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无真假。它只表达判断的形式,因为不能说“A属于所有的B”是真的或是 

假的,正如不能说S是P是真是假一样。只有代进具体内容时,才有真假, 

与实际相符便真,否则便假。 

     引用符号、字母,即引用变项,是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的巨大贡献。假 

如逻辑学不能够从各种具体推理中总结、概括出一般的联结方式,即没有这 

种通过常项和变项所表现的逻辑形式,则逻辑就很难得到长足的进展。通过 

变项的引用,就可以显示出三段论结论的必然获得不是由于前提的具体内 

容,而是由于由变项所表示的逻辑联系。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 

暂时抛开三段论的具体内容,去深入地研究三段论的形式结构,确定有效的 

推理形式。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第一卷中详细地探讨了三段论的各种 

有效的形式,确定了三段论的有效的格和式,并且制定了三段论的规则,以 

保证三段论推理的正确性。这些构成了传统逻辑三段论推理的基本内容。但 

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与传统逻辑的三段论在表达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 

些区别有:第一,名词 (在前提和结论中)位置不同。传统逻辑的表述是: 

         凡人皆有死,                M是P, 

         苏格拉底是人,              S是M,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          ∴S是P。 

     在传统逻辑中,主词在前处于第一位,谓词摆在后处于第二位;而亚里 

士多德的三段论,谓词摆在第一位,主词摆在第二位。如:A被断定为B的 

全体分子的属性,B被断定为C的全体分子的属性,等等,谓词先出,主词 

在后。第二,传统逻辑的三段论,大前提总是摆在第一位,小前提摆在第二 

位,前提的顺序是固定的。但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系统中,大小前提的位 

置是不确定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两个前提是联断的,联断判断是可以交 

换的。A并且B,可以交换为B并且A。 

     亚里士多德在第一格和第二格各式,以及在第二格的两个式Darapti和 

Ferison中,大前提均在前,小前提均在后。在第三格的其他四个式中,小 


… Page 116…

前提在前,大前提在后。特别是Datisi式在同一章中提出两次。在两式中, 

符号是一样的,但前提次序换了。 

     第一个公式是: 

         如果R属于有些S,            小前提 

         并且P属于所有的S,  大前提 

         那么P必然属于有些R。 

     第二个公式是: 

         如果P属于所有的S,  大前提 

         并且R属于有些S,            小前提 

         那么P必然属于有些R。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前提顺序是不固定的,而在实际论断中, 

前提顺序也是不定的。但传统逻辑把前提顺序固定下来了。演绎三段论的特 

点在于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一般,通常是由大前提表示的。在表述上 

把大前提固定于第一行,便于突出由一般到个别的关系。这一点不是没有意 

义的。 

     第三,传统逻辑中包含有单称判断的前提,即含有单独概念的判断。例 

如苏格拉底是人等等,苏格拉底为单独概念。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不引 

用单称判断。例如A被断定为B的全体分子属性,B被断定为C的全体分子 

的属性等,均为全称判断。有时有特称判断,但无单称判断。只是在个别场 

合引用过带具体内容的单称判断和单称名词的三段论例子,而无用符号表示 

的单称判断(前提)。例如,因为与邻国战争是坏事(大前提),而与风宛 

人的战争是与邻国战争 (小前提),所以与风宛人的战争是坏事(结论)。 

     第四,传统逻辑三段论是用推论形式表示的,即三个命题均为直言判断: 

凡人皆有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有死。其形式是:M是P,S是M, 

所以S是P。上面这个具体的三段论例子和它的逻辑形式都是推论。推论的 

特征是结论前要加上“所以”。而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形式则为蕴涵,即两个 

前提的合取作为前件,结论则表现为后件。但它又不同于传统逻辑的假言三 

段论。澄清这些情况,应归功于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历来人们均认为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推论。自从亚历山大、波伊提乌把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表 

述为推论以来,一千多年间,读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逻辑学家竟未觉察亚里士 

多德三段论是蕴涵,而不是推论。但是,把亚里士多德以蕴涵形式所表示的 

三段论,在传统逻辑中,改进为推论的形式,是一个发展,这样方可与亚里 

士多德本人的推理分类相一致(如证明的三段论)。 


… Page 117…

                         5。古典哲学的发展与影响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主要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展开的: 



      (1)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哲学发生以前很久,早已存在。在远 

古时代,人们就产生灵魂和灵魂不灭的观念;同时,人们也不能解释自然现 

象,将自然力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因此,灵魂和神是原始人类普遍具 

有的概念。 

     哲学是在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下产生的,最早的哲学是朴素唯物论,他 

们将世界的本原归为水、气、火等物质性的东西。他们相信物质是永恒运动 

的,但又不能说明这种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因此,他们相信万物都具有灵魂 

的物活论思想。但灵魂又是什么呢?泰勒斯将灵魂说成是像磁石吸铁一样的 

物质性的力量,阿那克西美尼则将灵魂说成是呼气。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 

将物质和精神看成是相互对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还是从客观事 

物中抽象出来的性质,不能简单将它归结为精神,他们自己有的还将数解成 

为物质性的东西。赫拉克利特将他所说的物质性的本原——“永恒的活火” 

说成就是神,就是灵魂。他所说的逻各斯虽然是只有最高的智慧才能认识的, 

但它主要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和规律,也不能简单他说它就是精神性 

的本原。爱利亚学派所说的“存在”,虽然是只有思维才能认识的东西,但 

它还不能等同于精神的本体。早期希腊哲学家中,最早是阿那克萨戈拉在物 

质的“种子”以外,提出另外一种本体——“努斯”。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努 

斯,实质上是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的物质相对立的精神性的本原。在人类 

认识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表明对物质和精神的差别,已经开始有了 

认识。但是当时的这种认识终究不是十分明确的。阿那克萨戈拉虽然尽力将 

努斯和物质对立起来,说明它们的区别,但他仍将努斯说成是最稀最纯的、 

有大小的东西,用一些感性的物质性的词来描述它。西方有些学者根据这点 

将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也解释成为物质性的,说明阿那克萨戈拉还有将精神 

和物质混淆之处。而且阿那克萨戈拉有强烈的朴素唯物论的科学精神,因此, 

在他的自然哲学体系中,努斯的精神性作用井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彻底贯 

彻。他只有在无法解释物质的最初运动时,才提出努斯来;而在一般物质的 

运动变化中,仍旧用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因而使唯心论者柏拉图感到失望。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古代希腊哲学中第一个唯心论哲学体系。关于理念, 

他在本同的对话篇中有不同的解。在有些对话篇中,理念可以说是明显的精 

神性的本体,而在另外一些对话中就不那么明显。一般说来,从他的认识论 

看,他所提出的回忆说和心灵转向的学说认为只有将人的认识从客观世界转 

回到认识主体——自己的心灵时,才能得到真正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当然是 

精神性的。柏拉图将精神和物质的区别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亚里士多德的 

形式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并不是在具体事物以外独立 

分离存在的,它和质料 (物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