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2-本草经集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世用治风最要,道方时 
用。(《大观》卷七,《政和》一七九页) 

草木中品
秦艽
内容: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治风 
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菖蒲为之使。) 
飞乌或者地名,今出甘松、龙洞、蚕陵,长大黄白色为佳。根皆作罗文相交,中多衔土, 
用 
二○三) 

草木中品

内容:味甘,微温,无毒。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 ,补虚,小儿 
百病。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 
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其茎、叶治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 
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 
(恶龟甲。) 
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新者,亦 
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世 
方多用,道家不须。(《大观》卷七,《政和》一七八页) 

草木中品
吴茱萸
内容:味辛,温、大热,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 
理。去淡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根∶杀三虫。 
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治白癣。一名 。生 
上谷川谷及宛朐。九月九日采,阴干。(蓼实为之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 
此即今食茱萸。《礼记》亦名 ,而世中呼为 子,当是不识 字, 字似 字,仍以 
相 
其根南行、东行者为胜。道家去三尸方亦用之。(《新修》一三一页,《大观》卷十三,《 
政和》三一八页) 

草木中品
黄芩
内容:味苦,平、大寒,无毒。主治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 
伤。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一名 
腐肠,一名空肠,一名内虚,一名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妒妇。其子∶主肠 脓血。生秭归 
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 
有子。得黄 、白蔹、赤小豆治鼠 。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参、牡丹、藜芦。) 
秭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 
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世方多用,道家不须。(《大观》卷八,《政和》二○ 
七 

草木中品
黄连
内容:味苦,寒、微寒,无毒。主治热气,目痛, 伤泪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 
阴中肿痛。五脏冷热,久下泄 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浓肠,益胆,治 
口疮。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黄芩、龙骨、 
理石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藓,畏款冬,胜乌头,解巴豆毒。) 
巫阳在建平。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 
布裹 去毛,令如连珠。世方多治下痢及渴,道方服食长生。(《大观》卷七,《政和》一七 
五 

草木中品
五味子
内容: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 
除热,生阴中肌。一名会及,一名玄及。生齐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实,阴干。(苁蓉为之 
使,恶葳蕤,胜乌头。) 
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又有建平者, 
少 
》卷七,《政和》一八五页) 

草木中品
决明子
内容:味咸、苦、甘,平、微寒,无毒。主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治唇口青。 
久服益精光,轻身。生龙门川泽,石决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蓍实为之使, 
恶大麻子。) 
龙门乃在长安北。今处处有。叶如茳芒,子形似马蹄,呼为马蹄决明。用之当捣碎。又 
别 

草木中品
芍药
内容: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 
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胜膀大小肠,消痈肿,时行 
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术,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 。生中岳川 
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 
反藜芦。) 
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世方以止痛,乃 
不 

草木中品
桔梗
内容:味辛、苦,微温,有小毒。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脏肠 
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蛊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图,一名白药 
,一名梗草,一名荠 。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曝干。(节皮为之使。得牡蛎 
、远志治恚怒,得硝石、石膏治伤寒。畏白芨、龙眼、龙胆。) 
近道处处有,叶名隐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桔梗治蛊毒甚验。世方用此,乃名荠 
今别有荠 ,能解药毒,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而叶甚相似。但荠 叶下光明、 
滑 

草木中品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 
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猝急肿痛, 
胁风痛,温中内寒。一名胡芎,一名香果。其叶名蘼芜。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三月、四月 
采根,曝干。(得细辛治金疮止痛,得牡蛎治头风吐逆,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今惟出历阳,节大茎细,状如马衔,谓之马衔川芎。蜀中亦有而细,人患齿根血出者, 
含之多瘥。苗名蘼芜,亦入药,别在下说。世方多用,道家时须尔。胡居士云∶武功去长安 
二百里,正长安西,与扶风、狄道相近。斜谷是长安西岭下,去长安一百八十里,山连接七 
百里。(《大观》卷七,《政和》一七四页) 

草木中品

内容:味辛、苦,温、微温、微寒,无毒。主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长肌肤,悦颜色。辟雾露润泽,治风邪 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风流四肢。一名鬼 
卿,一名地新,一名微茎。生崇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恶 茹。 
世中皆用川芎根须,其形气乃相类。而《桐君药录》说川芎苗似 本,论说花实皆不同, 
所生处又异。今东山别有 本,形气甚相似,惟长大尔。(《大观)卷八,《政和》二一二 

草木中品
麻黄
内容:味苦,温、微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 
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治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 
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一名卑相,一名龙沙,一名卑盐。生晋 
地及河东川谷。立秋采茎,阴干令青。(浓朴为之使,恶辛夷、石韦。) 
今出青州、彭城、荣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蜀中亦有,不好。用之折除节。节 
止汗故也。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其根亦止汗。夏月杂粉用之。世用治伤寒,解 
肌第一。(《大观》卷八,《政和》一九九页) 

草木中品
葛根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治伤寒中风头痛, 
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治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伤寒壮热。 
葛谷∶主治下痢十岁以上。白葛,烧以粉疮,止痛断血。叶∶主金疮,止血。花∶主消 
酒。一名鸡齐根,一名鹿藿,一名黄斤。生汶山川谷。五月采根,曝干。(杀野葛、巴豆、 
百药毒。) 
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 
热。其花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