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科技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根据传统看法,中世纪被视作一个文化和科技发展暗淡无光的黑暗时 

期。因此,迄今国内提及中世纪科技成就时,大多语焉不详,一笔带过。笔 

者认真查阅了各专门学科的学术发展史,发现即使在那个学术荒漠的时代, 

仍然有一大批特立独行、坚忍卓绝的科学工作者总结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结晶,并发扬光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近代科学的诞生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的科学技术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世界科技史中的一朵奇 

葩。本书分阿拉伯、欧洲、中国三个地区,分别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 

医学、天文历法、地学、生产技术等七个领域,谨作概括综述,以飨读者。 


… Page 3…

                                 一、概述 



     中世纪指的是从5世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萎缩,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 

复兴为止整整1000年的漫长时期。根据传统的看法,中世纪是一个文化和科 

技发展暗淡无光的黑暗时期。但是近来人们怀着新的兴趣对13、14世纪欧洲 

历史上的科学和文化艺术重新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时已有一种新文明 

的萌芽出现。因此,现在也有人建议把“中世纪”一词只用于12世纪以后, 

文艺复兴以前的400年时间。不过本书还是沿袭传统的用法。 

     从公元5世纪到12世纪的中世纪早期,是欧洲的黑暗时期。古代希腊灿 

烂文明的余辉,从6、7世纪开始就逐渐在欧洲大陆消逝。然而从公元800 

至1100年间,阿拉伯学术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阿拉伯文化作为古代文明的 

 “冷藏库”和桥梁,为欧洲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以及科学研究的精神。13 

世纪以后,欧洲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不少东西,科学的中心又逐渐转移到欧 

洲。 

     与欧洲中世纪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 

中国的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到秦汉时代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 

论,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提高,隋唐宋元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和西方贫乏的科技成就相比,中国宛若光彩夺目的明星,在世 

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非洲和美洲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古文明。例如美洲 

的玛雅人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 

表,被誉为“新世界的希腊”。此外,在东方的几个亚洲国家如印度、朝鲜、 

日本等也都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然而,就整个世界范围看,除了在 

数学方面我们不能不提到印度人的智慧,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仍然是在欧 

洲、阿拉伯以及中国这三个地区。因此,本书主要是考察阿拉伯、欧洲和中 

国的学术成就。 


… Page 4…

                            1。“黑暗的”世纪 



     中世纪的开始是以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标志的。公元410年,西哥特人 

围攻罗马,城里的奴隶在夜间打开了城门,号称“永恒城”的罗马就这样陷 

入“蛮族”之手。到5世纪中期,西罗马帝国的行省又大部分丧落于日耳曼 

人手中。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将领亚克废除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 

罗慕洛,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伴随着西罗马的覆灭,西欧的奴隶制也消亡, 

进入了封建割据的时期,漫长的中世纪开始了。 

     公元9世纪,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开始在西欧普遍地确立,国王、 

贵族、教会上层人士掌握了土地所有权,也掌握了政治权力成为封建主阶级。 

其中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他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 

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国王和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 

力量。这样就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高高在上, 

以下是公爵、伯爵,一直到骑士。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 

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而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和 

人身自由,成为奴隶。他们只有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微薄的家产,在艰苦的条 

件下从事劳动生产、创造财富。虽然他们的地位较西罗马帝国时的奴隶有所 

改善,但仍然没有摆脱被残酷剥削、奴役的境况。 

     封建制度确立以后,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建立起来,代替原先的农村公 

社成为西欧社会的细胞,一个封建庄园往往就是一个封闭、孤立的堡垒。庄 

园里需要的一切,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粮食、武器、农具、织物等生活 

用品和劳动工具,几乎都由本庄园的农奴生产。农奴很少有剩余产品可以和 

外界交换。 

     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疑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耕作的农奴们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简单的操作。而在庄园的作坊里磨麦、 

榨油、纺织的农奴,在沉重劳役的压迫下,也无暇关心劳动技能的提高,而 

且这种提高因为不能增加经济收入而显得多余。唯一可以免于辛勤劳作的封 

建主大都爱好打猎和比武,粗野无知,大多数是文盲,不可能成为从事科学 

研究的中坚力量。 

     此外,与罗马帝国大一统的政权不同,封建制度下的西欧分裂割据严重, 

每一个封建主等于是一个小国君。他们往往依仗自己的武装力量割据一方, 

各自为政。而且封建主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冲突。西欧广大的土地上战火弥 

漫,混战不休,对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中 

世纪早期往往被称为“黑暗的世纪”。政治上的混乱无疑是导致科学文化落 

后的重要原因。 

     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立了统治地位,这是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 

     基督教刚诞生时还仅仅是犹太人的一种精神藉慰,后来则被罗马皇帝有 

意识地加以利用。到公元5世纪,基督教已经奠定了在西罗马帝国中的国教 

地位。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亟待精神上的统 

一。于是罗马主教地位逐渐加强,成为西欧教会的首脑,自称教皇,并在广 

袤的西欧土地上获得了精神上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不关心科学技术研究。基督徒期待着天国,等待末日 

宣判的来临,认为死亡才是通向神秘来世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徒们淡漠世俗 


… Page 5…

的生活,只关心来世的问题。这种死亡的人生观造成了中世纪的神父们轻视 

世俗知识的恶果。圣安布罗斯就公开宣称“讨论地球的性质和位置,并不能 

帮助我们实现对于来世所怀的希望。” 

    基督教会有时甚至把科学技术视作象异教一样的罪恶,并且下决心予以 

根除。早在公元390年,在德奥菲罗斯主教的指挥下,基督徒摧毁了亚历山 

大里亚图书馆的一个分馆。教会取得更大的权力以后,敌视科学的态度变本 

加厉了。公元415年,亚历山大里亚有一个当时最著名的女数学家,名叫希 

帕蒂亚,她被当地的一位教长视作邪恶的化身。在他的唆使下,一群愤怒的 

基督徒残忍地用蚌壳肢解了她。这个血腥的故事代表了教会在以后长达1000 

年的时间里对待科学的基本态度,也是宗教裁判所处死科学异端的先声。 

     随着教会财富和权力的不断增加,教会也越来越腐化。教士们荒淫无度, 

穷奢极侈,从事投机买卖,贿买教职。他们还通过“什一税”、“赎罪券” 

等形式剥削人民的财产。这些做法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科学技 

术的成长极为不利。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基督教会是造成“黑暗世纪”的万恶之源,没有对 

欧洲科学技术作出分毫的贡献,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 

    教会为了培育神职人员,修建了大量的修道院。欧洲修道院制度的创立 

者是圣本笃 (约480—550)。他出生于意大利斯波累托城的一个富裕家庭, 

年轻时就具有非凡才干。自小虔信宗教,竭力刻苦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