样就使计算变得非常方便。 

     关于零的计算,摩河毗罗说一数乘以零得零,并说减去零并不使一数变 

小,但他又说一数除以零后不变。可见当时零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到了婆什 

迦罗所处的时期,他已了解零的含义,他说一数除以零称为无穷量。 

     印度人用整数之比来表示分数,但还没有用横线。例如他们把 

 3      3 

  写成 。至于天文上的分数,他们用六十进制记法。 

 4      4 

     印度人还用负数表示欠债,用正数表示财产数。最早使用负数的是波罗 

摩笈多。他提出了负数的四种运算,并且指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正一 

负。他也提到负数的平方根的问题,但他说负数没有平方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