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时雅各宾派内部发生了危机。三位领袖人物中马拉被反动派暗杀,丹东变成了暴发户,丧失了革命斗志,反对罗伯斯比尔的政策,结果被处决。为了镇压反对派,罗伯斯比尔采用恐怖政策,通过了改组革命法庭的法律,规定可以随意处死反对派。从19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天处死50人。这样做的结果,使雅各宾派陷入孤立的处境,给了反对派分子可乘之机。
   1794年7月27日,法国的“共和历”共和2年热月9日,罗伯斯比尔,圣鞠斯特等人在国民公会的会场上被捕。第二天清晨,罗伯斯比尔等人未经审判便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专政,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也随之而结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刽子手·国王·断头台 


   1793年1月21日,刽子手亨利·夏尔显得特别兴奋,天刚蒙蒙亮,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完毕,穿上红色制服,头戴高帽,准备去“上班”。他绰号叫“巴黎先生,”不知有多少人在他手下做了鬼!但今天却非同往日,因为今天要杀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大概因为紧张,也可能是过于激动,亨利头天晚上一夜没合眼,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困倦,照样和往常一样精神头十足。走在巴黎街头,亨利不知怎么了,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桑松·夏尔,“当初我那曾祖父选择干刽子手这个行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会亲手杀了国王吧?!”亨利在心里说,不禁有些得意起来,心头竟然涌上一种职业自豪感。
   要说到亨利·夏尔的曾祖父桑松·夏尔选择刽子手这个职业,还真有点传奇色彩呢!
   桑松原是路易十四手下的近卫军军官,出身贵族。真是姻缘巧合,有一次桑松到巴黎郊外骑马,突然从马上摔下来,人事不省。他被人救起来,送到附近的一所房子里,主人的女儿名叫玛格丽特,长得漂亮迷人,又端庄大方,对桑松悉心照料。桑松一见到玛格丽特马上忘了伤痛,对她一见钟情,不禁坠入情网。在热烈的初恋中,桑松只想到和姑娘频频约会,花前月下,消磨美妙的时光。至于说姑娘家里情况怎样,父亲是干什么的,他一点也不关心,所以从来没问过自己的恋人。
   正巧有一天,桑松从巴黎的“咸井广场”经过,当时那是处决犯人的地方,桑松突然发现玛格丽特的父亲正在绑一个即将受刑正法的犯人。原来,他是刽子手,名叫皮埃尔·儒埃纳。真没想到自己心上人竟然是刽子手的女儿!桑松不禁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他考虑了很久,狠心和姑娘断绝了关系。
   几天之后,失魂落魄的桑松又回到姑娘身边,说他没有玛格丽特就活不下去,为此他和家里闹翻,还辞职不干了,决心带玛格丽特私奔。两人慌忙收拾行装,正准备出门儿,老头子皮埃尔·儒埃纳回来了!他一把扭住桑松的衣领,大声说道:“你这混蛋!你玷污了我女儿的贞洁。你必须娶她,并且做我的助手,将来接我的班。不然,我把你们两人都杀了!”“为什么连玛格丽特也杀了呢?我……”不知怎么的,桑松一见老头子就觉着心里别扭,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了。“因为一个失去了贞洁的刽子手的女儿,还有谁愿意娶她呢?”
   就这样,桑松答应了儒埃尔,1688年9月24日,桑松继承了岳父的衣钵,正式当上了刽子手。
   后来,桑松的儿孙也都相继做了刽子手,这一家成了刽子手世家。
   亨利·夏尔到了刑场,发现阵势和以前大不相同。刑场周围没有坚固的栅栏,不许任何围观者越雷池半步,几千名士兵紧紧围住断头台,四周戒备森严,几十门大炮严阵以待,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各个路口,防止保王党来劫法场。上午10点左右,囚车来到刑场,国王下车后行刑官催他上断头台,刽子手的两名助手过来替他解衣,路易十六拒绝了,他步履蹒跚,颤颤悠悠地往断头台边走去,两腿发软,直想瘫倒在地上,只是想到临死也要保持国王的尊严,才那么硬撑着。路易十六看看断头台上的斩首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除了死亡即将到来的恐惧之外,路易十六还有对自己的嘲笑,因为这斩首机还是他参与发明呢!也是他亲自批准用斩首机处决犯人的!想不到今天就要用它斩自己的头!
   原来,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政府处决死囚用的是车裂刑,类似中国古代的酷刑“五马分尸”。这种刑罚极其残酷,令人惨不忍睹。有一次,夏尔奉命处决一位失手杀了人的年轻人。临刑时,犯人和情人诀别,场面非常凄惨。旁观者看了大为感动,一拥而上放了犯人,烧了刑具,有人对亨利大声喊道:“今后处死犯人要干脆利落,别让人受罪!”
   1789年12月1日,国会议员约瑟夫·伊里亚斯·约吉坦医生在国会大声疾呼,要用新方法,使犯人在瞬息间无痛苦地死去。于是,议会通过决议:今后处决不见血,改用绞刑。亨利·夏尔是第一个用绞刑送犯人归天的法国刽子手。一根绳索不能让犯人立即一命归天,约吉坦医生还在想别的办法。
   1790年4月的一天,约吉坦医生和夫人一起去剧院看哑剧《埃蒙的四个儿子》,剧中有一个机器飞快地砍下了一个木偶脑袋。约吉坦大受启发,突然又想了一个新的主意。第二天,他找来法国第一号刽子手亨利·夏尔,问他处决犯人能否用斧砍或剑斩,亨利告诉他,斧与剑力量太小,而且砍多了要卷。约吉坦听后说:“那制造一个快速斩首的机器怎么样?”
   “这个主意倒不错,可以试试。”亨利以职业刽子手的权威说。
   于是,约吉坦又说动国会通过决议,今后处决犯人改用斩刑。又请德国能工巧匠多皮亚斯·施密特制作了一台斩首机。约吉坦首先用它杀了几只羊,获得了成功。为求万无一失,约吉坦又亲自监斩死囚。刽子手动作麻利,但斩到第三人时,刀口卷了。路易十六听说后,召见了有关人员,建议把斩首机上的铡刀改成三角形,亲自画了一张图。
   改进的斩首机一经试用,果然效果非凡。路易十六御批正式启用。
   从囚车到断头台,只不过有几步,路易十六却巴不得有万里之遥。最后,他终于登上了断头台,刽子手试图绑住他的双手,蒙上他的眼睛,国王拒绝了。于是神父劝说:“你当知道,主耶稣受难时,也被绑起了双手。”路易十六顺从了。这时行刑乐队奏起乐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圣路易的儿子,你开天吧!”铡刀落下,国王转眼身首异处。
   斩首机诞生之后总共砍下5000颗脑袋,后来,把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们又一个个被自己昔日的同志推上了断头台,仅亨利·夏尔一人斩首的犯人就有2700人之多,这真是历史的悲剧。
   1981年,密特朗总统上台后取消了死刑,断头台从此进入博物馆,刽子手也因此“失业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青年拿破仑 


   20世纪80年代,中国某高等学校,学生会组织的一次百科知识竞赛中,有一个题目这样问道:
   “古今中外历史上,请举出一个你最崇敬的人物。”不少学生都写道:拿破仑。
   其实,并非仅仅这一个高校如此,当时中国不少高校都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称为“高校拿破仑旋风”。拿破仑在中国高校所引起的这股热潮并不是偶然的。这个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步入正规,那么思想界的主流就是思想解放、言论自由,这与拿破仑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感召下,勇敢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建设自由、平等的共和国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说,作为历史人物的拿破仑,其影响可以说也是历史性的。
   1796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贵族家庭。恰好是这一年,本不属于法国的科西嘉岛,划归法国管辖,或许,这对拿破仑来说是某种预兆。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曾热衷于政治,参加过法国的政党。
   1779年,拿破仑10岁,父母为了让他长大以后适应法国各种环境,多了解法国的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