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们已经是得到了在林家岛不可想象的钱财和待遇,已经是死心塌地了,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人就是林家族长的侄子林帜,他一直是顺风号的副舰长,现在掌管惠风号,所以成为了水军的高官。

李光头那里更不用说,水军的给养基本上都是他在操办还有海上的情报搜集,这些都是他的工作,也算是人尽其才。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水军最高的官职是副指挥阿加亚,夷州牧的是夏翠玉这个女眷,水军指挥是华州都督江峰兼任,夏翠玉住进了江峰的内宅,现在自然是什么事情都是江峰代管。

嘉靖十五年一年的时间之后,台湾的甘蔗田榨糖已经是开始有大量的出产,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台湾的人口也是逐渐的膨胀起来,因为他那里比起仁川来,有吸引移民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杰森霍根现在就是呆在台湾,台湾的民卫不设团练,直接就是每五千人有五百兵,常备训练,杰森霍根的任务就是建设台湾北部的要塞和炮台(由那些海盗苦役完成),还有训练士兵。

这样的钱财兵力都是充裕丰富的地方,江峰自然不可以假手于人,自己直领,实际上仁川的兵马都是铁丁中的亲信管理,不会出什么问题。

设立了官职制度之后,所有人的情绪并不是那么兴高采烈,而是多少都有些沉默,大家心里面都是明白,一切明确之后,恐怕是已经不能回头了。毕竟是和大明划清界限,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种沉默很快的就被一件喜事冲淡了,苏观月有身孕了,这下子整个江家军系统现在的华州沸腾起来了,有一个继承人对于这个时代的集团来说是天大重要的事情,江峰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也不管孩子是男是女,就预先起了一个名字“江征西”。

以朝鲜的仁川为中心的话,一路向西就是大明……

大灾

嘉靖十六年末,江峰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尽管在这个时代,幼儿的成活率不高,但是江峰这样的上位者生活的环境和各种条件都是远远的胜过平民,自然是不用担心,确定了海上霸主地位的江峰,好像是已经沉浸在得子的快乐之中,不再有什么雄心壮志了。

江峰的这种作为,已经是有人给他下了判断,认为江峰充其量是一个海盗而已,不比六横岛双屿两个耽于安乐的海盗头子强上太多,也就是人多些,地盘大些。

这时候的人,肯定不知道在几百年后的爪哇有一个华人的兰芳共和国,那个国家很快的就被白人和土人联合抹杀掉了。

朝鲜的华州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在日本的各个大名还有南洋的白人殖民者的心里面,这个华州已经是类似于日本的诸侯或者是欧洲的公国类似的地步,华州太守府和华州都督府都是有了完备的班子。

不过不管是大明内陆还是海上的商人们,普遍都是把华州当作一个很可笑的东西,华州的官制是一个杂糅,汉唐到本朝的官职名称都是出现了,虽然是自称华州,却还是在大明的藩国朝鲜的土地上,很是不伦不类。

只能是当作一个大海盗为了满足自己做官的欲望,生造出来的东西罢了,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华州完备的民政和财政体系,江峰手中精锐无比的私军。名字虽然是私军,但是已经是远远地超过了正规军。

夷州糖已经是个极大的财源了,现在福建沿海有这样的一个顺口溜,叫做“陆上一年,海上一月,夷州一日!”说的就是福建种地一年,还不如到海上博命。但是海上博命一个月,未必赶得上在夷州贩糖种糖。台湾现在已经是完全的放开了,只要过来种田的话,缴纳银两或者是签订文书,就可以被授予田地,种植粮食和甘蔗,夷州有个看起来很是奇怪的规定,若是种植甘蔗。必须种植同样面积地粮食,不然不允许种植。

粮食和甘蔗必须并行的种植原因就是因为甘蔗地利润颇高,往往农民种植甘蔗买粮都会比种粮合算,台湾岛不管从那些方面来说,保证自给的粮食自给都是必要的,蔗农的粮食个蔗糖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大的糖商每年都是等在这里收购。

旱灾过去之后,嘉靖十六年秋开始。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浙江的雨就一直在下,历史上关于这个事情,有颇为简略地描述:

“十六年秋。两畿、山东、河南、陕西、浙江各被水灾,湖广尤甚”

“十六年,京师雨,自夏及秋不绝,房屋倾倒,军民多压死。”

倾倒的房屋自然不会是达官贵人们的豪宅大屋,普通的百姓和士兵自然都是怨声载道,京师的境况还是比较好,南北直隶和山东河南的情况完全可以用败坏来形容,出现这种情况。政局民心不稳。朝廷必须就要给予赈济。

历史上的时候,大灾的赈济虽然是让朝廷地财政和储备捉襟见肘。不过勉勉强强还是完成,但是在山东和河北的旱灾之后,陈聋子之乱,和刘十三,闻刀掀动的鲁南大乱,那场变乱之中。

南北直隶震动,四省卫军纷纷的调动围堵,两镇边军南下,漕运中断几个月,损失大量的人口,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钱剩下了,何况每年的九边该花地钱还是一分不少的花出去,朝廷里面那里还剩下钱。

现在江南江北的商团商业协会各个富的流油,每个人手中都有巨量的物资和钱财,但是他们却属于免税的阶层,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收税的人,压根不会拿钱出来赈灾,嘉靖皇帝不管如何总要压迫户部去拿出银子来救济灾民。

并不是他们有什么菩萨的心肠,只是历来大灾之后就会有大的民变,到时候皇帝的位子恐怕都是坐不稳了。

目前剩下地方法就只是开辟新地财源,找到新的收税对象,摆在嘉靖皇帝面前地方式有两种,一是解除海禁,二是朝着不在大明领土管辖之下的那些庄园收税。

摆在江峰面前的情报,都是一些朝野间的传闻,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嘉靖在朝堂上提出开放海禁的主张之后,文武百官和勋贵,不管是不是在海贸中收获利益的,都是异口同声的反对。

清流们的意见颇有说服力,除了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劳民伤财,民不聊生这种历史论据,还有因为开放海贸,引来了大批祸害民间的倭寇,这几年的倭患平息,正是因为海禁的功劳,如果取消海禁,恐怕是还会死灰复燃。

这些从来不出门,不知天下事的文官们自然不知道,现在海上到底是谁掌握话语权,还有倭寇们到底都被谁杀了干净。

至于那些在海禁中大发其财的官员们,取消海禁的话,走私的暴利肯定是要缩水许多,而且会凭空的多出许多的竞争者,更是不愿意,至于理由,清流们已经是说的颇为充分,自给只要全力附和就是了。

嘉靖皇帝只好收回了这个方法,这件事情上他自给也并不坚决,因为本来禁海就是他登基后的一个重大的政策,也不想自己扇自己的嘴巴。

第二个方案是清查关外的土地,在那些垦殖庄园上面设立官府加以管理,并且收取税赋……

这个方法当真是触动了朝堂上很多人的利益,朝廷百官只要是能在朝廷上说话上奏的,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说什么天子不与平民争利,或者说着眼于钱财这种小事的皇帝必然昏庸的舆论。

嘉靖皇帝本来以为自己经过大礼案和朝服案,圣人案几个事件过后,朝廷上的百官群臣不服从自己的势力,已经是被清洗一空,朝廷上完全都是自己的人,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推行这些政策会遇到如此之打的阻力。

只是愿意清查关外的垦殖庄园这个事情,在朝堂上辩论了几天之后,有一些南方的官员突然是转向了,大力的赞同朝廷清查关外垦殖庄园的土地,把这些土地收归王化,设立官府管理的政策,这个说法顿时打破了朝堂中的一个默契,就是不管是南方的官员还是北方的官员,都是不提关外的垦殖庄园还有南洋的种植园,现在既然一方不遵守,京师商团背后的权贵们也不会客气了。

顿时撕破脸揭底的奏折和文书,朝堂上的争吵突然就开始爆发了,嘉靖皇帝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手下的官吏们居然还有这么多大明化外的领土,从古至今,开疆拓土都是大功,不过显然不适合现在的这个情况。

莫名其妙的,事情的焦点从收税上转移到了南北两派之间的斗争,文武百官争吵历来都是一种模式,就是以一件事情开始发端,然后扯到了对方的曾经犯过的各种错误上面,各种污点被如数家珍的挖了出来用做攻击的弹药。

嘉靖皇帝对目前的这种情况丝毫没有想到,偏偏现在的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