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端仇外。这种情形促使两个欧洲国家再度用兵,此次的军事行动有些历史家称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艘中国的船只在香港注册,悬英旗。叶名琛的兵士登轮将英旗拆下,这就给
英人以用兵之借口。不久法国也参加,其缘由则是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中国官
员杀害。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和印度兵士的叛变(Sepoy Mutiny)将这联
合行动迟缓一段时候。可是英法部队一度集结,他们在1857年最后几天毫不费力攻
占广州。时名琛被俘,客死加尔各答。广州在战争期间受英人治理3年。

    1858年夏,英法美俄军舰集结于天津附近海岸。前二者采取军事行动,后二者
在近距离观望。大沽炮台被攻下,天津被占领。所谓天津条约签署于6月,实际上包
括4种条约。这些条约一般的让各国派遣使节驻在北京,关税值百抽五,转口税2。5
%,此外指名将内地口岸据商,于是所有的内地省份,包括台湾和海南岛,中国承
认外国船只可航行于内河。这数国持有护照之公民得自由来往内地。在中英条约上,
承认鸦片贸易为合法。中国向英法赔偿军费。

    以上条约,彼此政府批准互相交换缮本之后生效。次年,外国军舰准备执行交
换,抵达塘沽海岸时大沽炮台正在修理,海河至天津一段设有障碍。只有美国公使
接受中国官员之指示由陆路入京,交换缮本,虽说中国方面之接待缺乏友好态度。
俄国使节原由陆路来华,也交换如仪。英法公使率领船舰18只,决心扫除河中障碍,
与炮台上新炮位互相开火冲突。中国方面之部队由蒙古将领僧格林沁指挥,英舰4沉
6伤,死伤四百余人,可是到头中国仍须赔偿损失。

    1860年英军18000人与法军7000人,又在华南雇得中国苦力2500人担任后勤,由
陆路侧背攻击大沽后占领天津。途中和议耽搁了联军的进展,但是在10月他们已进
占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死在行宫。圆明园为皇帝相继离宫,去今日之北京大
学不远,首先被联军掠夺,次由额尔金伯爵(Lord Elgin)下令焚毁。1860年之中
英中法条约由咸丰之弟恭亲王奕沂出面签字,承认1858年之条约有效,将九龙割让
与英,并承认法国教士有在中国内地购置地产的权利。

    在连串事件之中得到最大收获者为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俄国领使自称有劝说英
法军离京之功,要求并获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包括中日之海参崴
(Vladivostok)及伯力(Khabarovsk),虽说在中国内忧外患无力支顾期间俄人已
进入该处空旷地区勘界筑屋,并威胁中国地方官接受其主权。此间所辖土地逾30万
英里,1860年之中俄条约只算承认既成事实,又扩大范围。

                                太平天国

    在此段外患过程中,满清尚要在另一方面迎战,以图延续其生命。自1850年始,
华中与华南卷入几个大规模内乱之中,当中最有威胁性的无乃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
天国。这个乡村私塾先生曾在广州街头接到一纸基督教传教士所发的传单,又科举
场中失意之后为病魔所缠,于是在昏迷状态之下发生幻视。复元之后他读及传单,
才确切相信自己乃上帝耶和华之子、耶稣基督之弟。当时广西村民在忧患之中又受
政府煎逼,听他的福音即为所煽动。因此他不难策动好几个与他背景相似的同谋者,
从此驱使被说服的农民。他的拜上帝会相约为善而拜真神,凡信男都为兄弟,信女
都为姊妹。他们立誓扫除的魔鬼既包括乡村中的偶像,也涉及贪官及其皂隶。1851
年春,洪秀全以太平天国发难,他自己为天王,其他五个助手为东西南北王及翼王,
以羽佐天朝。额前不薙发,脑后不蓄辫使他们看来与人不同。这些信徒有热忱,又
受招术把持,立即屡败派往剿伐他们的青年。1852年,在数月之内太平军相继围攻
桂林及长沙,亦即广西与湖南之省会,虽说两城都未攻克。洪秀全放弃这两处的围
攻,继续北进,1853年初取武昌,亦即湖北省会。自此他拥有大量船舶,也从满洲
军夺下不少武器与供应品。至此他手下已有50万之众。两个月之后,太平军拥有武
昌至南京之间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于是定都南京,改称“天京”。他们盘踞达11
年之久,直至1864年夏天为止。

    从今日的眼光看来,太平天国的积极性已不容过度重视。只在一种极含糊的形
态之中,天国人物似乎提出,中国农民被传统政治视作笼统一团的生产者,无发言
之技能,似应改变,倘非如此,中国不能产生新秩序去适应世界潮流。可是太平天
国不是这问题之解答。过去不少历史随着前后之事迹,责备洪秀全取得南京后不尽
力于北伐,又不与中北部所谓“捻匪”或上海一带之“小刀会”联合,也不争取西
方人士同情。本来西方人正在与满清交涉时觉得北京不可理喻,幻想着太平天国人
物既为基督教徒,或可为较好之对手。从全盘组织结构的角度看来,这类臆度,着
眼过微,今日已无意义。

    太平天国人物因为他们的战斗意义,非理性的性格,对政府不存信心,原始的
共产主义,在某些方面像欧洲宗教改革期间新教之左翼。可是在欧洲,左翼活动仅
在城市表现其扰乱性。洪秀全因着他片断的基督教义,企图发动一项全国运动,其
为效更微,因为新教所提倡的良心自由在中国农村社会中缺乏实际意义。太平天国
的神基始终未离开巫术性格,他们起自社会中之低层,也未预计在组织上使全社会
整体化。如果全民都解放,只有使社会解体,是以天国的破坏性至为明显。

    这样一来,传统国家社会之结构,过去既能经历恒久,此时仍可发生作用。尤
以科举取士,以一种隐蓄的办法给予有关人士物质上之报酬,责成他们维护正统社
会价值,这种社会价值自孟子以来一脉相承至今,使农村社会上文教力量之终点即
是国家政权力量之起点,两相缝合,不生罅隙。亦无法严格分辨此系一种经济组织
或一种社会习惯。中国皇帝的君父地位和基本组织接近,远逾于旧约中之上帝。他
也在各种仪节之中取得实际的权能。虽说从以后的事迹看来,清朝将这安排一再误
用(如慈禧太后拘禁光绪帝及以幼童宣统登基等),可是在19世纪中叶,要想改换
朝代而且更换传统朝代各项组织.显然过早。

    太平天国禁鸦片、娼妓、缠足、嬖妾与赌博。可是其提倡男女平等不能阻止最
高层人物妻妾成群。定都于南京,所有各王也不再生活俭朴。1856年之后,其上级
已在互相倾轧。所谓天朝田亩制度,本来即以传统架构方式写成,也始终只是纸上
文章。“天朝”也举行过它的科举考试,从现在考卷的资料看来,即出题人亦来看
清这科举取士的社会经济意义。

                               湘军与淮军

    于是曾国藩得以以传统之正宗作号召,为清朝剿灭太平天国。他出身于朝廷文
职之士。和300年前的戚继光一样,他的“湘勇”招募于农村,军官由他一手选拔,
内中很多为小地主,来自曾之故里湖乡。于是部队间精神上团结巩固。他的军费出
自“厘金”,亦即一种新的物品转口税,也有了各地的津贴,大概自愿捐助与勒派
均有。他组织的水师其实乃是一种两栖部队,起居于内河航船之上,持有火器,使
战事带机动性。湘勇首先为团练,雇佣以保护地方,因其成效超过正式部队,1854
年之后出征各省,其人数从最初之2万人增加数倍。湘军与太平军全面战斗展开后,
长江中游及其两大支流即湘江与赣江成为拉锯争夺之处。有墙围之城市不仅因战略
价值而被争夺,尚以其操纵人口与资源之故。交战两方都向对方施用残暴手段,杀
俘之事屡见叠出。战区食物缺乏。又疫疾流行,人口减少而助成以后战事之结束。

    但是1860年以后太平军失去对内地省份之控制,尚死灰复燃,将叛变引伸到长
江三角洲沿海一带,苏州、杭州,宁波与上海为争夺的地区。这区域的丝绸工业遭
受打击。也是在这一段战争期内,曾国藩手下之李鸿章从此露脸。他仿效湘军体制,
在他出身的安徽省组织一支淮军。满清对英法战事结束,“常胜军”也参加讨伐大
平军。他们原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