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7-验方新编-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又治香港脚疼痛,及遍身或起筋块,如榴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酸麻,或自溃 
串烂,流水如涎,经年不愈,有或管漏。此乃痰滞经络所致。常服此丸,自能全愈。方见阴 
疽门,每服三分,淡姜汤送下。痰猛加数丸。如香港脚加槟榔、木瓜、松枝、卷柏,热痰加盆 
硝,寒痰加胡椒、丁香、干姜、肉桂。 

卷十四筋骨
筋骨疼痛不拘风湿气滞或
属性:先用此药止痛,然后调理。干马齿苋一斤(又名瓜子菜),生马齿苋二斤,真五加皮半 
斤 
睡 

卷十四筋骨
筋缩不舒疼痛不止
属性:当归一两,白芍、苡仁、生地、玄参各五钱,柴胡一钱,水煎服,神效。如脚膝转筋, 
加木瓜五钱极妙。 

卷十四筋骨
历节风由下而上逐节疼痛
属性:风男妇先自两踝骨疼起,次日流上于膝,三日流于两股,上至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 
后弯。每至一骨节,或如锤钻,或如虫窜,痛不可忍,日轻夜重,诸药不效,六脉紧。此名 
历节风,又名白虎风。炭灰五升,蚯蚓粪一升(又名曲 ,又名地龙),红花三钱,和醋炒 
热 
又方∶真红川椒,去子及闭口者,以草纸两层隔住,炒出汗,放地上,用瓦钵盖住,四 
围用热灰遮住,约一时久,取出研末,用酒和米糕为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水送下 
。服至一斤自愈,神效。体虚者少服。 

卷十四筋骨
箭风痛
属性:俗名鬼箭打,或头项、肩背、手足、腰肢等处筋骨疼痛不安。穿山甲一钱(左边痛用右 
边甲,右边痛用左边甲,炒黄研),泽兰叶三钱,酒煎服。此药专行血络,通瘀散邪,屡试 
如神,永不再发。 
又方∶延胡索、肉桂、五灵脂、当归、白芷、防风各一钱,水煎服。另用木香一钱,水 
磨兑服,极效。此林屋山经验方也。 

卷十四筋骨
手足筋骨疼痛
属性:熟地四两,捣烂,浸入顶好烧酒二斤,蒸热,用竹筷搅匀,放水中,三日取出,每日随 
量饮,至愈为止。并取所泡熟地送酒,甚效。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 

卷十四筋骨
肩背筋骨疼痛
属性:槐花子、胡桃(又名核桃)、脂麻(俗作芝麻)、细茶叶各五钱,用水五碗,煎至一半, 
热 

卷十四筋骨
腋肋手足腰胁等处忽如火热肿硬
属性:x如石痛不可忍或弯曲不伸 
急用热糯米饭加食盐、葱头少许敷之,冷则熏热再敷,敷至过夜即松,连敷两日全愈。 
其糯饭洗净喂鼠喂鱼,不可暴弃。 

卷十四筋骨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四肢筋络不舒
属性:俱见前中风门。 

卷十四筋骨
尾脊骨上下左右疼痛大小便不通
属性:服八味地黄汤(见备用诸方),甚效。再发再服。如不见效,加左归丸、右归丸(见同 
上) 

卷十四筋骨
身中忽有一处作痛
属性:浮面不痛,按之觉痛,或咳嗽牵扯作痛。此平时闪跌,内伤气血凝滞,或肩挑重物伤损 
,初时不觉,日久始发也。照腰部闪跌殴打伤腰第二方治之。 

卷十四筋骨
皮肤中痛
属性:名症疰。用醋调燕窝泥敷之,甚效。 
又方∶杏仁炒黑研如泥敷之,即愈。 

卷十四筋骨
皮肤偶触衣物痛彻连心似乎无皮之状
属性:此名 痛,乃暴寒袭入肌肤故也。用胡椒四钱(研),好烧酒四两,煎滚,用布蘸酒, 
乘 

卷十四筋骨
身麻皮浓如铁
属性:苦参二钱,酒煎服。外用苦参研末,酒调敷之,久敷自愈,极效。 

卷十四筋骨
皮肤枯如鱼鳞
属性:年骨髓,用真苏合油煎炒,空心热酒服一酒杯,半月即愈。 

卷十四筋骨
积受潮湿四肢不仁方
属性:歌诀云∶ 
十大功劳三两重,八棱麻根五钱轻。 
淫羊藿与千年健,红花当归五加皮。 
陈皮(去白)六两足,再加无灰酒十斤。 
封坛七月随量饮,一月之后见奇功。 

卷十四伤寒
伤寒症
属性:伤寒传变,症候繁多。大抵自霜降后,春分前,寒邪所感者为正伤寒。春夏别感者,谓 
之四时伤寒,而兼杂症。惟得病之初,宜先审辨,则调理不差。夫伤寒症候,大类伤暑,但 
伤寒恶寒而身寒,伤暑恶热而身热。脉紧恶寒,谓之伤寒。脉缓恶风,谓之伤风;脉盛壮热 
,谓之热病;脉虚身热,谓之伤暑;伤暑,脉浮大而散,或弦而迟,盖热伤气散而脉虚也。 
外症风头痛、身热、烦渴、口干、面垢、自汗、倦怠、少气,或背寒恶寒,甚则迷闷不省, 
手足抽动,或呕泻、腹痛、下血、发黄、出斑等症。行路得之为中热,静室得之为伤暑。又 
胸膈胀满、头痛、发热时有止歇者,劳身食积也;惟头痛、恶寒、发热、身足酸痛、昼夜不 
歇,伤寒也;根据此看过,果系伤寒,若无良医,幸莫用药。盖此症死于病者少,而死于医者 
多。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谨静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 
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全愈。古云∶伤寒不药得中医,正此谓也。至于过经传、隔经传, 
两感传之症,病本至危,非良医不治,若用药一误,是速之死耳,可不慎欤! 

卷十四伤寒
伤寒外治诸方
属性:点眼法∶粉甘草六分,顶上梅花冰片四分,共研细末,凡伤寒病起一日至六日,用此药 
点眼内角,男左女右,点之出汗而愈。如过七日,不论男女,两眼并点,神效。 
葱姜熨法∶治伤寒胸膈不宽作痛,一切寒结、热结、食结、痰结、痞结、水结等症。并 
中气虚弱不堪攻击内消者,须以此法熨之,则滞行邪散,其效如神。边须葱白一大把,老生 
姜两大块,生萝卜四五个(无则以萝卜子一合代之),三味共捣烂炒热(酒炒更妙),用布作 
两 
烙 
葱熨法∶寒中三阴,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两手无脉,似乎中风者,或厥逆 
唇青,男子肾囊(俗名卵泡)缩入,妇人乳头缩入,或男妇交合后气绝等症,但用葱白一斤, 
微捣,炒热分两包,轮换熨肚脐下,久久俟暖气透入自愈。并以葱白三寸、捣烂、酒煎灌之 
,阳气即回。此华佗救急方也。或用罐装热火,或装滚水,放炒热葱上熨之更妙。病重者, 
更以艾丸如豆大,烧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关元穴(脐下三寸)各七次,则脉渐现,手 
足渐 
蛋熨法∶伤寒症不能分阴阳,医生不识,不能下药,目定口呆,不省人事,及身热、大 
小便不通而无汗者。用鸡蛋十个煮熟留壳,切去一头,留七八分合在病患脐上,用银簪插入 
鸡蛋内,取出黑色,蛋冷即换,俟银簪不黑,病患大汗即愈。用神仙粥(见备用诸方)调养, 
可无后患。此秘方也。或照后阴症伤寒外治各方亦妙。 
吴萸熨法∶治法同上。用吴茱萸一升,捣碎,酒拌湿,布袋两个分包,甑蒸透,多熨两 
足心,兼熨肚脐下,候气透手足暖为度。或加麦面、食盐、葱白等分,同炒热熨亦可。冷则 
随换。 
紫苏熨法∶伤寒内伤积食、小腹硬胀,大小便不通,不能言语,神思欲脱,两目直视, 
手足强直,证候危笃难以下药者,用紫苏数两,煎滚热汤,将手巾在汤内泡热,扭干,乘热 
摊病患肚上及小肚上,令人以手在手巾上盘旋摩擦,冷则随换。如此数次,一切宿粪硬块积 
血自下,其效如神。如肛门闭结不通,以蜜糖和猪胆煎成条子,徐徐插入,此法屡效。但积 
粪下后,须用药调理。 
又方∶土熨法(见卷十一备用诸方)亦妙。 
又方∶野芋头切片,磨擦背上第三节骨,如觉痛痒者即非伤寒,若不知痛痒即是。仍用 
野芋片周身骨节用力擦匀,并用芋片炒热煎浓汁,服二三次即愈。忌食荤并饭。 
又方∶急取巴豆十粒,捣烂,入面一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火灸五次,气达即通。 

卷十四伤寒
伤寒发狂目不识人或见鬼神
属性:大蚯蚓半斤,去泥,用童便煮汁饮,或生绞汁兑童便饮亦可。此葛仙方也。 
又方∶用新抱出鸡子的蛋壳煎汤服,即安,奇方也。 
又方∶灶心土煎水,日服三次,即愈。或用癞虾蟆贴心上方,最妙。 

卷十四伤寒
伤寒发狂兼发斑疹
属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