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述金瓶梅(节选)-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书是作者撰写的有关《红楼梦》和《金瓶梅》研究的论文汇集,共26篇,其中孙逊12篇:其中关于《金瓶梅》四篇:《红楼梦》与《金瓶梅》、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及其严重缺陷、论《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关于《金瓶梅》的社会历史背景。
  陈诏14篇,有关《金瓶梅》2篇:《金瓶梅》与《红楼梦》杂谈、《金瓶梅》小考。他们重点探索《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两部文学名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考证有关两书及作者等某些疑难问题,论述两书的关系等,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反映两人近年来在《金瓶梅》和《红楼梦》研究道路上所走过的足迹。
  1983年
  《金瓶梅札记》 这是一部专业论著,台湾魏子云撰。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全书采取诗话荟说与才子书评批的方式,对一百回的《金瓶梅词话》逐回作了评点。有释说、论评、考证、纠误。书前有何欣、李殿魁、杜松柏的序,认为该书重点是在“人物穿插及故事情节的演变方面”,亦“旁及一些曲词渊源或词句之误”。该书举出大量例证提出了《金瓶梅词话》是“集体创作”的观点,其参与者尚缺乏合作精神,最后也无人写定,以致造成不少前后矛盾、不相贯通之处。他们在改写时,手头已有一本《金瓶梅》作蓝本。同时,作者对书中大大小小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分别作了言简意赅的论析。对小说的艺术成就,本书也有独到的见解:如云:《金瓶梅词话》的情节发展,采用搓草绳的方式,“新情节的演入,是一边搓一边续进去的。”另外,对小说故事的渊源、典章、风俗等诸方面的内容均有论述,是一部较好的指导阅读《金瓶梅词话》的入门书。
  1984年7月
  《金瓶梅考证与研究》 这是一部专业论著,蔡国梁撰,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
  全书共计16篇论文,大致包括《金瓶梅》的历史地位、文学评价与所含的文化经济史料等内容。作者认为小说最突出的成就,是表现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商人势力的崛起,形象地展示了商业资本积累的过程。小说那标志现实主义深化与圆熟的新路在中国文学史上所产生的久远影响,是把握作品思想与艺术的中心点。这是一部对《金瓶梅》的重要价值进行多侧面研讨的论著,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984年12月
  《金瓶梅研究》 这是一部学术性论文集。由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编辑部编。1984年12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学报收入自1979年至1984年7月发表在全国高等院校学报上的论文共31篇。其中有章培恒《论〈金瓶梅词话〉》、宁宗一《〈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点初探》、徐朔方《〈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金瓶梅成书补证》、张远芬《〈金瓶梅〉作者新证》、李时人《贾三近作〈金瓶梅〉说不能成立》、蔡国梁《〈金瓶梅〉反映的明后期的城市经济生活》、王丽娜《〈金瓶梅〉在国外》等,分别论述了《金瓶梅》的思想意义、文学地位、创作手法,对《红楼梦》的影响以及《金瓶梅》的作者、版本及成书问题等。书后附有署名章舟的《金瓶梅研究综述》,这是研究《金瓶梅》历史的第一篇文章。另有1930—1984年的《〈金瓶梅〉研究文章篇目》,给研究者带来诸多方便,该书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初版很快售罄,后又再版发行。
  1984年12月
  《金瓶梅论》 这是一部论文集,由胡文彬、张庆善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
  本书编选了从20世纪30年代初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代表性的《金瓶梅》研究论文29篇,按文章内容性质分为“时代作者”、“思想艺术”、“版本评点”、“语词史料”等四个部分。以鲁迅谈《金瓶梅》统摄全书,后有附录三篇,分别介绍《金瓶梅》一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国外研究《金瓶梅》的概况以及《金瓶梅》研究论著索引等等。
  1985年3月
  《金瓶梅原貌探索》 这是一部专论,台湾魏子云撰,由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3月出版。
  全书共10篇,从《金瓶梅词话》中缕出“孤起孤落”的情节,如“欣欣子、东吴弄珠客、廿公”的序跋,“词曰、四贪词、眼儿媚的引词”,“宋人名、明职官、隐喻义”的矛盾,“清河、东京、严州”的地理常识错误;“因果、宿命、改写问题”以及“武松、武大、李外传”、“贾廉、贾庆、西门庆”、“王三官、林太太、黄太尉”、“李三、苗四、应伯爵”、“苗青、苗员外、苗小湖”等小说中有关的人物在故事发展中的错乱,以探索《金瓶梅词话》之前的《金瓶梅》“原貌”。
  作者立论的基础是“两次成书说”。这种从小说的情节线索中探微索隐、循流溯源的工作,对了解《金瓶梅》的成书过程和创作意旨不无裨益,况且举出的事例,确是小说中确实存在的“矛盾”现象,故此“探索”较有实际意义,能够启发人们从另一角度去思考新问题。然而在书中具体阐述时,存在一些自我想象与臆测之辞。
  1985年10月
  《金瓶梅资料汇编》 这是一本资料汇集,朱一玄编,由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全书分为五编:(一)本事编、(二)作者编、(三)版本编、(四)评论编、(五)影响编。主要为“五四”以前的资料,也有一部分现代当代的资料,按作者时代先后排列。书前附有编者的“说明”,书后另有“附录编”包括编写的“人物表”、“故事编年”及清代张竹坡编辑的“西门庆住房”。编排独特,查阅方便,可省去不少查书翻检之劳。
  1985年10月
  《金瓶梅人物论》 这是一本专业论著,孟超撰,刊于1948年9月9日至11月7日之香港《文汇报》。原题为《金瓶梅人物小论》,后由《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10月结集出版。
  全书共有28篇,分别对小说中的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宋惠莲、王六儿、林太太、王婆、常时节、应伯爵、如意儿、贲四嫂、蒋竹山、孟玉楼、李桂姐、李娇儿、孙雪娥、陈经济、孝哥儿、郑爱月、花子虚、王三官、迎春、秋菊、玳安、韩道国、吴月娘等27位人物作了分析、论说。每篇前有简短的人物介绍,然后作论。本书文笔生动、简洁、流畅,配以插画,可谓文图并茂,确是一本良好的普及性读物。
  1985年12月
  《金瓶梅资料汇编》 这是一本资料集,侯忠义、王汝梅编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这是一本国内较早出版的《金瓶梅》研究资料集。书有“前言”、“例言”、“目录”、“正文”四部分,搜集了“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张竹坡生平、著述”、“《金瓶梅》序、跋”、“明清《金瓶梅》研究资料”、“《金瓶梅》词语选释”、“《金瓶梅》研究论著篇目索引”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据张竹坡评康熙本和北大图书馆所藏《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又称“崇祯本”,首次辑录校点了张竹坡评语以及满文译本《金瓶梅》序言等重要研究资料。
  1986年1月
  《台港金瓶梅研究论文选》 这是一部专业论文集,石昌渝、尹恭弘编选,由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
  本书辑录的论文皆选自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出版的各种论著和报刊。主要围绕着讨论《金瓶梅》的“思想和艺术”、“成书过程”与“作者问题”等近年来的几个“热”点展开论述,共选论文17篇,书后有编选者的附录《六十年〈金瓶梅〉研究》。它有助于了解台湾和香港的《金瓶梅》研究概况与成果,推动海内外的文化交流。书中的不少观点能启迪新知,颇为广大读者注目。
  1986年3月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辑录》 这是一本资料丛书,陈昌恒整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3月出版。该书主要辑录了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的总纲、读法、回评、夹批、眉批,并附有张竹坡的诗文及他在《幽梦影》中所写的评语。它提供了张竹坡小说美学理论的有关资料,对研究《金瓶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颇有助益。
  1986年6月
  《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 这是一本专业论著,刘辉撰,“《金瓶梅》研究丛书”之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该书认为《金瓶梅词话》是一部“说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