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存在主义从陀斯妥也夫斯基到沙特-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成为我们的对象的任何事物,宛如从“存有”的黑暗背景中趋近我们。每一个对象都是一个确定的东西,但决不是一切“存有”。凡是被认作对象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存有”。

    是不是一切对象的总和形成“存有”的整体?不。正如

 185

    081存在主义

    视界包含了风景中的所有东西一样,一切对象也是包含在它们所在的视界中。正如我们移向空间中的视界而永远不能到达它!因为视界也在跟着我们移动而且每一时刻都在重新把自己建立为Encompa-ssing,客观的研究,在每一时刻,也都是向着一个断的全体发展,但每一个“全体”永远不能成为整个的及真实的“存有”

    ,只是走向新境界时所必须经过的而已。只有在一切合于一个封闭的整体中因而形成一个有限的重叠时,我们才可以借经历一切视界而获得一个单一的封闭存有(one

    closed

    Being)

    ,但是“存有”对我们,不会是封闭的,而视界也不是有限的。所以,从各方面说,我们都不得不归向无限。

    我们探询“存有”

    ,但是随着对象和视界中所碰到的现象的显现,“存有”

    却往后退却,这个“存有”

    我们称它为EncomApasing。

    因此,所谓Encompasing是一种这样的东西:它经常使我们知道它的存在,而本身却不出现,可是我们一切事物都是从它们而来的。

    有了这种基本的哲学思想,我们必须越过一切确定的东西而思索我们所在的Encompasing以及我们本身所是的那种Encom-pasing。这是一种把我们完全倾倒过来的思想,因为它使我们从“确定的存有”

    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不过,这种Encompasing的思想只是初步。

    从其简单性方面说,它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形式概念。若再加以推敲,Encompasing的各种模式便会立刻出现。于是便产生了对Encompasing各种模式加以说明的工作,而只有借Encompasing的各种模式我们才可以了解真理的一切可能情形,幅度和深度等。

 186

    存在主义181

    对一切Encompasing加以说明的动机是来自于我们的理性和存在性。

    什么是理性呢?理性是一种冲动,一种无限表明我们自己以及想与一切事物想通的冲动,这种冲动的范围很广,似乎包括最陌生的和最遥远的东西,探索与所有事物间的关系而不拒绝与任何事物相通。所以,在这里,理性这个字与“理智”根本不同,而与真理的状态相应,因为它能够从EnAcompasing的一切模式中现出来。哲学逻辑就是这种理性的自明。

    这种广义的真理是建立在我们所能成为的存在性之基础上的。

    理智的真理(以及科学的真理)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生命是受某种绝对的东西所指引,而这种绝对的东西只能来自于“决心”。

    “决心”使存在性成为真实的,且在内在活动上形成生命并改变生命。当爱情建筑在“决心”

    上时,这种爱情不再是一种不可靠的泛泛情欲,而是一种实践,真正的“存有”只对这种实践显露。

    想到生命时,我们所必须做的,是要从事一种哲学思维,这个哲学思维借回顾与前瞻而发现真理。但是,除非思想者的实际情状能够充实思想,否则,这个哲学思维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所说的实际情状并不是指一种学说的经营或应用,而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时的一种实践,此种实践在思想的反应中是自己向前推进的。它是一种活动,宛如凭借两个肢翼的向上飞扬。所谓两个肢翼,一为思想,一为实在,而向上飞翔是必须这两个肢翼来支持的,因为只有思想,将会成为许多可能性的空洞活动,而只有实在,则将只是缺乏自我认识

 187

    281存在主义

    因而也没有展露的迟钝的无意识状态。

    我认为这个哲学思维是从心理学而来,它必须改变为“存在性的解释”。

    “存在性的解释”则指向“哲学的世界取向”和形上学。这个思维的意义是在一种“哲学逻辑”中被表现出来,此种“哲学逻辑”不但考究理智及其结果(判断和结论)

    ,而且也在Encompas-ing中发现一切真理的基础。

    “存有”不是所有对象的总数,相反的,在主客分立中,各种对象从“存有”的Encompasing本身延伸到我们的理智,而这种“存有”的Encompasing本身只是超越我们客观理解之外,然而,一切个别的,确定的客观知识是从它而获得了范围和意义,也是从它而获得了“法式”

    ,这个“法式”

    来自于整体,唯有在整体中,这种客观知识才具有意义。

    4。

    何谓人?

    就为其他生物中的一个生物而言,人是人类学所讨论的对象。就它的内在方面说,人是心理学所讨论的对象;就他的客观组织方面说,也就是就他公共生活方面说,人是社会学所讨论的对象。

    总之,在人的经验实在方面说,人可以在许多方面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人往往不只是他自己对自己所知道或能知道的而已。

    就作为可知的某种东西而言,人表现于他的各种经验面相,就作为被知的东西而言,“人是什么”往往视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而定,我们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他就显示不同的面相。不过,一旦他成为知识的对象,就绝对不再是统一体和整体了,也绝对不再是人了。

    因此,如果我们想在哲学上重新确保我们自己作为人的

 188

    存在主义381

    话,我们就不能停留在这个世界中经验人之各种可知的面相上。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无所不是的(如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所说的)

    ,认识人之存在,就是认识整个时间中的“存有”。人是我们所是的那种Encompasing,但是纵然是EnAcompasing,人还是割裂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们以多种方式认识我们所是的那种Encompas-sing,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生存者,看作一般意识,看作精神,看作存在性。就作为一个生存者而言,人是生活在他的世界中的,就作为一般思维的意识而言,人是以探索的态度,在指向客观的对象;就作为精神而言,人在他的世界存在中(in

    hisworld

    exisAtence)创造一个整体的观念;就作为可能的存在性而言,人是关联于“超越性”的,透过“超越性”

    ,人自知其为自由中的自我完成(给予)者。人如何获致统一乃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时间上是无限的,也是不能解决的,然而确是一条研究人的道路。人是比以往更不能了解自己的。

    在哲学思维时,人不是在其他各种生存者中的一种特别的生存者。而自知为某种唯一无二的东西,为某种无所不包的东西,为某种完全开放的东西,为这个世界中最伟大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为“存有”的例外,为分散的“存有”的交会点,因为透过人,“存有”才自己对自己显示出来。

    5。

    何谓“超越性”

    (Transcendence)?

    我们觉得人是这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就我们自身即是人类这一点而言,我们想知道我们自己是什么以及可能是什么?

    然而老是专注于人,会造成一种过度的现象,因为,只专注于人,那些重要的东西似乎被失去了。人是不能在他本身的基础上被了解的,当

 189

    481存在主义

    我们面对“人之存在”时,“彼”

    (the

    other)也被展露出来了,透过这个“彼”

    ,人才存在。

    因为人在作为可能存在性时,那便是“超越性”

    ,但当人在作为这世界中的知觉实体时,“超越性”似乎并不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的。其存在本身(its

    being

    itself)是可疑的。不过,一切哲学思维都是指向一个目标,即获得对一切“超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