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思想在1914年曾经使法国几乎败亡,以后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加入,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终于获得了胜利,但其付出的成本仍然是高得可怕。所以到了战后,在军事思想领域也就自然产生了新的反应,“攻势至上”变成“守势至上”,全部思想作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虽然可以说物极必反,亦为事理之常;但是过犹不及,这样彻底而突然的改变,也完全是一种心理冲动,并不曾经过深思熟虑,所以以后的事实证明,后者为害之烈甚至有过前者。
首先要指出的就是此种军事思想(战略)与外交政策(大战略)完全背道而驰。自从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法国即开始在欧洲设计一套新的安全体系以防止德国再起,其成果即所谓“小协约国”(LittleEntente),其中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在内。这些国家变成了法国的卫星国之后,也就显明地暗示将来有一天法国会保护它们以对抗一个复兴的德国之必要。基于此种大战略的要求,法国也就必须准备建立一支攻势兵力,能够于必要时立即越过其国界向德国发动猛烈的攻击,这样始能收东西两面相互应援之效。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在军事战略方面是完全采取消极的守势思想,防御不仅是手段,而且其本身也变成了目的。这样的军事战略就与国家(外交)政策完全脱节,当然不能给予国家政策有力的支持,于是这种政策也就逐渐变成了纸上空文,根本达不到其理想的目的。
当古德里安在德国还未能编成其第一个装甲师之前,戴高乐(上校)在1934年即曾建议编组6个大型装甲单位,每一个单位应有500辆战车,换言之全部需要3000辆战车,而那个时候法国重战车的产量每月仅为4辆,所以他的这种建议也就根本不可能付诸实施。到1938年,法国陆军才开始编组装甲师,到1940年也仅有3个可用的师,而且每个师只有战车150辆。
既然没有攻击的工具,而且更缺乏攻击的意志——马其诺防线的建造被认为是一种事实证明,于是法国的东欧同盟国也就自然人散约解,除了学习法国的榜样,也着手建造它们本身的“小”马其诺防线以外,即再无其他的选择。
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已成法国沦陷在历史上的纪念碑。从1940年起,一直到今天,它也在西方军人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阴影。许多人一谈到它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好像如果法国没有马其诺防线则它就不会失败一样。这种想法又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正确。美国的布莱德雷(Gen。Bradley)将军多少也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名将之一,他曾在回忆录中对于固定防线的价值作过比较客观的评估。
它可以挡住我们的攻击并分散我们的兵力,于是敌人也就可以有时间来组成其预备队并发动反击。采取这样的方式作为机动预备队的屏障时,一道要塞化的固定防线价值可相当于许多个师。不过,若无机动预备队则固定防线也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仅由于此种机动预备队的缺乏,所以马其诺防线才对法国陆军变成了一座陷阱。
法国人既已决定采取守势战略,则建立一道要塞防线作为此种战略的基础,实乃合于逻辑的引申,而且依据当时的情况,对此也无可非议。法国人力仅及德国的一半,所以在全面战争中必须用要塞防线封锁亚洛二省的边界,然后始能把陆军的主力集中在比利时的国界上以应付决定性的会战。时常有人认为,要使法国变得无懈可击,马其诺防线应再延长,沿着法比国界直达英吉利海峡。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合理,因为这样长的一条防线将把法国的全部野战军都吃光,于是任何形式的攻击也都会变得不可能。拿破仑曾经说过:“躲在堑壕后面的人终究会被击败。”任何防御必须有攻击与之配合,否则也就不成其为战略了。
事实亡,马其诺防线是从瑞士边界起,一直延伸到隆维(Longway)为止,从那里到海峡海岸之间即无防线之存在。因为如果要在法国工业区之北通过,则必须穿入比利时的领土,这是不可能的(比利时为中立国);否则就必须穿过工业区或完全置于工业区以南(即其后方)。若采用第一案则在战时工业区大部分将遭毁灭,若采用第二案其将全部丧失,所以法国遂决定只把防线做到南格威为止。
此外,又有人说,有了马其诺防线则法军就再也不可能采取攻势行动,因为如果法军前进,他们就会丧失防线的庇护。这种说法实乃似是而非。防线的建立是为了能使兵力获得有效合理的分配,换言之,只要用较少的兵力去据守防线,即可抽出较多的兵力以便在其他地区从事攻势作战。这些兵力并非防线的守军,自然也不在其庇护之下。
真正的错误是法国人不曾将其装甲兵力集中在法比两国的边界地区中。法国人并非没有战车,但他们却不曾将其组成完整的单位,主要原因是其高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以数量和技术而论,法国的战车比德国的还占有相当优势。其中有许多体形较大,装甲较厚,虽然速度可能较慢。但法国高级指挥当局却用1918年的眼光来看战车,把战车当做支援步兵的工具,又或用做搜索工具以补骑兵之不足。在此种旧思想束缚之下,他们对于战车的用法也就和德国人完全不一样。德国人把他们所有的战车都集中编成装甲师和装甲军,而法国人却把绝大部分战车都分散在步兵师中,到战争爆发时甚至连一个可用的装甲师都还没有。至于有关装甲战的理论和思想,德国方面在古德里安倡导之下,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完整的体系,而在法国方面则可以说是几乎完全不存在,尽管这种理论和思想本来就是发源于西方。仅凭这一点即可解释法军惨败的原因。
地面部队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弱点又因为空军支援的缺乏而变得更为严重。法国并不缺乏工业基础,其空军的落后不能以此为借口。主要原因是陆军在国防体系中具有支配地位,所以在军事预算的分配上,空军所应得的部分都被陆军强占了。那些思想落伍的陆军将领们根本不明了空权在近代战争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马其诺防线对法国的失败并不负有任何责任,而真正应该负责的却是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僵化的法国军人的头脑。
动员制度
法国军人的头脑为什么会这样僵化?自我陶醉是其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的骄气,使他们大有不可一世之感,于是一切的思想都是以1918年的胜利为基础,而忘记了时间和潮流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尽管青年军官中不乏有识之士,例如戴高乐和博弗尔,但他们都官卑职小,对于国家的战略和高层的思想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带来了战争是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大军所赢得的观念。于是动员也就成为国防的惟一基础。基于此种观念,平时的陆军根本就不是军队而只是训练预备人员的学校。这种观念虽非完全错误,但若执行得太彻底则国家在平时就会毫无军事权力可言。一旦国际危机发生就会毫无应变能力。
当1937年希特勒进兵莱茵地区时,法国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法国政府威胁说要采取军事行动,但参谋总长甘末林和他手下的专家们会商之后,所获的结论是法国必须首先动员,召集约100万名预备役人员,并征发车辆,否则就无法组成一支派遣兵力——法国政府对于此种意见深感骇异,要求参谋本部研究一种比较有限的动员方式,但后者的回答是“不可能”。其理由是:如果法国出兵则情况的发展无法预测,所以法国不能用拼凑应急的方式来调动兵力,否则整个动员计划都将受到破坏,也就无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因此惟一合理的行动就是照计划动员100万人。法国政府因此而犹豫不决,一拖又是几天,德军早已在莱茵河西岸完成了他们的部署而让法国人去面对既成事实。
这是希特勒的第一次冒险,也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假使当时法国有一支小型的常备职业化精兵,则结果将会完全不一样。因为希特勒事后曾承认:“进兵莱茵地区之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假使法国此时出兵则我们只好夹着尾巴就跑,因为我们的军事能力是连轻微的抵抗都不够资格的。”
重占莱茵地区对于希特勒的大战略而言要算是一次空前的成功。为了对抗德国的再起,非军事化的莱茵地区为法国手中所留下的最后保证。法国此时对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