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赵记-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增振衣而起,一对笑眼看着杨枫道:“公子怎么忘了自己的大赵?三晋合力,抗得住秦国的。”
杨枫猛地顿住脚步,眼里闪过一道亮光。

一百零九章  天下(中)

范增眉梢一挑,极欲获得支持地看着杨枫道:“拱卫王城的禁卫长赵方绝对忠于王室,城守乐乘庸碌之才,以尉缭之能,定能在第一时间内扑灭赵穆叛乱。赵国的乱,不是全局的乱,只是针对赵穆设的一个局,营造出一个足以误导他的形势,挑动他起事,再有心算无心地迅速剪灭他一党。影响虽深远,但仅限于上层动荡,这些年赵穆多行不义,更可以此激励军心、民心;;;;;;”
杨枫慢慢踱着,默然有顷,轻轻叹了口气道:“邯郸有变,赵穆叛乱,你认为孝成王还活得了?”
范增嘴角一战,倒抽了一口凉气。
杨枫看了他一眼,摇摇头,皱眉沉思着。孝成王虽然防范赵穆,但那是出于权术的考虑,无论在情感,还是在心理上,他都离不开赵穆这个枕边人。这从赵穆公然秽乱宫闱,真正碰上了大事,能得孝成信任,进行密商的只有赵穆一人,就可轻易看出来。若是赵穆悍然发动叛乱,不用韩晶趁机下手毒害,单是心理上最沉重的一击,孝成王便命不久矣。孝成若死,邯郸的乱局可就不是简单收拾得了的。纵或他能苟延残喘几年,谁知道他在心理打击下又会做出什么疯狂的决定。
抬手止住要说话的范增,杨枫瞟了他一眼,负着手又踱了几步,其实还有一线隐秘的想法他并没有说出口。尉缭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何况表面上还是孝成王亲手提拔的心腹,掌控着邯郸城外大营,对于平灭赵穆叛乱,杨枫没有丝毫担心。可问题也就在这里,尉缭和他的关系是绝对的秘密,甚至在面上双方是不和的。他身在魏国,根本无法保证赵穆叛乱时能赶回赵国,纵能回赵,也依然是一介无权无势的空头客卿,极有可能是尉缭独竟平叛全功,那么;;;;;;在他与尉缭之间,就将形成弱干强枝的局面!
深吸了一口气,经过再三思索权衡,把整个形势又通盘考虑了一遭,杨枫回到坐席前坐了下来,取过几幅白绢,奋笔疾书,时不时却又停下来斟酌思忖着什么。直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将笔掷下,对范增招了招手。
范增颇为讶异地看着杨枫,他从没在杨枫脸上见过这么一种奇特的表情,那种充斥着兴奋、犹豫、紧张、冷酷、威严,又略显畏惧的神情。
“范增,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大乱之后方能大治。我要作几件事,若成,今后便可畅意驰骋,若败,即是万劫不复之境。”杨枫目光森冷,爆出前所未有的寒芒,语音却冷静得似乎不带丝毫感情色彩,“赵穆叛乱,赵国来自外部的危机有三个方面,秦、齐、燕。且不论我们判定秦国着鞭在魏国,有庞煖守着太原郡,也尽挡得住王陵、徐先诸人。燕国当然也有可能趁机反噬,所以,我给大哥修书一封,隐讳地提出大王使我入魏窃宝,为恐引发两国战事,欲结束对燕战争,调回廉老将军加以防范。故而我请大哥对燕人有所提防。”随手把一卷白绢放在一边,杨枫有些感慨地道,“当日我还身在代郡,便就燕国侵赵之事与大哥论过兵。哼,有代郡铁骑在侧翼的防范压迫,燕人形不成威胁。”
顿了一会儿,杨枫沉静地看着范增,声音极低地道:“范增,临行前我和你说过乌家、郭家的事。我预算着,趁这次邯郸变乱,让乌家借机举家北迁。我已在信中和大哥说明孝成王因乌家先祖有秦国血脉欲屠灭乌家一事,请他对乌家暗加照拂。大哥为人虽忠信拘谨,但乌家真被诛灭或弃赵他投的严重后果绝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故而;;;;;;乌家背靠大赵,立足河套也是他所能接受的最好选择。你将这份书信带回邯郸与乌老爷子和我岳父,请他们及早着手作好准备。”拿起第二卷白绢递给范增。
范增点了点头,把白绢折好郑重地收入怀中,问道:“郭家方面呢?”
杨枫冷冷一笑道:“要得到郭纵死心塌地地信任归附,只有以实力说话,目前我还没这份实力。而且,这等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也信不过他,此事决不能露半点风声与他。反正以郭家的实力,变乱中也不会遭受多少损害。”
低下头定定盯着余下的两份白绢,杨枫的目光狞厉得就象一头要扑出攫食的豹子,浑身上下仿佛散发出一股逼人的冷气,沉沉地道:“这是写给廉老将军的。我说,我,无意中截获赵穆的一封书信,得到赵穆是楚国派来搅乱削弱大赵的奸细的确凿证据。但我负送婚使命,身在魏境,兹事体大,不敢假手他人,唯待回赵后联络国尉许历、皮相国等重臣,上奏揭发。赵穆其势已成,今又似欲联结齐楚,有所异动,请老将军寻一事故,缓缓退兵,既手绾雄兵震慑奸党,又暗防齐楚两国。”
范增目光一闪,道:“好!一箭双雕。廉颇大军远离,既坚了赵穆谋逆之心,又隐防齐国田单趁火打劫。只是,廉老将军会这么做吗?”
杨枫慢慢点了点头,道:“我让凌真前去送信。廉老将军不是个拘泥之人。而且因为大哥的关系,他是信得过我的。更兼是这种大事,他哪敢疏忽,自是宁信其有。赵穆不义之事行得又多又快,他是奸细没有人会有怀疑,但凡对大赵尚有一丝爱心,都不会如此倒行逆施。纵是和燕国和谈谈成,十万大军行动,寻些事端迁延上一段时日,又有什么出奇的。”
右手覆在最后一张写了寥寥不多字的白绢上,杨枫的指尖微微颤抖,两眼却亮得怕人,象燃着两团火,“这是写给韩晶的,你看看吧。”
范增凑近了去看,眼光一缩,一下怔住,额头沁出了冷汗,声音有点发颤,“公子,你,这摆明是在挑唆韩晶弑君!”

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下)

杨枫忽然笑了,笑得很安祥、畅快,“挑唆韩晶弑君,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这么写了吗?”
向帐帘处撩了一眼,范增的声音很低沉,“‘邯郸或有大变,晶后自决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有这几句,‘晶后不以臣卑鄙,见托少君’,‘毋敢自暴弃,甘效隐伦,乃求为辅弼良工,平治之臣’,‘廉、李诸公,持身之道也重,国家砥柱,忠义赵氏’;;;;;;还不是鼓动韩晶不必顾忌军方,借乱弑君,扶立少君;;;;;;”
杨枫轻轻掸了掸白绢,眼里孕着笑意,耸了耸肩道:“如果韩晶要象你这般理解,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过风闻邯郸将有变乱,然无实据,未敢遽然上奏,感念韩晶青眼提携,提请她小心提防罢了。纵然此书落于他人之手,我也夷然无惧。”
范增有些犹豫地道:“然则此书如何能瞒过孝成王、赵穆,送抵韩晶手上?不要因此打草惊蛇,致横生枝节。”
杨枫的声音压得更低,“形势变幻莫测,一经发动,即难于操控。韩晶是个权欲旺盛,冷狠的女人,急于揽权的她极有可能趁乱毒害孝成,可这是未定之数,其中隐伏的诸多敏感变数很值得忧虑。既然我们设计除却赵穆奸贼,何不干脆借韩晶之手将孝成王一并除掉,一个少不更事的大王总比猜忌多疑、察察为明的孝成王好对付。我写这封书信,挑唆坚定韩晶谋逆之心,既销不确定的变数于未然,也向她表明归附之心。韩晶扶立赵偃,根基不深的时候亟需延揽建立自己的势力,尤需在军方奠定自己的根基。几位名将她无法招揽,象廉老将军,大哥,都只会听命于新君,而不可能成为她的心腹。尉缭摆明是孝成王的人,未明底细下她断不敢招惹。那么我就自行送上门去,助其成功。这是在赵穆叛乱后朝廷出现权力真空,政局重新洗牌的时候掌控实权的良机。目前我有军功,得廉、李军方大员推重,所缺的只是一道诏令,只要谕旨一下,我进入军方核心体系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不管怎么说,韩晶终究是一介女流,权力从她手里滑出来,她还有能力收得回去吗?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尉缭更可以和我在邯郸形成一种表面上的制衡之势,造成这个女人自以为能掌控全局的错觉。就是那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立意搅乱天下;;;;;;便得从中攫取到最大的利益。”
虽然对杨枫所说的“权力真空”、“政局洗牌”这些话听得迷迷瞪瞪,但范增还是把握住了这番话的要义,目光热烈地看着杨枫,沉吟了一会,摇头道:“可是这信;;;;;;”
杨枫展颜一笑,慢慢地道:“当日我受封客卿,羁留邯郸,担心赵穆一党师庞涓构陷孙膑的故智,诬我交通别国,意欲弃赵他投。故而让凌真重金收买内侍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