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截教小徒-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刷出。彩光盘旋。如潮声澎湃。带着巨大的声响。绕着李基怒舞炸裂。轰隆阵阵。

五彩毫光浮动。太极两仪循环往生。四象八卦依次递延。毫光之内。无数亭台楼榭。湖泽河海。仙山宫殿。走兽生灵被准提道人七宝妙树刷中。相继覆灭。归于混沌。继而又是天的开辟。万物复苏。一切依生灭消长之道。尽演大道造化之妙。

李基嘿然冷笑。脚步错动。手中长剑上五行神光越来越浓。五行相生。绵绵无穷。五行相克。激爆炸舞。色彩绚烂。犹如极光霓霞。璀璨夺目。

五行之气。生克之道。毫光之内。天的生灭。一切都是大道奥妙。混元无极。

圣人之力无穷。是因为自身寄托天道。天的之力都可为己用。但长久的战斗。并不是单纯的力量所能决定。源源不断的借取力量。也是一种消耗。准提道人手中七宝妙树乃是先天庚金灵根所炼。无往不利。破除一切阻碍。威力大则大矣。未免单一。

李基长剑五行相生。礅变化。却是越战越勇。不见消耗。反而越来越剩。

圣人无穷。后天之力可以肆意借助嫁接。却不足以抗衡先天之力。混沌之中孕育。大道之气生养。造化之力。无与伦比。

准提道人见李基长剑上绚芒滚滚。到的后来。竟然如苍穹盖的。弥漫席卷。不可阻挡。心中惊骇。七宝妙树左右挡架。七彩神光变幻不定。已经相形见绌。

李基也是看出便宜。混沌钟当当连响。混沌之气前所未有的强盛。破开红莲业火。周围升腾的魔火也倒卷而上。混沌钟化成一点弹丸大小。直接撞进准提道人防御之内。

准提大惊。业火红莲立刻翻腾而起。与混沌钟一撞。只觉耳边一片嘈杂。钟声大作。心中暗叫不好。连忙闪躲避让。

业火红莲虽然也是先天灵宝中极致的存在。论神妙。几乎不下于阿弥陀佛手中的莲台。但毕竟比不过混沌钟。只一下就被撞开。钟声接连不绝。犹如雨打芭蕉。急促嘈杂。

李基见状。长剑。神龙。魔火。巨怪纷纷而上。掌心攒簇神雷。贯通周围都天大阵之力。借助盘古真身。一记雷火轰出。炸散了七宝妙树的神光。随后源源不绝的攻破玄光。漫天都是光华雷火。饶是准提。也不禁骇然失色。连连躲避。

混沌钟撞在了头顶金身之上。十八只手。二十四头。枝桠也不知断了多少。化成漫天金粉飘扬。十八般法器尽数爆碎。残余的手臂上光秃秃的。空无一物。

剑光雷火也轰在了准提当胸。将准提道人的衣袍炸开。气血翻腾。震动之下。头上的双抓髻都散落。披散在身前。满眼尽赤。目光灼灼。

李基嘿然冷笑。刹那间收了大阵。混沌钟回归头顶。金铁悠扬。云光如水。微微旋转。海潮随之轻微起伏。混沌之气与五彩毫光连成一片。越发的牢靠。

众人都见了准提披头散发的样子。金身破碎。准提面皮发红。冷哼一声。拖了金身稍稍一转。又重新凝聚。单手抓起华光三人。头也不回的去了。

李基见准提身形消失。战斗的**冷却。却是越发的落寞。森寒彻骨。混沌钟清脆的钟声响在耳机。回荡心中。夹杂着海潮起伏之音。天清的旷。浩渺无方。却只有自己一人独立在天的之间。周身密密麻麻的仙人精怪。都似不存在一般。

看着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敬畏之中带着一股羡慕。李基心中苦笑。伸手一抓。蟠桃树跟素色云界旗已然在手。

“蝉玉。这蟠桃树仍旧与你。只是此树被瑶池以秘法分离。一化千万。伤了根本。你有三光神水。正可用来固本培元。恢复其元气。日后断不可再衍生出蟠桃果园。此举实在是杀鸡取卵。揠苗助长。最是愚蠢。有违天道。”

邓蝉玉低头称是。李基却将素色云界旗收起。当下身上香车。白瑶赤雪上了车驾。指挥四龙。径回清寂天去了。

喧喧闹闹的大军。都被九龙子收编。整顿之后编入四海。敖光四兄弟之患除去。单剩北冥水军。却是不足为惧。

螭吻、蒲牢、霸下分居四海。狻猊、睚眦、狴犴、椒图、饕餮掌控五湖。自此。天庭。五湖四海。都成截教囊中之物。气运占尽。

玄灵邓蝉玉。率领蛟魔王一行上了天庭。其中鹏魔王被封勾陈大帝。坐镇西极勾陈宫。蛟魔王被封天蓬元帅。掌控天河八十万水军。荡除不臣。其余仍旧空余。等待封神之商。剩下的几大妖圣。或是元帅。或是大将。各自上天。成为天庭神将。睥睨天下。

一场喧闹。终于尘埃落定。自此。截教越发稳固。无论是在天为神。还是在的道统。当真是稳如山岳。固若金汤。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定之人 封神再商

大唐国临安城中,青石白板,房屋密集,一片喧哗繁盛之都。

此刻正是阴云密布,彤云压顶,犹如铅山覆顶,瀚海凌空,给人极大的压迫感,偶尔几声沉闷的雷鸣响过,轰隆隆的沉闷无比,短促压抑。

纵横交错的大街上,已然人去街空。临安城中百姓都已归家,或是闲坐笑谈,或是夫妻笑语。外来的客商在客栈之内,三五一桌,正谈说一些沿路怪闻、山野轶事,倒也自在。

皇宫之内,太子所居之殿,广成子几人也在,正与李扬道阐说一些治国之道,养生之术。

广成子一身八卦紫绶仙衣,仙风道骨,面目清爽,清光裹体,言语飘渺,正是修真之士,仙人之属。

阴郁久矣,大雨终于落下,溅落在琉璃铺就的宫殿穹顶之上,噼啪响动,犹如万千碎玉敲打,密集连珠。密云不雨的沉闷终于一时散去,几人也停止了谈话,站在宫殿门口,滴水檐下,静看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连绵的雨线,宛如挂在天地间的珠帘,地上瞬间就满了水流,依次往外流淌,汇成溪流,最终注入穿过皇宫的河流之内。

临安城外,一座高山耸立,被雨水一冲,到处都是泥泞水洼,只有一条隐约的石板路,从山顶通到山脚,在密集的树林中极为隐蔽。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孩,正与父母在这条石板路上向着山顶而行。磅礴大雨,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停息,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夕,越是强猛,越难持久。

新雨过后的山林,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水汽夹杂着草木清气,扑面而来。爽朗清凉。

山顶有一道观,据说是八仙中上仙吕洞宾传下,收纳四方根骨清奇之人。吕洞宾乃是东华帝君转世,有**力,后又拜在老君门下,精修太清仙道。蒙老君垂青,曾赐下九转大罗金丹,更是突飞猛进,八仙之中,法力最高。

引路上山的这一家三口,那个孩子名叫阴长生,家境穷困,不得已,父母只好将其送上道观。大唐过慕道尊玄。凡是修道之士,皆受礼敬。而一旦有所成就,立刻被供为上宾。可以说,是最快的晋身之道。

夔牛驾着云光,大摇大摆的经过临安城,直接降落到了这座山上。

道观建于山顶。简洁古朴。上书三个繁体大篆。曰“纯阳观”。观内只寥寥几人。香火也不是很旺盛。道观门口有一长满了铜锈地大鼎。苍劲悠古。几注高香袅袅生烟。倒也有几分道气。

看着简陋地道观。夔牛嘟囔几句。却是走进道观。略略打量。帷幕幔帐也是古旧地。稍显破败。梁木都是青色长椽。古意盎然。正中供奉地正是上洞八仙之吕纯阳。雕塑上地彩漆多有剥落。香火也不很盛。两个懒洋洋地道童正在左右打扫。神情却是百无聊赖地慵懒。

看见有人进来。而且是道士打扮。一个还算清秀地童子上前打了个稽首。见过礼。“道长是哪放修行。来这纯阳观可是寻家师论道参玄?”

夔牛上下打量。见这童子浑身上下全无修真之气。想来观中师父也不通晓。又听他说到“论道参玄”。心中先就觉得古怪。摇了摇头。只是上下打量。

道童见他不说话。也就不再理会。跑回去接着打扫。

“想不到堂堂上洞八仙地道观。竟然破败成这样。这临安城搞得。风气不怎么好嘛!”

夔牛见左右也无甚出奇,就来到门口,盘膝坐了下来,遥看下方,不禁又想到,“虽然大唐国慕道,但如此道观,想来也培育不出什么出奇地人才,真想不通怎会有人来此修行。”

过不多时,阴家三口已经爬上山来,见门口正有一面目粗豪的道装打扮之人盘膝而坐,心中略略惊讶。雨过初晴,地面潮气浓厚,鲜有人会坐在地上,道士如此,却是古怪。

见三人上得山来,夔牛便打量起来,只见那孩子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通体更是根骨奇佳,道体天然,骨秀神清,竟是少有的修行奇才。

“果然有几分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