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乐是一种习惯-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了的事情。”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张格林在报道中说:“从许哲身上,记者看到另一番人生哲学:什么也‘没有’,并不表示不能让人依靠。”在2003年9月27…2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格里菲思大学2003年“和平途径”研讨会上,罗夫萨密教授指出:“注重内心平和与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的和平教育教导我们:一个人的利益与全体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人类如今前所未有地共享一个共同的命运。特丽莎·许做出的将内心平和与社会行为融和贯穿在其一生的服务中的典范令人注目而鼓舞人心。” 净空法师认为,许哲的快乐习惯体现了“不平常就在平常中升起”的境界。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   我们游走于平凡的生活中,轰轰烈烈、起伏跌宕的不平凡经历往往是我们普通人的隔岸之景。诗人北岛有诗言:“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那么,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许多朋友会说:保持平常心呗。的确,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当我们真的能够时时以平常心面对日常生活,快乐自然就应运而生了。因为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意味着我们已拥有了从容的习惯、坦荡的心智和纯真的眼光,意味着我们已在平常的生活中生出不平凡的境界啊!许哲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常的生活,可她贯穿一生的快乐习惯,不正彰显出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境界吗?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有一种贯穿始终的核心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散射出极具亲和力的思想光辉,这就是:人人皆可成尧舜,人人皆可成圣人。当佛教东渐进入中国,“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又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圣人品德和佛陀品性均是生发于平常人群,且回归于平常人群,绝不是神性的特质而使我们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因为这种品质就深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许我们不敢奢望成为圣人,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但当我们检视内心的时候,会发现,快乐的天性一直深潜在我们内心的海洋中。想一想,我们幼年时的快乐天性是不是被成年后的世俗纷扰蒙蔽得太久了呢?就用“人人皆可成圣人”的精神去张扬我们的天性吧。我们不必去企求神灵的恩赐与怜悯。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生活,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对我们的生活负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至真至纯的本性呀!   孟子说过:“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不要说生活中苦多乐少,用心吧,用心去挖掘我们内心的快乐潜质,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快乐细节,让快乐成为我们的本性和习惯,我们都可以成就为一个快乐的“圣人”,都可以让“不平常就在平常中升起”。


不平常就在平常中升起我快乐!

    境由心生。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而保持年轻快乐。    
    ——许哲    
    当快乐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给快乐找理由了。因为快乐,所以快乐。这就是习惯的非凡力量。    
    “你快乐吗?”    
    在不久的将来,当有人又向我们问起这个问题,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快乐!”    
    那时,快乐已经是我们的一种习惯了。    
    


不平常就在平常中升起相关评论

1。中国人,你为什么快乐不起来? 链接:culture。news。sohu/20040804/n221344579。shtml


相关书评快乐法则

        
     《快乐是一种习惯》是一本不久前在中国出版的生活励志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新加坡106岁人瑞许哲的生活快乐哲学。    
       对许哲我们该不会陌生,她在我国多次得到社会服务荣誉。一生致力于照顾老人的她,以助人为乐。她的生活哲学也不复杂,就是不执着,不贪求,平平淡淡,就能快快乐乐。    
      《快乐是一种习惯》能在中国社会已普遍形成的价值观上搅起波动,让人重新思考对待生活的心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快乐和健康需要很多前提,比如富有的物质生活和理想的现实等等。    
    值得探讨的因素,也许是中国人对日渐物化的社会开始感到茫然,觉得这样追下去也不见得就快乐,在精力倾注于虚浮的追求却感到无所适从之下,对跳入眼帘的生活新思维都会特别留意。    
    中国经济虽然腾飞了,无论是已爬到高处或为数更多的滑倒者,在回首与重新估量真正的快乐时,只落得忧烦和感觉模糊。在“欲望无边、心性烦躁”,并开始出现“大茫然”之际,这本书确属天籁梵音,也因此它一出版,就得到积极反响。    
      然而让我更深思一层的是:在中国目不暇接的书架上,新加坡老人的快乐哲学能以如此漂亮的姿势跳上畅销龙虎榜。原来,忙碌的中国人竟还有时间看书,而且也关心这类题材的书。    
      来源:《参考消息》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