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洋鬼”不是鬼,农民和城镇居民们由自己的孩子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也小心翼翼地走出来,殷勤得有些滑稽。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表示敬意。随着进一步熟悉,他们打心眼里表示欢迎。或者敬茶,或者送菜,或者帮忙出力,全心全意,没有二心。    
    日本军每攻克并占领一个地点的时候,就在被炮火打得如同墓地的空旷无人的街上出现一两个孩子。不久他们从各处走出来,并成为日本和支那握手的契机。    
    …………


第三部分:“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3)

    众所周知,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有多少中国的孩子们死在了“东洋鬼子”的刺刀和枪炮之下,又有多少孩子被掩埋在“被炮火打得如同墓地”的废墟瓦砾中!而尾崎士郎却在这里刻意描绘颇有“人情味”的场面,这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所说的什么“人道主义”,而是刺刀和枪口下的“和平”,也就是日本军队在中国搞的所谓的“宣抚”,所谓的“思想战”、“宣传战”。    
    日本在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初期由报纸杂志社派出的这些作家,其主观动机是协力日本侵华战争的,事实上他们的作品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作家在观察、表现战争的时候,其角度、方法有所不同,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也不尽一致。例如,日本作家近代以来受欧洲自然主义的影响很大,注重“事实”和“真实”的描写,而在初期特派作家中,就有一个人由于写了一些“事实”和“真实”,而为军国主义政府所不容,因此招致笔祸。那就是石川达三和他的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描写了一支进攻南京的部队,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石川达三意欲通过这篇纪实性很强的小说,“把战争的真实情况告诉社会”。不料作品在《中央公论》1938年3月号上发表后,石川达三即遭当局逮捕,法院判处他四个月徒刑,缓期三年执行。理由是:“描写皇军士兵杀害、掠夺平民,表现军纪松懈状况,扰乱安宁秩序。”这一事件在当时的作家和读者中造成了强烈的震动,也促使军部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舆论管制,干预作家创作。与此同时,作为日本士兵之一员在侵华战场作战的青年作家火野苇平的小说《麦与士兵》在当时却发行了120万册以上,成为最畅销书,极大地煽动起了国民的战争狂热,也为军部所激赏。《活着的士兵》和《麦与士兵》正反两个事例,显然给了日本军部和政府以明确的启发,导致了他们对作家从军及其创作活动的干预与管制,并成为由军部和政府直接出面组织从军作家的所谓“笔部队”的一个契机。    
    二、军部和政府直接组织派遣“笔部队”    
    1938年8月20日晚,在东京的许多作家收到了日本文艺家协会会长菊池宽的快递明信片,上面写着:“内阁情报部和文艺家们有事相商,请于明日即23日午后3时,前来首相官邸内阁情报部开会。”23日,在内阁情报部,以菊池宽为首的12名作家前来赴会,他们是尾崎士郎、横光利一、小岛政二郎、佐藤春夫、北村小松、久米正雄、吉川英治、片冈铁兵、丹羽文雄、吉屋信子、白井乔二等。据与会的作家白井乔二在《笔部队组成的经纬》中的回忆,主持人是情报部的几个人,此外还有陆军省新闻班的松村中佐、海军省军事普及部的犬塚大佐、松岛中佐等人。会议开始时,只是随便地交谈一些有关战争时局的问题,后来陆军省的松村中佐站起来,指着墙上挂的大地图,讲解武汉攻坚战的情况,最后提出:希望先派二十名左右的作家到中国前线看看;虽说是从军,但并不对作家提出硬性的要求,完全是无条件的;现在时局重大,相信作家们会有正确的认识;看一看战争的现状,未必马上写出战争文学作品,但十年后执笔也好,二十年以后再发表作品也好,悉听尊便。云云。    
    尾崎士郎在题为《一只文学部队》的纪实作品中写到:当时,当军部提出希望作家从军的事情以后,有一位作家不安地提问道:从军没有危险吗?——    
    大家一下子笑了起来。“没问题”,中佐的嘴唇上浮着自信的微笑。于是菊川信(即菊池宽——引者注)和一同召集这次会议的作家久野高雄(即久米正雄——引者注),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说:恐怕文坛上所有的作家都希望从军,要确定人选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无论如何至少需要二十个人。中佐当场回答:“可以。”并且说:“还有,在战场上难免有个万一,还是办个生命保险之类的为好。当然,各位都将受到军属的待遇,所以会事先给你们在靖国神社那里办好安放遗骨的手续。”    
    白井乔二在《笔部队组成的经纬》中也写道:    
    我们都一齐大受感动。大家在心里似乎都形成了一个相同的想法,那就是作为国民之一员的满腔热血,还有文学家被当做嫩芽一样爱护而产生的那种自豪。我们立即对从军的提议产生了共鸣。与会的作家们几乎全部抱着从军的志向,实在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8月23日这一天,将作为划时期的第一步永远铭刻于文艺史上。


第三部分:“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4)

    具体帮助军部策划“笔部队”事宜的菊池宽,在事后不久发表的随笔《话的屑笼》(原载《文艺春秋》1938年10月号)中说:    
    作为文艺家协会会长的我,当初想派出四五个人。因为是到激战的中心汉口,我担心愿去的可能不多,就打算去做一做自己熟悉的几个人的工作,召集容易拜托的人来情报部开会。不料,十一二个赴会的朋友都说愿去。我自己最初没打算去,但是听了情报部人的讲话,就想无论如何要去,下定了从军的决心。情报部说,二十来个人可以,而且明天就得确定下来。军务紧急,不能个别联系。我想,如果和四五十个人联系的话,会有一半人愿去,所以就发出了快递。于是除两三个人之外,都说愿去。    
    8月26日下午,内阁情报部在首相官邸公布了情报部确定派遣的从军作家的名单,他们是:吉川英治、岸田国士、泷井孝作、深田久弥、北村小松、杉山平助、林芙美子、久米正雄、白井乔二、浅野晃、小岛政二郎、佐藤惣之助、尾崎士郎、浜本浩、佐藤春夫、川口松太郎、丹羽文雄、吉屋信子、片冈铁兵、中谷孝雄、菊池宽、富泽有为男,共22名。此后,日本新闻媒体对这批从军作家大肆宣传,称其为远征中国内地的“笔部队”。入选“笔部队”的作家们在报刊上谈感想,说抱负,表忠心,大出风头,一时成为舆论的宠儿。其中有些本来默默无闻的作家,一跃而成为知名人物。他们从军部领到了高额的津贴、军服、军刀、手枪、皮裹腿等,俨然是一批出征的将军。临行前政府的军部和媒体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然后分图12“笔部队”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左二为泷井孝作;    
    左三为片冈铁兵,左五为久米正雄    
    “海军班”和“陆军班”两路乘飞机前往中国战场。无怪乎当时有的报刊把“笔部队”的出征说成是“大名旅行”(诸侯巡视的意思)。未被选中的作家,有的也怨天尤人,抱怨菊池宽等人做事不公,选的大多是与他所支配的《文艺春秋》杂志有关系的人;有的则表示失望,如著名作家广津和郎在《都新闻》上撰文说:“有人问我,你想从军参加武汉攻克战吗?我说真是朝思暮想,高兴得心都跳了起来,因为这是出乎预料的幸运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快快得到消息。可是,一看公布的名单里头没有我的名字,真是空喜一场。抱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厉害。”    
    在第一批“笔部队”被派往中国的时候,正是规模空前的武汉会战的高潮时期。武汉会战从6月11日起,进入八九月份,已经打了两三个月。日本为了最终攻下武汉,正在加紧进攻并占领武汉外围的战略要地;中国军队也集中全力,保卫大武汉。日本赴武汉前线采访的海军班的一行作家,包括菊池宽、吉川英治、佐藤春夫、浜本浩、小岛政二郎、北村小松、吉屋信子、杉山平助等,先飞到上海,访问了日本陆战队本部,次日又访问了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然后从南京溯长江而上,到达九江,9月底10月初到达武汉会战前线,正赶上了战况激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