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官见对方不肯屈服,只好灰溜溜地回去报告去了。埃米希一听汇报,气得他“嗷嗷”直叫,立刻下令用大炮轰击炮台。比利时军队严阵以待,用猛烈的炮火还击对方。双方在列日要塞展开了激烈的炮击。
   炮击进行了一天,双方各有伤亡,日落时分,只好停了下来。
   第二天,德军见炮击占不了便宜,便用飞机从上而下轮番轰炸列日炮台,炮台四周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大一会儿,便成了一片火海。
   德军见空袭得势,呐喊着潮水般地涌向炮台。但几次冲锋皆被英勇的比利时军队用交叉火力击退。又激战一天,只见炮台前面的德军尸体堆积到齐腰高,但列日炮台却一个也未攻下。
   这天夜间,德国第二集团军副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亲自指挥一个步兵旅,采用穿插渗透的战术,从东西两个炮台之间的缺口攻入,并迅速占领了列日镇。但列日周围的炮台还在顽强战斗,阻碍德军的前进。
   为了按照“史里芬计划”中的闪电战术,进攻法国,就必须尽快通过列日,德军从后方调来一门巨型攻城榴弹炮,一下子就摧毁了10多个炮台。到8月16日,列日指挥部所在的最后一座炮台,也被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命中,勒芒将军被炸弹震昏后被俘。
   德军攻战列日后,便长驱直入,只用了四天时间,便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接着,便根据“史里芬计划”,兵分五路,直向法国首都扑去。
   消息传到准备进攻阿尔萨斯和格林的霞飞将军耳朵里,他拍手喊道:
   “好!德军从北方进攻我们,我们则从东北出击,乘机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于是,他命令法国军队发起进攻,不到几天,便顺利地攻进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当法国军队进入阔别40多年的地方时,个个感到十分欣慰,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他们的胜利。
   可他们万没想到,这正是“史里芬计划”中所特意设置的圈套,德军用有计划的退却,来引诱法军深入,以便拉开他们与进攻法国的德军的距离,在适当时候展开反攻。
   果然,德军刚一反攻,霞飞将军便接到一个个失利的消息:
   “德第一集团军击溃从蒙斯来援的英国远征军!”
   “我军在阿登森林与德军遭遇,经过三天血战,我军不支,已经向南撤退!”
   霞飞将军如梦初醒,赶快调整布署,重新配备兵力,把军队调到左翼,以便从另一面夹攻德军。
   但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只看到自己的部队逼近巴黎,并迫使法国政府于9月3日迁往波尔多,便得意忘形,以为“史里芬计划”马上就能实现。于是,就抽调两个军到东线去对付俄国人。这样,就改变了“史里芬计划”中的规定,使德军右翼的进攻力量,从原来的16个军减少到8个军,在数量上少于法军。
   法军虽然表面上溃不成军,但实力并未消弱,再加上霞飞的左翼力量,使德军转眼受到法军的两面夹击,被迫在马恩河与法军进行遭遇战。这是“史里芬计划”所没有的。这次大战于9月5日一直打到10日,双方总计投入了150多万人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这就是一战时期,著名的“马恩河”大会战。
   在近五天的战斗中,马恩河一线硝烟弥漫,战火纷飞,100多万人互相残杀,法军阵亡2万多人,受伤12万余人,德军损失更为惨重,共有4万多人阵亡,17万余人受伤。结果,德军支持不住,向北败退,双方从此形成相峙局面。
   马恩河大会战粉碎了德军迅速征服法国的计划,使整个“史里芬计划”再也无法实现。此役刚一结束,毛奇哀叹道:“我们输掉了整个战争!”9月14日,毛奇被德皇撤职。至此,“完美无缺”的“史里芬计划”彻底破灭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德俄“坦仑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完全按照“史里芬计划”来布置整个战争,把绝大部分德军布置在西线,想借助优势兵力,通过闪电战术,一举攻克巴黎,打败法国。他们认为,俄国国内充满危机,不可能在战争一爆发,就立即进攻东普鲁士,因而,在东线只配备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来抵御俄国的进攻。
   但俄国的军事计划,是与英、法共同制定的。这份计划规定,一旦德国集中精力对付法国,俄国就在东线同时进军东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加利西亚,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以分散他们的兵力。
   因而,战争刚刚开始,俄国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在两个星期内,将有80万俄军作好战斗准备。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将军率领两个集团军开辟东线战场,由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各率一个集团军,兵分两路,进攻东普鲁士。
   守在东线的德国第八集团军毫无防备,一时措不及手,只得向西撤退。
   俄军初战告捷,傲气顿生。两个集团军各行其事,互相之间毫不配合,长驱直入,突进普鲁士。但过了不久,因战线过长,后方供给不及,全军缺乏食物、弹药和运输工具,部队饥疲交加,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尤其是两个集团军之间,很快出现一条100公里的空隙地带。
   德军在向西撤退之中,了解到了俄军这些弱点,霍夫曼上校根据这种情况,拟了一份作战计划,建议对俄军进行各个击破,首先攻击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
   “本来我军数量就少,如若进攻萨松诺夫,莱宁堪普定会援助,到时我们将有被包围吃掉的危险,”参谋长看了作战计划,顾虑重重地说道。
   “我认为不会!”霍夫曼上校坚决地说,“他们之间有100公里的间隔地带,到时恐怕来不及,即使来得及,莱宁堪普也不会援救萨松诺夫!”
   参谋长看了上校那么胸有成竹,似乎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秘密情报?”
   “这算什么秘密!”霍夫曼上校笑了笑说,“这两位将军是冤家对头,这已是10年前的事了”接着,霍夫曼上校就讲起他10年前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那是1905年初日俄战争期间,在中国沈阳的火车站月台上,萨松诺夫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得不到莱宁堪普支援,至使几乎全军覆没而破口大骂对方。莱宁堪普见对方在大庭广众之间当面侮辱他,一怒之下,两人大打出手!后经上司调解,才勉强分开。从此,两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这次俄国派两名冤家共同战斗,怎能谈上配合。
   众军官听了这个故事,禁不住大笑起来。正在这时,参谋人员送来一份报告:“这是我方通讯兵刚刚截获的电报,上面有俄军兵力调动的情况。但是用明码拍发的。”
   “什么?是用明码?!”参谋长感到惊奇,怀疑地说道:“难道这是俄军的阴谋?”
   众军官也同时瞪大了眼睛。
   “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阴谋,”霍夫曼上校说道,“据我所知,俄国野战军不搞密码,他们根本没有密码人员,指挥作战,用的就是这种明码电报。”
   大家都知道霍夫曼是俄国问题专家,他在一战之前曾多次到过俄国,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很多。因此,大家认为,还是根据电报所提供的情报,相应的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讨论,德军决定按照霍夫曼的作战计划,首先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
   参谋长命令一个师,去牵制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集到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两翼。
   德军先派一股小部队去吸引萨松诺夫。双方刚一接触,德军便溃不成军,掉头向西就跑。萨松诺夫误认为这是德军的全线溃退,便根据明码电报的指令,不顾粮少弹缺,拚命向西追击。
   追击一天后,全军疲惫不堪,那股德军也转眼不见踪迹。萨松诺夫正在迟疑,就接到骑兵侦察报告,说发现两翼出现大量的德军,很可能是冲我们来的。
   联松诺夫先是一惊,接着便明白过来,急忙给吉林斯将军发电,请求暂停追击,以免遭到德军夹攻。
   吉林斯基这时正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的一个指挥部,喝酒庆贺自己的胜利,他一直认为,德军根本无暇东顾,认定这只是小股德军在做垂死挣扎,根本不把萨松诺夫的请求当做一回事儿,回电斥责萨松诺夫懦怯,命令他继续进攻。这份明码电报转到德军参谋长手里后,德国人放心大胆地对萨松诺夫分割包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