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吃好不吃药-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玩意儿,充满时代气息。 
送〃健身〃尤其是和休闲相聚,平时亲朋好友都各忙各的,没时间相聚,趁周末或长假期间,大家聚在一起,
散散步,打打球,既达到休闲消遣的效果,又可以强身健体,真是一举多得!〃请客吃饭不如请客流汗〃,〃送
礼不如送健身〃,那种吃吃喝喝的交际方式已经落伍了,人们向往和追求的是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文明社交
方式。 
身体是自己的,我们应该对它负责,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人的健康,别再用吃吃喝喝的方式来加重他人的身体
负担,从现在开始,把〃请人吃饭〃改为〃请人流汗〃。 
给〃运动缺乏症〃补补课 
据医学调查,〃驾车族〃的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现代的交通工具使他们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人只有保持
一定量和一定强度的活动,才能维持腿部的活力。 
一般人在45岁以后,腿部的衰老会有明显表现,〃驾车族〃则可能会更早一点。对于下肢衰老的〃驾车族现象〃,
运动医学专家建议,〃驾车族〃必须多参加运动。健身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如跑步、爬
山、跳绳等。年轻人还可以通过器械来锻炼,进行负重练习、跳有氧操或打球。年纪大的可以进行太极拳、
交谊舞、快走、骑自行车等运动。 
长期以车代步的人还会由于缺乏运动和应有的锻炼,造成颈、肩、背、腰等处局部肌肉、韧带组织的过度劳
损,久而久之,很容易演变转化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缺乏运动的人,其高血
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此外,还会造成机体
的免疫系统功能偏低,缺少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 




如果〃驾车族〃一天中无法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对身体危害很大。因此,运动医学专家建议,〃驾车族〃应保
证每天有半小时的运动锻炼,以便有效弥补〃肌肉饥饿〃所造成的不足,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肌肉功能和心肺
功能。 
常常健身不要忙 
有人曾经问:〃您保持年轻的窍门是什么?〃我回答:〃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的膳食和经常不断的运动。〃 
运动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年轻时喜欢的运动范围很广,不管是羽毛球、乒乓球还是跑步,都
能〃像模像样地练几下〃,颇有几分〃专业运动员〃的样子。年纪大了,就喜欢上了散步。尽管工作繁忙,但还
是会挤出时间,坚持上午、下午各散步半小时。通常,散步会变成〃科普课堂〃。就像〃养心八珍汤〃那样,运
动要做到〃三有〃和〃三不〃。 
〃三有〃是指有恒、有序、有度;〃三不〃是指不攀比、不争强、不过量。〃有恒〃是运动要持之以恒,这种坚持
不仅是对毅力的培养。事实上,运动带给身体的益处,如加速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有个〃生
理效应的时间窗〃,大约在48~72小时左右。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坚持运动,健身效果就会累计叠加。反之,
间断下来,健身效果又要从零开始,自然会打折扣。〃有序〃是指运动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就选择大剂量的运
动,心脏骤然加快跳动,血压上升等,可能引起危险。〃有度〃是指每次运动要适度。有些人锻炼,不管当时
的身体状况如何,往往强迫自己必须达到某个标准。其实,心跳、血压、承受耐力的程度……人的生理指标
每天每刻都在变化,锻炼也要随之而变。今天身体状态好,就走一万步,状态不佳,走五千步也行,只要身
体不感到特别累,微微出汗就可。 
不攀比、不争强,是指运动应保持正确的心态。运动能让人得到心灵的满足,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态,才能真
正融入其中,享受独到的乐趣。 
对比不攀比,适度不过度 

按说,当前社会财富总量已是大大增加了,但社会的快乐总量却没有同步增加。原因是不少人把钱作为一切
行为的最高目标,成了钱的奴隶,有了钱导致了炫耀性消费,而社会的快乐总量与少数人的炫耀性消费无关,
反而导致多数人的失落。社会应当追求人们快乐的最大化,真正的快乐与财富有一定的相关,但只有约15%
的相关,并主要表现在财富的早期增加阶段,中期与〃闲〃相关,后期与〃健〃相关。因为85%的快乐并不是来自




物质和感官享受,而是来自心灵、精神层面的诸如生活态度、观念意志、友情、家庭、人际关系等与闲、健
相关的因素。这就牵涉到〃物质永远不会人人平等,但生活快乐可以人人平等〃的人生本质问题。只要是盲目
攀比,一定带来痛苦,而且攀比首先伤害自己,即使比尔·盖茨,要是攀比的话,他不如别人的地方要比超
过别人的地方多得多,只能暗自生气。相反,对比是理性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替代的。即使
穷人,也有许多值得快乐的地方,也还有许多不如他的人,他可以像任何人一样快乐无忧。英国有个故事说
到某位国王因严重忧郁不治,最后,某名医告诉他,只有让一个最快乐的人来把快乐分享给他,才能治愈。
国王下令遍访全国,寻找最快乐的人,结果找到大臣、将军、富豪,以为他们一定最快乐,结果个个心事重
重,郁郁寡欢。失望之余,听到远处有悠闲的歌声,循声走去,发现是一位自由自在的乞丐,在唱着无忧无
虑的歌曲,最后是他治好了国王的抑郁。生活中许多东西是不公平的,但不要紧,我们最重要的快乐倒是公
平的,是人人可以享有的,这不是什么阿Q精神,这是一种智者的心态。 
智者长寿,〃智〃惠百年 
在我国物质文明大大进步了的今天,为什么一些慢性病反而更多了?发病年龄更早了?一些原来可以控制的
高血压、糖尿病不但控制率很低,而且并发症很高?慢性病的形势怎么越来越严峻了? 
归纳起来原因有三: 
一、无知无为。即病于无知,死于无知。 
二、有知难为。许多中青年人,有保健知识,也想健康,但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过大,权衡下来是无奈,
只好透支健康,浓缩生命。 
三、有知不为。更多的人尽管知道保健知识,但实践中就是做不到。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人性中有一个知、
信、行的落差公式,或称闻道、悟道、行道公式。这个公式是:100个人闻道,其中能悟道者仅50人,而能
行道者则不到10人。以吸烟为例,据流行病学调查:100个人中有95人知道吸烟有害,但愿意戒烟者仅50
人,而真正戒烟成功者不足4人,可见落差之大。其它如减肥、高血压等,治疗控制率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都有很大落差。目前,城市中大多数人属于第二三种。知识与行为,闻道与行道之间有这么大的鸿沟,那么
应该怎么办呢? 

古人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为智者?遇事不惑者也。遇到一件事,一个问题,能够全面、客观、有深




度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和比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认清目标,矢志不移,持之以恒,百折不
挠;水滴石穿,终成正果。智与知不同,知是知识,一学就会,但只是表层知识,并不形成性格,不一定能
变成信念与行为。而智是〃知〃加上〃日〃,即有了知识后,还要日日潜思精炼,天天悟道行道,才能提升成智
慧,升华成性格;才能遇事登高望远,高屋建瓴并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能做到智和勇,不是容易的事。 
当年,白居易曾向一位高僧虚心讨教佛法的真谛究竟是什么,高僧说就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
居易说:〃这还不简单,连3岁孩子都懂得。〃高僧说:〃3岁孩子懂得,80岁的人做不得。〃真是一语道破天
机。的确是这样,古今中外都一样,懂得是容易,但做到却不易,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是健康教育乃至
一切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所在。有了这种〃智〃,即理智、才智和睿智,而且要从青少年抓起,那么天下
就没有什么难事了,这样一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心理平衡、控制高血压、控制
糖尿病等等所有问题都会变得十分自然,十分顺畅,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这样,我国的各种慢性病总体上发病率将能下降一半以上,人均健康寿命再延长10年,达到72。3岁,直逼
世界最先进的日本健康寿命74。5岁。而且医药费和卫生资源消耗将大大下降。如按下降1/3计算,那就等
于每年节约5000亿元人民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