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真的堕落与忏悔-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向境外转移现金,一大一小两个箱子,装得还不够满,他就给李军打电话,
让高某赶快送50万元来。

    欲望越来越大,欲望与时间成了正比,于是,时间也便与金钱成了正比。

    所以李真说:“对我的查处,如发生在5 年前,绝不会如此严重;若发生在5
年后,肯定比这更严重。”

    李真案件查结之后,侯磊曾作出这样的分析:“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但欲
望有良莠之分,正邪之别。如求知欲、成才欲、事业欲应该提倡;而金钱欲、权力
欲、美色欲则要抑制。江泽民多次提及领导干部要‘慎欲’,要‘淡泊明志’,这
并不是不允许领导干部有正当的合理的欲望和要求,但关键是要有度,要能够控制
欲望、节制欲望,防止私欲膨胀。否则,让膨胀的私欲缠身,就会像雪球滚到半山
腰,刹也刹不住,挡也挡不了,只有滚至涧底摔成粉末才罢休。李真就是这样,过
度膨胀的私欲,把他送到了沟底。”

    山要崩,绳子箍不住。但仍可收拾。

    陈晓颖要给“沟底”的李真一种希望和解脱,使他把自己提升起来,振奋起来。

    突然,苏轼《前赤壁赋》的句子涌上心头,结合着面前的李真,他被这九百年
前的大文豪感动了,苏子说得多么好啊!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也是永恒的,有什
么想不开的呢?欲望再大又有什么意义呢?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足够你享用的了,你
还要额外索取什么呢?

    于是他脱口背出:“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
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听着
陈组长毫不”打奔儿“地一口气背完,李真敬佩不已。那优美的古文,那富有音乐
感的句式,加上背诵者因为对美文早已烂熟于心,而长长短短、快快慢慢、高高低
低、抑扬顿挫地吞吐得那么自如,那么陶醉,他彻底地被感染了。不用渔夫引,怎
得见波涛。他走入了那种超然而美好的境界之中。

    在这种境界中探讨问题,就比较容易了。李真一直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
济的复杂现实面前,在个人政治追求和自身欲望驱使的莫测生涯之中,要想把握住
自己的命运真是太难了,因为坏榜样太多,好榜样太少,即使有好的,他也不信,
却信坏的,于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追求虚荣和奢华的生活而不能自拔。听了苏
轼这段古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生,似乎顿有所悟。

    陈晓颖说:“生命作为一个过程,是暂短的,肉体消亡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却可以理解为是永恒和无限的———物质不灭,精神无限。
人的一生,在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同时,应努力地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可是许
多人做不到,为满足肉体的欲望和感官的刺激,而整日里追名逐利,声色犬马,纸
醉金迷。哪知道这个过程是很短暂的,一生也花不了许多钱,但却成百万上千万地
捞,忙得不亦乐乎,以为钱越多,幸福也越多,豪宅美女,满脑子充满了一种虚假
的精神满足,哪知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镘头。就这样,可怜的灵魂早就
被他丢在了一边,无人关照,荒凉得长了草,知识贫乏,文化不足,道理不通,哲
理不明,感情变异,根本就不能引领肉身达到一个高的层次,精神境界上的无限享
受,自然也就与他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样的人其实活得很不值。”

    李真说:“我明白得太晚了,岂止是不值,简直是自找罪受。我建议,干部被
提拔之前,都要到监所来住一个月,吃这样的饭,睡这样的床,受这样的管,背监
规,喊报告,集体放风和放茅……他回去再敢贪才算怪呢!”

    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只顾为肉身索取,却把灵魂丢失了。我曾一度很
绝望,认为一个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人生变化无常。其实这是错误的。人只要
从心灵上注意净化自己,就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了。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是通
常人们所说的,知足常乐。您见过北京胡同口上,光着膀子,一手端碗炸酱面,看
下棋的主儿没有?活得自在啊!人家精神上没毛病,知足。苏大文豪所说的清风明
月,是给他们预备的——夏天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喝着茶水,赏着明月,沐浴着
清风,你说要多放松有多放松。可是我就没这个福分,不知足,顾不上,总嫌捞得
少,处心积虑,提心吊胆,结果还是进来了。”

    陈晓颖说:“但是,仍然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要向前看。”

    李真说:“唉!算我倒霉吧,李国庭要是不被查,我就没事了。偶然,一切都
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陈晓颖说:“任何偶然都服从于潜在的必然,任何必然都要通过偶然来开辟道
路,这是最基本的哲学命题。你出事是必然的,只是在哪个环节上出事的问题。用
一句你不太爱听的话来说,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李真说:“别人单纯拿这个词儿来说我,我当然不高兴,但您是从哲学的高度
来谈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连苏东坡都懂得辩证法,咱共产党人就是搞辩证
法的,还能不明白这个。”

    李真的虚荣心很强。有时候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的虚荣心,但又不能让他走
得太远,太得意忘形,那样不利于他积极认识自己和思考问题。所以有顺着的时候,
也要有戗着的时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要不断地敲打着点儿。

    这个火候陈晓颖把握得很好,让他热一热,再让他冷一冷。太热不行,太热他
就成功臣了,比谁都有理,都正确,只发表演讲,而不交待问题。太冷更不行,或
者胡搅,或者一言不发。必须是不冷不热。

    有一次他说:“我以党性担保,我没有大问题。”

    陈晓颖知道他太热了,必须降温,便问:“你知道什么是党性吗?”

    李真居然不知道,吭吭哧哧说不出来。

    陈晓颖说:“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

    一下子他就降温了,开始老老实实思考问题。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共
产党的高级干部怎么就不知道党性是什么了呢?肯定也就不想具备了。

    当二人就《前赤壁赋》谈了一番之后,都感觉心情豁然开朗,感情特别亲近。

    李真说:“那境界是多么好啊!我愿永远停留在精神世界里,而不愿回到现实
世界中来。在现实世界中我没有什么出路了。”

    陈晓颖说:“刚才还说向前看,怎么又悲观了。精神上的解脱对你来说是最主
要的。”

    李真说:“是啊,这已经很不错了,过去我很苦闷,现在基本想通了。这要感
谢您。”

    是啊,钱是催命鬼,欲是害人精,你就是金头银面,又有何用?而精神的东西
却可永存。

    陈晓颖说:“既然想通了,那么在现实中你还可以选择一条最好的出路,在精
神上解脱并站立起来,这对于你,对于你的儿子、你的家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咱
虽然犯了罪,也不能吹糖人的改行———不做人了是吧?”

 

               第二十二章

    22、对立面是人民群众

    李真低下头在思考。

    陈晓颖知道又卡壳了。李真被审查以来,虽然一直态度不好,不交待问题,但
他也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作过反思,知道它的严重性。开始曾一度抱有侥幸心理,寄
希望于昔日的领导、朋友帮忙、说话,只要自己坚持住不交待,恶运就会过去。后
来感到“营救”无望,就想保全一种所谓的“名节、道义”。这也是做人的标准啊!

    他曾经说过:“过去和我有经济往来的一些朋友都与我友谊甚深,都是善意地
互相帮助,如今自己落到这种地步,牵连和影响他人实在是于心不忍,宁可以死相
抵也要在世上保全‘名节’,更可悲的是把彻底地坦白、认罪当成是贪生怕死,把
目前的境遇当成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练,把所谓的‘名节、道义’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