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家居士修行-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僧伽的清净,也可以。四果就是第一须陀洹初果,第二斯陀恒,第三阿那含,第四就是阿罗汉这就是四果,这也是修行的次第。但是对凡夫比丘僧也应该恭敬和供养,此处所谓的“念”,乃是念其功德,为承担如来家业,将他的身心奉献于佛法中,专心研究修证佛法以自利利他者,所以你念胜义真实僧,平日依止学习,能离一切大苦集,证得不生不死的大涅槃,何况僧伽是僧团的和合众,利用身心来奉献佛教,以大众力量和合僧,除专心研究佛法之外,包括来推行佛法,因为是人弘法,而不是法弘人,也就是佛法虽然很好,但是也必须我们去推广,简单说僧伽是推广佛法的团体。

念天持戒积福  增长解脱资粮

第四念天,佛教的修行目的并不是想求生天,啊!修一修到天上去,并不是这样,那么若是这样,佛陀为什么叫我们去念天呢?因为佛教的目标重视在解脱,并不是重视死后求天,因为死后求天就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其他六道很多,很多印度思想,也都想求死后念天,不要说印度,现在我们中国佛教里也很多死后想求生天,其实佛教修行的目标,并不是求天,而是求解脱,天人虽然有福报,但是也有享尽的时候,所以天人不如修行人,也不如我们在人间修行,修行的目标也是在这地方,为什么佛陀叫我们念天呢?佛陀他再三开示我们,不要以升天作为学佛的唯一目标,因为诸天是不究竟的,各位我们应了解,当福报享尽后也必须要堕落,所以念天的目的并不是贪执天上的福乐,并不是这样子,而是念诸天人所有功德,记详细,念天就是念诸天人所有的功德,想到他们一切因地的行为,就是说他在因地修善的时候,而感召天人的果报,回想自己是不是依止具足如此行为功德没有?这样的念天思惟,可以加强持净戒的信念,因为福,持戒积福,也就是持戒就是积福,能时时刻刻念天人,因地修行的福报,能助长听闻佛法的信心,包括行一切向善的功德,增长我们修福的助道因缘,最后能成就道业,简单说念天不是想死后升去天上,不是这样子,不要误解了。念天目标是念天人的福报,那么我们有依止天人的福报的目标行持没有,这样会使我们时时刻刻安住在戒,因为持戒而生福。所以念天是念天人的功德,并不是念天的享福,求升天上的美好,在此处要记详细。
第五条念戒,戒是道德的规律,要做为一位佛陀的弟子,就必须将自己的身口意行为合于道德规律,所以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佛教的弟子,若没有合于道德规律,我们就不要去做。不合于道德规律去做者,那你就是犯恶业,只有如此我们身心才能得到安住,所以修行必须时时刻刻随时观察我们的身口意,身口是否安住在道德范围里,意根有没有时时刻刻安住在八正道里,若没有的话我们到底要怎样修行呢?所以关于修行的次第我安排一个德目,那就是:修行随观身口意,行住坐卧悉明觉,口语不离一切法。不要利用空闲的时间来说长说短,说别人的是,说别人的非,当然最好是能够谈论佛法,大家在一起谈论佛法,能相互慢慢熏习,使我们提起正念,所以真正有修行者,他平常对于不是有关于修行的事,他比较不喜欢说,他对修行的事比较喜欢说,因为你嘴要说心就先要想,所以当你心想时,就已经种下意识,因此便能培养我们平常落实于八正道当中,所以佛教修行有次第,所受的戒当然也有层次,但是不管你受的是什么戒,既然你去受戒了,我们就必须要持戒。不能只有受戒而不持戒,持戒也叫你一定要了解戒的精神,千万不能让所谓的戒条绑死,很多人受戒之后,却被戒条绑死,演变成有的戒师所说的戒是不能如实修行,是不能落实生活的,到最后反而一些在家居士认为不如不要去受,反正做不到我去受戒做什么?其实佛陀所说的戒是大家都能做得到的,他不是谈玄说妙,大家按照他这样做都能做得到,所以受戒一定要持戒,要不然你去受戒要做什么?不能别人走跟着别人走,这样不可以,前面曾经说过你只去受戒,没有持戒又多犯了一条戒罪,不要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已,不可以认为这没有什么,业力的力量是很怕人的哦!虽然佛教是主张多因多果的,但是等你有种下这项恶因,因缘成熟时,机会成熟,机会特别多,果报自然现前了,不要认为这无处可以看!怎么看不到!你用手往地上拍打看看会不会痛,当然大力打就比较痛,小力一点打就比较不会痛,因果当下就可以知道,不用等到死后才来谈论因果的事了,现世就可知不用等死后才看得出因果,当下就知道了。假使你种下恶的因,你的心会不安,这就是因果了,不用死后说因果,佛教说因果有现在的因果,也有死后的因果,所以叫做业力,那么你去骗人时时刻刻你心不安,然而你每天做善事利益别人,你的心就能感觉到知足快乐,所以假如你每天能够依佛教的八正道来修行,那么你就会清净,这就是因果呀!当下所做的因果呀!若你跟隔壁邻居处不好,当然隔壁邻居处处找你麻烦,你一看到隔壁你的心就不安,这也是因果呀!这因果现在就可以明白,不用比喻死后的事,我们看不到,也不容易接受,因此,死后的事不要说,现在说现在的因果就可以了。所以有关于受戒,我们必须要持戒,否则只是空谈受戒无用,像现在受戒的人很多,但是当下一边受戒,一边造业的人,凭良心讲也是很多,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他不了解受戒的意义,也不了解受戒的重要,戒就是让我们依止的道德规范,了解超越道德规范的我们不可做,所以叫做戒。
时间很快的又过去了,一眨眼又到了,真的是“岁月无常”,感恩各位吉祥如意!再见。

大愿语录:
修行要脚跟着地,不能狂妄急躁。要知因识果,如果没有因果律,任何宗教都崩溃瓦解。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我们又见面了。

布施舍悭贪  利己兼益人

时间实在过得很快,新的一年又快到了,所以我们想到这样时,就感觉到这一辈子能够遇到佛教,体证到佛陀所说教法的人,那么他就没有空过,不然一辈子只为了吃、穿、住啦!浪费时间,也不知在做什么,若是你为了吃、穿、住而忙碌,但是内心却保持着没有贪嗔痴,能这样很对,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等到眼睛一闭,五蕴体又要败坏了,所以到底以我们业力的轮回来说,还有没有来生?还有来生又要做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地方,所以必须要持戒,不管你是受什么戒,持戒的重点也就是不管你现在持戒以后又要如何?你现在不持戒,那么当然业力现前时会提心吊胆,我昨天去做了一件坏事,是不是鬼在驱使我?我死后是否会下地狱?内心会不安,你既然持戒清净那又怕什么!何况是地狱、饿鬼、畜生,那都没我们的份,持戒清净哪有地狱、饿鬼、畜生,所以受戒、持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根据毗尼义钞说:在家二众,什么在家二众呢?优婆塞、优婆夷,受了三皈五戒,闻佛所说可证初果及二果,受八关斋戒,闻佛所说就能进一步证入三果及四果,那么若这样天帝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跟他一样。难怪佛陀会骂他,这是不同的!持戒清净的功德,当然是无量的,因此持戒最殊胜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不可以小看一日的受持八关斋戒,看不起认为具足一天一夜有办法受持清净者,所以这功德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八关斋戒是具足一切无量的功德,如果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你的身、口、意就不会违背犯戒了,所以戒是菩提本,一定要专心持守。何况你又来受持六念,所以讲到六念中的第六念——念施,普济一切众生,众生的贫困都是从贪而来的,那么贪就是吝啬,一毛不拔,我来说个一毛不拔的故事,让各位听听是否有理,这说起来实在有理啦!但故事虽是故事,其中的真理还是归真理。有一个人死后来到阎罗王的面前,阎罗王叫他去当畜生,其实良心讲当畜生并不是阎罗王派的,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先说给各位调整清楚,不能让各位听了,以后认为师父只是说法而已,不太说故事,事实上我们六道轮回,不是别人派给我们,也不是别人指使我们的,不是阎罗王或天人派的,更不是神、佛、菩萨来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