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说写作技巧大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我在街上吐了一口痰,一帮管市容哥们儿跟我要五毛钱。我知道随地吐痰不对,可有个文绉绉的老太太说我不文明,我一听马上就乐了,我根本就不是文明人,我要文明干嘛?我要是文明人,我能和我二十出头的妹妹挤在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吗?这他妈算什么文明?我还想为这事去找谁罚上点钱呢!
  嘿,我一说完,那帮哥们儿都乐了。……没准他们也和老大不小的妹妹挤在一间小屋里,没准还他妈挤在一张床上呢?没准他们听我一说,想想自己也不是他妈什么文明人。
  再看王蒙在《来劲儿》中所操演的语言:您可以将我们的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响鸣、香茗、乡名、湘冥、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鸣向名向命……以此类推。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以前两个月以后,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癜风、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益寿延年什么病也没有。十一月四十二号也就是十四月十一、二号突发旋转性晕眩,然后照了片子做了B超脑电流图脑血流图确诊。然后挂不上号找不着熟人也就没看病也就不晕了也就打球了游泳了喝酒了做报告了看电视连续剧了也就根本没有什么颈病干脆说就是没有颈椎了。亲友们同事们对立面们都说都什么也没说你这么年轻你这么大岁数你这么结实你这么衰弱那能会有哪能没有病去!说得他她哈哈大笑呜呜大哭,哼哼嗯嗯默不作声。
  这两段语言都含调侃、游戏成分,可以说是戏谑化口语的代表性例子。
  运用口语,无论是有〃粗俗化〃倾向,还是有〃戏谑化〃倾向,若有适当的把握,均可有益于小说的叙述表达。但也要切忌:不要一味放任、过度夸张。不要将〃粗俗化〃等同于一般语义的〃粗野〃、〃粗劣〃、〃粗俗〃;不要将〃戏谑化〃流于玩弄文字游戏或〃逗贫嘴〃。而这种缺憾,由于一些评论者的偏颇宣扬,(包括对王蒙《来劲儿》这类叙述的过份吹捧)已经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曾有一段时间,小说叙述不骂几句就不够洒脱,不逗几句〃贫嘴〃就不够风流,致使小说的艺术品格下降。象马原后期的小说便陷入自己设置的叙述语言的羁绊中,致使语言成了小说表达的累赘。这实应引以为戒。
第二节 〃原生态〃语言(质语)
  这种语言主要是借鉴、参照西方〃意识流〃文学及〃超现实主义〃小说等的语言特点而在中国当代小说的一些篇章中出现的。其特点是将作为人脑思维物化形式的〃语言〃直接转录在小说叙述中,以求〃绝对〃的客观与真实。因此,这种语言不讲语法、不需要逻辑,跳跃性极大,甚至不要求语言(或语言代号)一定去表现或传达某种确切的意念。严格地说,〃原生态〃语言不能也不该作为小说的叙述语言出现。
  但是,借用、模拟〃原生态〃语言的某些特点,比如跳跃性、辐射性、联想性、想象性以及表面无所羁系的模糊性、梦幻性、还是有助于现代小说的艺术表达的。尤其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小说,更为有利。
  且看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结尾处的那段行文:……其实我是想说应该还有别的。比如很久就流传下来的炊烟和这些村庄的名字。而今这些村庄也只有了黄昏才变得美丽/于是我们来了。带着口红、画箱、和避孕用具。(我们可是来过日子的,真傻,真糊涂透了。我们不是早说好的,要在这里生一大群儿子吗?)我突然意外地兴奋。/不再只有爱情才带给我灵感。你看没有熟悉的鸽哨鸣空,栖在白居寺后面的那群野鸽子仍然飞来了。
  这段语言,几乎没有逻辑可言,而成了一时心态的如实写照。但若阅读全篇,则便可以从这段文字中产生多向的非线性的感受,而觉得这文字叙述之妙了。
  再看王蒙《春之声》中一段语言: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先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火车也叮叮咚咚地响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象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瓷板,它们伴随着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这段语言,叙述列车启动后主人公的感受与情怀,确有些〃天马行空〃的味道。但通过这些似乎杂乱、随意的语言,不可以从总体上窥见或体味主人公(或通过主人公而传达出来的作者)的情怀与心境么?
  在当代小说中,〃原生态〃类语言的适当借鉴,可以产生特定的艺术叙述效果。但也要有所节制。〃原生态〃语言毕竟还不能直接等于小说的叙述语言。因此,不考虑小说叙述的艺术需要,而肆无忌惮的照搬,一点儿也不顾人们习惯的语言规范,毫无意义地故意不要任何标点符号,专门以描摹人的潜意识或半睡半醒的朦胧状态中的思维为唯一兴趣,就必然写出令人无法读懂因而也就毫无价值的东西了。
  小说的叙述语言本难以人为分类、严格区别的。上述六类介绍,只是就其倾向、特色而言,而实际上,它们往往是互相包容、彼此渗透的。这一点,望读者体会,并在自己的小说叙述中作有机的变通。 

第二篇 小说对话的功能特点与美学意义
  侦探小说一直拥有最为广泛的读者群。纵观世界文坛,侦探小说的发行量一直高居各类文学之首。但无论中外,侦探文学的研究一直都是作为一种边缘学科存在,很多文学评论家更是把侦探文学归为不入流的娱乐作品。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于洪笙指出:“专业作家很少进行这类文学样式的写作,认为这类小说不登大雅之堂,更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因此,对通俗文学来说,读者的欢迎和学术界的漠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至少在国内,对于侦探文学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侦探小说进行系统地研究不仅可以探讨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揭示其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还可以对文学的创作、评价与欣赏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章 克里斯蒂小说的代表性
  侦探文学的发展一般是以“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Edgar Allen Poe)为起点。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创作侦探小说的作家。延续爱伦坡风格最著名的作家是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Conan Doyle)。其作品从篇幅到构思都比较短小和单纯,但充满悬念和神秘色彩。这也是古典侦探推理小说的特点之一。所谓“推理文学的黄金时期”,则是指二十世纪初至二次大战前后的二十多年的时期。黄金时期侦探小说的风格已脱离神秘小说的形态,是古典短篇侦探小说适度的延伸,同时仍维持了爱伦坡及柯南道尔传统的架构与精神,以侦探为主的推理分析依旧是作品重心。克里斯蒂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她的作品曾被翻译为103个国家的文字,其累计发行量在世界图书品种发行量中仅此于《圣经》而位居第二,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第三位)。因此她的作品在侦探文学中应该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总的说来,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章法一般比较严谨,擅长于用多层次叙述手法设置悬念,以叙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分析犯罪心理。克里斯蒂笔下小说的背景庞杂,人物众多,案情扑朔迷离,读者必须透过书中的介绍,尤其是对话,去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建立自己的推理基础,捕捉情节的发展脉络。因此对话成为作者和读者读解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同时小说中的主要侦探形象波洛和马普尔小姐往往是依靠与案件相关人员的谈话来寻找破案的线索。从文体学的角度对小说对话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进行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克里斯蒂作为侦探小说大家的写作技巧和文体特征,从而对侦探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章 本文使用的分析方法:话语文体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