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谈与疯话_六六-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是刽子手下刀如电闪,头蹦出去几米开外,犯人还口中连呼:“好快刀!”

元旦刚过,母亲去家乡看望94岁的外婆,回来后忧伤地告诉我:“外婆看样子怕是熬不过这个年关了,骨瘦如柴,象点尽的蜡烛,又象浇过水的灶头,看着真受罪。”外婆已经进入了牛皮收紧的阶段,首先是活在混沌的世界里,听不见也看不见,吃饭或睡觉都没有概念。饿了使劲吃,困了一睡24小时。以前还自言自语,现在已经完全闭口不言,活在与世隔绝的黑暗寂静中,这是一种精神压迫,造成她终日恐惧,一旦有人经过,便很警惕地以为是来谋害她的,而夜里,她总是用让人难以相信的超人力量将一张铁床拖到门后抵住,避免牛头马面来带她走。“不要杀我!”她这样企求着身边的子女。子女的安慰,她是听不见的。“妈妈。”有一天,垂老的外婆这样搂着舅妈唤她。在她的印象里,她已经回到童年,需要母亲的庇佑。糊涂的时候,外婆会大叫“救命!”,而清醒的时候,她会说:“我的痛苦是死不掉。活得太老。”

以前那个麻利清爽温柔的外婆,现在变得糊涂,无法控制大小便,半夜里会象婴孩般放声哭泣。

我的心刀绞一样痛。曾经希望外婆长命百岁,甚至万寿无疆。现在,我开始劝说自己,也许,如今外婆的离去,对她,亦或是对周围心痛她的人,未必不是一种解脱。人的生命,与长短相比,更重要的是质量,活着,要有个尊严。在世一天,如果快乐一天,享受着生活一天,赞美这世界一天,眷恋着色彩一天,就是幸福的一天。而活着,如果仅仅是为了呼吸,为了等待死神的召唤,并时刻颤栗,感觉走在地雷阵的中央,不知道哪一步会引发炸弹,那么,还不如好快刀的爽利。

与外婆相比,奶奶的辞世是一种幸福。下午走在院子里,突然身体一歪,脑血管象脱了闸的水龙头一样裂开,不到24小时就过去了。人在那以后一直是昏迷的,没有痛苦。因为年纪还轻,并没有预感到死亡的逼近,直到最后一刻都是快乐的,因为她临出门前说的一句话是:“我去串门儿。”

我揣度宋庆龄106岁的寂寞。在90以后的岁月里,看身边的至亲一个一个离去,那些自己曾经爱过的,拥抱过的,寄与希望的人们或仓促或微笑着告别,自己心中的故事,和陈年的往事竟无知音倾听,每天关起房门,闭上眼睛,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曾经的音容笑貌,于是暗自只能叹气,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相熟的人们还可以在一起打打麻将,听听戏,说一些相互懂的话,或是歌舞升平,独留着自己,每天惴惴不安地等待,并在两个世界中间的楚合汉界挣扎,我该呆在哪边?这是怎样的无奈?也许,最后的日子里,她的心,向死更为迫切,尽管她说:“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苟且地活着。”

国外有部电影名字叫做“两百年的人”,说的是一部机器人,如何在经历了两百年的生离死别后,最终要求法官宣判他已经成为一个人而非机器。人的定义为最终的死亡,而他微笑着选择死亡,放弃了作为机器的永生。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自己,如果,在最近,听说我的外婆要象天使一般飞入天堂的时候,我应该含笑祝福。



tXt,coMt。xt。小。说。天。堂



快乐过的蛋

妈妈三年前潜心向佛,自此荤腥不沾,这次来新加坡看我,只见她每日摄入量少得惊人,让我担心她食不果腹,进而忧虑她的健康。据妈妈说,少食静心,才秉承佛法。

妈妈告诉我,佛说,一切欲望皆是罪恶的根源,吃的太饱,或活的太享受,就失去了苦修的意义,很难得成正果。我问:“妈妈,什么是你心中的正果?得道成仙?坐化成丹?把自己放在大缸里风干,几百年保持肉身?亦或是放在火上烧烤得出舍利子?佛的精神是什么?究竟是一人得道,还是普度众生?妈妈如果只一味追求自己修成正果,那不过是小乘佛法,只有将教义广为流传,才深得精髓。妈妈,还是不要饿坏了肉身,先灭了精神寄生的肉体才好。”

妈妈蔑视我的凡夫俗子之言,不予理睬,继续修行。

我以为,如果让我选择,是放纵快乐过五十载,还是修心敛性过百年,我一定选择快乐地活五十载。妈妈不以为意,她认为我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还年轻,离五十还有一半的路。等我到了五十,也会开始寻求青春永驻或循环于世的妙药。秦始皇在20岁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派500童男童女远渡扶桑炼长生不老的仙丹。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与冥冥小鬼做着拉锯战。

唉,糊涂妈妈听我言:

当年的一种说法,佛教在汉代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大家都注重自我修行,印度佛教的主要流派也是自我修行,当时出了很多苦行僧,那些僧侣常常一个人躲在丛林里不吃不喝,甚至在肉体上穿洞,他们认为,肉体受到的虐待越苦痛,得到正果的机会就越大。到了唐朝时,著名的那个老被女妖精垂涎三尺的唐玄奘,对小乘佛法的这种一味追求自我修行很不满意,觉得佛法的真教义应该是达摩祖师的大乘佛法,修为修的是天下人而不是独立个体。于是他不远万里,专门去印度取经,带了相关佛法回来。

大乘讲的是普渡众生,等世上的每个人都修成正果,自己才会成佛,通过拯救别人,劝说别人信佛,行善事,众生得到,鸡犬都升天了,自己才真正入道。地藏菩萨的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意思是他不去天堂,等地狱里的鬼都去了天堂他才去天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大乘佛法到了中国,与老庄哲学相碰撞,擦出了火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佛教,自此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修行,不注重形式,而注重感悟,于是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得道不分介入的先后,却更在意于佛缘,仅一个似是而非的“缘”字,给了众多百姓修行的信心。佛法平民化,走入千万家。民间推崇的和尚,如济公之类,便是典型。“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佛法关键在一个“悟”字。悟到成佛。

当年,妖僧行森蛊惑顺治帝遁入空门的时候,他的师祖玉林秀说了如下一番话:“和尚普渡众生,师让世人俱成善果,为他们消灾免难,祈祷平安。绝不是让他们来当和尚的。假如天下人都成了和尚,谁来奉养和尚?佛门严禁婚嫁,假如天下的人都成了和尚,又有谁来生养和尚?”

妈妈啊,修行,修的是心而不是身啊!佛祖既然已然你胸,那些鱼肉生禽又如何阻挡您的虔诚?

我谑笑妈妈,既然你不吃生命,难道鸡蛋不是生命?为何食之?妈妈居然一本正经地说:“鸡蛋,要看是受精卵还是非受精卵,如果受了精的,就是荤蛋,否则就是素蛋。”我于是明白了,您修的,不过是阻止快乐的佛法,摈弃一切快乐就得道了。你不吃的,只是那些快乐过的蛋。



。t…xt…小…说…天。堂



遗老VS小资

现在是小资流行的世界。所谓小资无论其欣赏品位如何,其标榜的文化内涵如何,其价值取向如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小资不屑与流行为伍,在流行到来的前夜,他们是着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巅峰到来之时,他们又成为流行的唾弃者”。这话是我以小资的敏感从别人的文章中捕捉到的,在小资泛滥的时代,在每个人都热衷探讨小资标准的论坛,我果断推出小资的下一个方向是——遗老。我决定要做小资先锋的彻底开创者,打破小资固定路线,在小资高潮到来以前将自己包装成特立独行的,并孤立于满世界乱窜小资以外的另类被遗忘的群体——遗老。

小资的固定服饰已经被阿玛尼和圣罗烂垄断了,一眼望去,凡是口里刁着古巴雪茄,手里端着波尔多红葡萄酒,衣服的样式逃不出那几款而又特别明显的,一定是刚从洪晃的《ilook世界都市》里刚抄袭下来,还学的有点生疏的小资。做小资很辛苦的,你得挑剔印象画派里毕沙罗的拘谨,修拉的不透明,还不能把他们的生辰搞错。谈萧邦的时候不要显示出绝对的热爱,因为实在没什么可爱的,大部分是听不懂瞎听听,但你得以熟悉到跟你是邻居一般的口吻冷静地告诉大家,年轻时候的萧邦既潇洒又多情,女弟子拜师的时候大多裸体。当然古典不是小资的风格,都市的代表汪家卫一定要百看不烦,可以熟记重庆森林里王菲戴的太阳帽的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