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赢 winning-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理。在产品销售方面,我找到了一位聪明人,也是该部门的老手。在制造经理的位置上,我的选择同样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人,他在同一事业部的另一个部门有过出色表现。    
    但我那时并没有想到,这几位经理人除了完成我布置给他们的工作以外,并没有更大的培养前途。我们的业务在迅速成长,可他们却没有显示出同公司一起成长的才干。实际上,当我们的业务运转到第四年的时候,他们全都离开了,我们只好补充更强的人手。    
    在初次招聘经理人员的时候,我没有更多的经验,我只希望赶紧找到能够把工作完成的人。可事后我开始明白了,努力寻找那些有极大潜力的、能够与业务共同成长,或者能在公司其他部门得到更高职位的人是合算的。雇用一位技能水平高但没有潜质的人—他们虽然能脚踏实地达到目标,但除了现有的职位以外不会有更多发展—可能是有诱惑力的,因为那可以满足你的现实需要。但是,这些人很快会失去活力,他们对太熟悉的工作感到厌倦,但是又像我原先遇到的情况那样,不能胜任新的挑战。这些人不但自己没有发展前途,还会让手下的员工感到气馁,因为那也妨碍了部下的升迁。    
    那么,我推荐一条简单的法则:在招聘员工时,不要给他们提供职业生涯的“终极职位”,除非这个位置是一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或者CEO。    
    6。 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知道你选择的人是否合格?    
    通常是在一年以内,最多不超过两年,你挑的人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成绩就应该相当明了了。    
    一个人是否缺乏活力和执行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是,想在一个新环境中判断某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激励能力和决断力,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激发自己的团队,或者做出艰难的决定之前,人们往往希望能做更充分的准备。但是,如我所说,最多不能超过两年,如果某位仁兄仍旧辜负了你的期望,那就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开始做让这个人离开的准备。如果你认真履行了自己的领导职责,不断地给他提供了反馈,那么该员工应当不会对此感到太吃惊。另外,一个比较公平的了断措施也可以帮助你平息人事变动的影响。    
    找到合适的员工是非常困难的。当我是一名年轻的经理时,我选对人的概率大约是50%。30年后,也仅仅提高到了大约80%。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有时候用人不当,不要太为难自己,尤其在你刚刚起步的时候。    
    情况是会转变的。员工在变。你也在变。    
    可是要记住,每次在人员招聘上的失败都是你自己的责任。你一定要亲自把这件事处理好,不能把后果推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身上。你应该担负起责任,妥善而公平地安排好结局。    
    现在来回答在圣迭戈提出的问题。    
    “在面试中,您可以提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以帮助自己决定到底雇用谁呢?”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我只能了解到应试者的一个方面,那我希望知道,他离开自己原来的职位的原因,以及上一次离职的原因。    
    是环境?是老板?还是团队?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离开原来的公司呢?从那些答案中可以发现非常多的信息,要不断地发现和挖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那个应试者对自己的职位或者企业要求太高了—他希望老板对自己完全放手不管,同事们也完全赞同自己的意见。可能是他急于得到更高的报酬。或者说,他放弃自己原来的职位是因为他正好具备你所希望的那些东西:活力太旺盛,原来的企业留不住他;有出色的激励才能,渴望管理更多的人;锋芒太露,为自己多愁善感的老板所不容;以及强大的执行力,使他需要迎接更多的挑战。    
    最关键的一点是:仔细倾听,深入应试者的内心。为什么一个人会放弃自己原来的职位将告诉你许多事情,这可能比其他任何数据都更为重要。


第四部分 招聘第23节 小结

    招聘的目标是得到赛场上最合适的选手。    
    幸运的是,出色的人到处都有。你只需要知道怎样去挑选。    
    要雇用你喜欢的人是非常容易的。毕竟,在自己每天醒来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你需要与他们在一起共事。要雇用具备相应经历的人也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们马上就能完成你所交代的任务。    
    不过,仅仅是友谊和经验还是不够的。你要招聘的每个人必须具备正直、智慧和成熟的品质。在考察了这些条件以后,再努力寻找那些具备4个“E”品质和激情的人。除此之外,对于高层人员,还要期待他们拥有真诚、敏感性、爱惜人才和能屈能伸的品行。    
    把全部因素结合起来,你就会得到能“赢”的人。


第五部分 问题无处不在第24节 五花八门的其他问题

    在本书的前言部分我曾说过,创作本书的灵感,来自过去几年里我在自己的环球旅行中所听到的各种问题。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以及我相关的回答,组成了此前19个章节的内容。    
    然而,还剩下这样一些问题,它们难以归结到单独的某一个题目—例如领导力、招聘、变革、战略或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中。这些问题要么太宽泛,要么太狭窄,既特殊又不常见,不符合通常的分类标准。    
    但它们又关系到几个贯穿全书的主题—例如,企业中坦诚精神与积极行动的重要性、有效的业绩考评、倾听的作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精英文化的威力、变革的绝对必要性,以及永远不要把自己当做受害者。    
    所以,我将以“五花八门的其他问题”来结束全书,希望这部分内容覆盖了前面所忽略的某些方面,也希望它们能帮助你回顾我们曾经探讨过的话题和得到的主要教训。    
    下面这个问题是我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一次工作午餐会上听到的,与会者是来自不同产业的大约30名CEO:    
    在过去10年,我们在员工培训和流程改进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改善了公司的经营面貌。加上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我们已经非常有竞争力了。但现在来自中国的竞争正在排山倒海地扑过来,我们又该如何生存?    
    在其他地方我也听到过类似的疑问—当然,中国除外。    
    例如,2001年我来到都柏林,几个月以前,Gateway公司刚宣布它将关闭设在当地的工厂。一位负责技术工作的爱尔兰经理忧心忡忡地问我,“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长期繁荣已经走到了尽头?”2004年,在米兰,我与一位来自德国的经理交谈,他似乎认为,自己公司惟一的希望就是出售给某家看中了它的欧洲分销能力的亚洲公司。同年,在芝加哥,一个位于克里夫兰的机械备件制造商也痛苦地向我描述,中国人如何不断压低竞争产品的价格。“他们还会给俄亥俄州留下一星半点的制造业吗?”他问。    
    关于中国的这个问题,答案可不简单。是的,你也听说过,中国有它自己的难题—例如缺少合格的中层经理人;他们还有大量的贫穷农业家庭,需要向缺乏准备的城市迁移,难以找到足够的就业机会;笨拙低效、官僚习气的国有企业依然占据着经济中的重要部分;银行也为大量的呆坏账所困扰。    
    但是对中国而言,这些困难都并非高不可攀的大山,这个国家强劲的经济发展推土机可以轻松碾平前方的小土堆。在过去20多年里,该国经历了令人眩目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这给当地人带来了超强的自信心。此外,中国还有很多优势:大批廉价而勤奋的劳动力,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队伍也在迅速扩大。    
    还有,这里有出色的职业道德,而这可能是最大的竞争力。企业家精神和竞争意识正在被中国文化所吸收。去年,我对上海和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由当地的一位经理人做东。她说,自己每天在办公室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6点,回家与丈夫和儿子吃饭,晚上8点钟又回去工作,直至午夜。“这种情况很普遍,”她说,“每周6天。”而且她是在为一家美国的跨国企业工作!    
    所以,面临中国的现实攻势,你该怎么做呢?    
    首要的一点是,从沮丧中走出来。从米兰、墨西哥城到美国各地,许多人的这种凄凉心态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能帮你什么忙。    
    实际情况是,世界上的发达经济体并没有都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发达国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