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谋将-周瑜-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军大帐和水军大帐连在一起,有百余里长。有的密探混入曹营,目睹了曹兵士气高涨,训练有素。    
    这一切,都把江东的密探们吓坏了。    
    一封封的密报传到孙权手中,孙权也犹豫了。他希望密探的消息都是假的,派心腹近臣秘密过江侦察,得到的描述完全一样。仿佛曹兵只要排着队走过来,就能把江东踏成碎片。    
    乔公、吴国太、孙匡都找过孙权,劝他接受曹操的条件。    
    就连张昭,也是如此意见:“曹操兵势太盛,又挟天子以令江东,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与之争锋。降曹就是降汉,有什么污辱的。只要曹兵不过江,牺牲一个刘备有何妨。何况刘备反复无常,背叛过吕布、曹操和袁绍,江东容纳他,就是引狼入室。”    
    一时间,江东主降者如潮,主战者廖廖。    
    孙权派人星夜前往鄱阳湖,找正在训练水军,督造战船的周瑜。    
    曹操出兵历阳,周瑜审时度势,费了好大力气,才说服孙权撤回江东,并将数万人口移防柴桑。    
    不久,荆州传来刘表病逝的消息,孙权认为这是再一次夺取荆州的绝佳机会。    
    随行的鲁肃进言:如今刘表新亡,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又为继任问题,嫌隙已久,荆州上下正处于不安之势,主公若想趁机夺取,可以考虑与目前寄居在荆州的刘备合作。    
    孙权曾听周瑜提过刘备这个人,但对他并不熟悉,沉默半晌。    
    “滋事体大,等公谨回来再决定吧。”    
    鲁肃却认为事不宜迟:“刘备乃天下枭雄,虽兵单势寡,但手下猛将谋臣皆一时之选,潜力不容小觑,加上他与曹操有过节,在荆州又颇得人望,若能共同合作,荆州犹如囊中之物。主公若再犹豫,恐怕会被曹操抢先一步。”    
    孙权闻言,想起当初周瑜坚持发展水军时,曾提到曹操恐有夺取荆州,图谋江东的野心,为避免恶梦成真,也为能尽快占有荆州这一军事要地,遂采纳鲁肃的建议,并让他以祭奠刘表,慰问刘琮刘琦为由,前往荆州和刘备接触。    
    然而,孙权与鲁肃还是晚了一步。    
    鲁肃才到夏口,曹操便已率大军从许都浩浩荡荡地出兵直指荆州。消息传来时,鲁肃正与客店老板登记住宿,闻讯一股凉意直贯背脊,整个人惊愣当场,张口而不能言。    
    客店老板被他的神情吓坏了,十分慌张。    
    “您怎么了?要不要请大夫来?”    
    鲁肃惨白着脸,两眼空洞,失魂一般。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    
    客店老板好心端来一碗烈酒,想让鲁肃振作起来。鲁肃木然地抓着酒碗,突觉口燥唇干,喉咙好像要冒出火来,想也不想地将整碗酒一饮而尽,顿时呛得他咳嗽连连,噙着泪水皱眉。    
    “我不善饮,你怎么拿这玩意给我喝?”    
    烈酒下肚,人也清醒许多。鲁肃走出客店,深深吸口微凉的空气,马上又有了主意:曹操虽挥军南下,但毕竟还在半路上,只要我尽夜兼程,赶在他到达荆州之前与刘备碰面,应该尚有可为。    
    鲁肃披星挂月,没日没夜地拼命走,眼看就要抵达刘备所在的樊城,却万万没想到,懦弱怕事的刘琮竟然带着荆州印信前往新野,向曹操投降了,刘备闻讯急忙率众往南远走,过襄阳经当阳、江陵直到长坂,结果在长坂坡还是被曹操派来的一支军队打得抛妻弃子,狼狈不堪。鲁肃费尽千辛万苦,才在长坂见到了落魄的刘备一行人。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 水军立国(6)

    当鲁肃为孙刘联合而日夜奔波之际,周瑜还在鄱阳湖继续督练他的水军。    
    这段期间,鲁肃、孙权做了什么事,曹操有哪些行动,甚至刘备的逃亡过程,他都透过自己引以为傲的情报网了然于胸。    
    对于鲁肃联合刘备的主张,他持保留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认为,刘备是颗尚孵化的鹰蛋,目前可以利用的,只是他的声望,至于联合对江东军力能提升多少,他很怀疑。虽然关羽、张飞、赵云等堪称当世猛将,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兵士少得可怜,加上现在又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连根据地都丧失,这样的结合,让他觉得兴趣缺缺。    
    不过,军力提升有限倒是其次,他很担心一旦与刘备联合,对方会像寄生虫一样,在不知不觉当中吸取宿主的养分,然后孵化,成为一只猛鹰,振翅高飞,扩展势力。看他辗转于公孙瓒、曹操、袁术、刘表麾下的景况,实在令人难以放心。    
    话虽如此,眼前曹操七十万水陆大军在长江北岸扎营,旌旗蔽日,气势强盛,日夜虎视眈眈于江东地区,纵使江东水军再精锐,恐怕也会胜得很辛苦,万一不甘久居人下的刘备趁我与曹军对峙时,在一旁养精蓄锐,等到双方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之利,那该如何是好?化敌为友,或许是权宜之计。    
    正当他在湖岸背手踱步,独自沉思之际,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公谨,好久不见了。”    
    周瑜一看,面露喜色,高兴地喊着:“子翼,你怎么会来这里?”    
    离他不远处,久未碰面的蒋干正微笑地站在那里,他一身布衣,与平民百姓无异。    
    周瑜三步并两步地跑过去,拉着他的手,亲切地寒暄。    
    “你不是在满宠那里当差吗,怎么会跑到鄱阳来,还这身打扮?”    
    “此事说来话长,我们找个地方叙叙旧吧!”蒋干淡淡一笑。    
    两人来到临湖一间不起眼的民宅,那是周瑜督练水军时的下榻处。周瑜才推开大门,就转身把蒋干挡住,微笑着。    
    “你千里迢迢,该不会是当曹操的说客吧。”    
    蒋干闪过一丝诧异的神情,哈哈大笑。    
    “公谨你也太会联想了。这次曹丞相率军南下荆州,满宠大人随侍在侧,所以我才有这个机会跑来。日前丞相派人去九江处理事务,听说你在鄱阳督练水军,便偷闲过来,想与你见面叙旧。说我是丞相的说客,岂不冤枉?”    
    周瑜脸上挂着笑意,仿佛已看出蒋干在想什么,盯着他好一会儿。    
    “我虽不及师旷能闻弦赏音,但你这番话,也算是高雅之曲,值得继续倾听了。请讲吧。”    
    遂领着蒋干进屋,设宴款待。    
    蒋干在周瑜处所一住就是三天,其间二人说的不外淮江书院学长学弟们际遇如何,自家妻儿生活如此之类家常琐事,压根儿没有提及荆州与江东一触即发的战争。    
    这天午后,蒋干与周瑜正在湖边欣赏初秋景致,一边谈论最近的读书心得。周瑜忽然开口相约:“待会我要去巡视水军营寨,你有没有兴趣一同来看看。”    
    “这样好吗?我和你分属敌对阵营———”    
    蒋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很迟疑。    
    “不要紧,我相信子翼的为人。”周瑜拍拍他的肩。    
    于是蒋干就跟着周瑜进入水军大营,巡视粮仓、兵器房,并观看操演。    
    之后,周瑜又设宴款待蒋干。酒酣耳热之际,周瑜拿出当初孙坚送他的书籍,孙策与他来往的书信,以及孙权所赠的器物,让蒋干过目,并感慨万分。    
    “大丈夫处于世上,最难得的就是能遇知音。当我离乡云游时,伯符从不在乎我无身份无地位,非但与我结为异姓兄弟,还将我推荐给义父孙坚,与我共论天下事,又委以重任。我与孙家历经波折起伏,彼此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如今仲谋将我当兄长看待,还把水军全权交由我训练带领,在此外托君臣之意,内结骨肉之恩的情况下,就算苏秦张仪复活来游说我,也都要无功而返,更何况你子翼呢?”    
    蒋干无奈地笑了笑,长叹一口气,起身告辞。    
    “我离开九江太久,怕公事延误,这就与公谨告别吧。”    
    蒋干回到九江,立即写封信向曹操报告:周瑜与孙家同心同根,祸福相倚,对江东水军又深具信心,想要劝他前来投靠,恐怕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曹操动用周瑜故旧蒋干前往游说的同时,规劝孙权识时务的信也送到了孙权手中。    
    孙权看完后不发一语,吩咐召集诸将前往会议,并派人赶赴鄱阳湖,请周瑜即刻返回吴郡共商大计。    
    此时此刻,在孙权宅第大厅上,张昭、程普等人正脸色凝重地传阅着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