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7-验方新编-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者,痧也。脉症不符,便舍症而从脉。诊痧尽此两言。 
按∶伤寒、杂病,自有本脉。若一兼痧,其脉必变,病必凶暴。然兼痧之脉可知也,伤 
食痧脉多紧实,伤血痧脉多芤滑,伤暑痧脉多洪滑而疾数,伤风痧脉多沉微,秽触痧脉多变 
异不常,伤气痧脉多沉伏或如雀啄,伤寒湿痧脉多沉细。或有痧脉似阴症者,尤不可不辨, 
如伤寒脉沉迟无力,是直中三阴,治用热药何疑?惟伤寒兼痧,脉似阴症,一服温补热药, 
痧毒变幻,悔无及矣。故于其外见症候稍有不合,便取痧筋验之,有则为痧,无则为阴,凉 
热异施。且放痧服药后,经络无阻,脉便不复沉伏,然后按脉辨症,治其伤寒,无不效者。 
至杂症兼痧有沉伏之脉,亦准此法。 
凡痧脉微细者生,实大急数者重,洪大无伦者凶。一部无脉者轻,一手无脉者重,两手 
无脉者死。六脉无根及诸怪脉现而放痧、服药不应者不治。 
丹溪治杂症,以气、血、痰为先。痧胀何能离此?痧胀有气塞者,为喘急、为胀满、为 
呕哕,为头眼胀,其痛紧,脉必洪数,属阳。有气闭者,为昏冒、口噤、目翻、厥冷,虽痛 
口不能言,脉必沉伏,属阴。痧有血热者,为烦躁,为紫斑,为头面赤,为衄,口出红沫、 
脉必实大属阳。有血阻者,腰痛,胁痛,攻心痛,手足青紫,脉必紧牢,乍大乍小,属阴, 
痧有痰寒者,喉中漉漉有声,吐咯不出,呕吐酸水清涎,脉必弦滑,属阳。有痰厥者,卒倒 
、手足厥冷,肌肤芒刺,遍身青筋,坐卧不能转侧,脉必微细,似有似无,属阴。亦不得谓 
阳痧则生,阴痧则死,痧有脉伏三日亦得救活者,在得其窍而已。 

卷二十二痧症
论吐下第七
属性:伤寒食未化,下之太早,反引寒邪入胃,变为热邪固结,所食乃成结胸。若痧症新食, 
以吐为先,至所食既久,骤然痧胀,虽食消未尽,下之无碍。尽因痧本火毒在肠胃,肠胃部 
分肌肉作肿作胀,盘肠绞痛,遍及脏腑。故外宜刮放,以泄其毒于表,内可即下,以攻毒于 
里,则肿胀自当潜消,食积因之通利,非有寒邪入胃变成结胸之可忧也!但下之必先消散食 
积,又宜以渐而进中病即止。 
霍乱症,恶心腹痛,上吐下泻,泻如水注。此感受暑火暴发,升降不利,清浊不分,所 
泻皆五脏津液。宜急用五苓散或胃苓汤,以分利阴阳,清暑火之气。有夹食积者,亦不可过 
下,恐津液暴涸,元气损伤也。更有吐泻无物,亦有上下关闭竟不吐泻者,为干霍乱,惟心 
腹绞痛,令人立毙。急以炒盐汤深吐,通则可救,即定后,周时勿进粒米,得食复发,慎之 
!即如呕尽泻空倦极,当用六和汤调理(方补群方末)。 

卷二十二痧症
急症第八
属性:急症昏迷,先观唇舌,色黑者凶,黄者重,淡红者略轻。盖黄知内热,黑知热极,淡红 
虽热,用药不可太冷,又要看舌苔施治。 
痧症危急,放血不流,若审无食积,血痰阻滞于中,用阴阳水或泥浆水、晚蚕砂水、细 
辛水、白砂糖梅水,择一饮之。稍醒扶起,再治。若有食积血痰,破瘀用桃仁、红花、童便 
之类,去新食用盐汤、矾汤吐之。食久痧胀,用楂、卜、麦芽消之。有积阻用槟榔、大黄驱 
之,金七方治之。或痰血凝结,昏迷不醒,用菜油、麝香调下,立苏;阻滞去,痧气行,筋 
自现,而后可刮可放,当药即药。盖缘痧症初发,未攻坏脏腑故耳。 
凡痧药得宜,倘有不效者,盖汤剂多带冷,冷则直入肠胃未能达于肌肤血肉,故治先刮 
放也。刮放而药仍不效,必刮放未尽也。刮已到,放已尽,而痧犹在,则毒惟在阳明胃及脾 
、肝、肾三阴经络,非药何以治之。 
昏迷不醒,难施刮放,当用药救。夫汤药带冷,虽不能即周血肉,然当热毒攻心,正遇 
带冷之物,顺流而下,昏迷自醒。有不醒,乃食积血痰所阻,攻而下之,无不醒者。 
痧发无寒症,然亦有时为寒,非真寒也。盖因痧热而服大寒之剂以至此。夫痧必无食积 
血阻于中,方可服寒饮得效。若一有之,而饮大寒,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毒反冰 
伏矣。尝见岩谷中行旅感冒,渴饮涧泉而即毙者,是名寒痧,盖饮寒毒结,多致不救也。若 
幸遇放痧之人,毒血一行,便无阻滞。故方书有服阴阳水者,不独取井水,即此故耳。是以 
久服凉饮痧有未痊者,略用三香温和之剂,实为权宜之术。若骤用桂、附、干姜、吴萸、参 
、之属,则又误矣。 
痧皆属火,火有君、相之别。手少阴君火也,右肾命门为手心主,乃手厥阴胞络之脏。 
《经》言心之原出于大陵。凡刺大陵穴者,以泻手心主相火之原耳。又有手少阳三焦,合为 
表里,神脉同出现于右尺,二经代君行令。故相火之为病居多,火性炎烈,以致三焦阻塞, 
六脉全乖,昏冒痰喘。然相火作病,犹有可回,若犯心君,殒在须臾,莫谓术疏耳! 
痧犯咽喉,则痰喘如锯,先放痧,急用薄荷、牛蒡、山豆根、童便之类清之,兼吹竹一 
方,余症且缓治。 
痧症危急,大便不通,急宜放痧,用润下丸以攻之。小便不通宜放痧,用土四方以分利 
之。 
痧有心胸高起如馒饺者不治(曾用竹六方愈一妇),心胸左右或背心一点痛者凶,角弓 
反 
黎 
俱 

卷二十二痧症
绪论第九
属性:痧感气分而毒在肌表者,或作胀作呕,或微眩微恶寒,不饥饿,宜急刮之,毒瓦斯不致内 
攻则愈,是刮之不可不早也。若入血分而毒在血肉者,或痛或泻,或懊恼不安,或发热,或 
两胁胀痛,宜急刺之,毒瓦斯得以外泄则愈。若深入而重者,毒滞于脏腑经络之内,直攻心腹 
,呼之不应,扶之不起,危在须臾,虽经刮刺,仍不能不用药救之。但有风寒暑湿之宜分, 
食积痰气之宜辨,所当因症而施治者也。且先灌凉水使痧气少降,或以阴阳水调白矾灌之而 
后进药,庶可得生。最忌热汤热酒、粥饮米食。若不知禁,则轻者必重,重者必危,或结痧 
块,以致变出奇症,尤必先行刮刺以泄其毒,用药方能取效。 
闻江南溪涧有射工虫,含沙射人影,即寒热头痛,筋急体强,闷乱呻吟,涎流咳嗽。始 
中便不能言,朝轻暮重。不识者,指为伤寒。土人曰∶此痧病也。用真正玉枢丹磨服一锭即 
安。凡渡有毒虫处,先用竹竿击水面,急渡则无妨。 
按∶射工溪毒中病者,状如伤寒,寒热发疮,偏在一处。用红苋茎叶捣汁饮一升,日再 
服,以渣敷之。马齿苋同。惟鹅喜食此虫,故邻近家多畜鹅。 
岭南烟瘴,尤多痧病,乃溪毒、沙虱、水弩、射工、蜮、短狐、虾须之类,俱能含沙射 
人。被其毒者,憎寒壮热,百体分解,肢节痛酸,似伤寒初发状。彼土人治法,手扪痛处, 
用角筒入肉以口吸出其砂,外以大蒜煨热捣膏封贴疮口,即愈。诸虫惟虾须最毒,若不早治 
,十死八九。其毒入骨、状若虾须,疮类疔肿。彼地有 、 、 、 等鸟,专食诸虫,以 
此鸟毛、粪 灰服之,及笼此鸟于被毒人身畔吸之,其痧闻气自出而愈,其余治法,详前后 
各条。 
瘟疫与痧胀皆气为之,或因风雨寒暖不时,山泽湿热蒸动,又兵荒积尸之气,随天地升 
降流行,人在气交中无可逃避,转相渐染,故痧有触秽一症也。凡人尤忌夜行,多致犯痧, 
以受阴浊之气故耳。 
明末癸未京师大疫,有胸腹满生白毛者,有头大如斗,眼鼻俱没者,有两腮红肿痰喘壅 
塞者,呼吸间,死以万计,皆痧类也。针挑血出随愈。顷之,变为嗽喘,症虽轻不半日随毙 
,用前法挑之亦随愈。放痧之法,由来久矣。 
按∶所谓大头瘟者,下非不病,特甚于上耳。疙瘩瘟,内非不病,特见于外耳。虾蟆瘟 
,腹非不病,特痹于喉耳。症类多端,惟以清热解毒为主,治之先上先下,从内从外,自当 
因症而施。以上诸症,用普济消毒饮,最好添加祛瘴辟瘟汤一方。 
辛酉一妇,孕几八月,夫不在家,黄昏时忽饥不可忍,即炊米一升为饭,食尽而睡。少 
顷,隔房听其啼叫三声,以为产矣,呼之不应,持灯照之,妇已死、腹内依然,如此怪症, 
焉知非痧?然亦不及措手矣。 
解 亦症,解者骨节解散, 者筋不收束,似寒似热,困怠烦懑,腹疼饮食不美, 
呕吐酸水。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