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6年第08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您看网上的文字吗?您能否简单评价一下网络文学? 
方方:看。我是老网民。武汉热线开通的第二天就上网了。看着网络的进步;也看着网上文字的进步。网络文学跟纸质文学一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为发表的自由;相对来说;垃圾就更多一些。网络文学给写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开阔的天地;让大家摆脱了编辑的关卡;的确很让人开心。但正因为发表太容易;对作品的要求相对就低得多。想到哪写到哪;缺少推敲的过程;所以;它常常显得粗糙。不过;没关系;这是个必然过程。而且好作品也总是需要一些不好或一般的作品垫垫底的。另外说一点最大的感受;可能是网络写手大多年龄轻的原因;网络文学的“文艺腔”太重;很多更像是写学生作文。 
记:您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生存还是因为爱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方方:最初是热爱;因为我们写作的时代是没有稿费的时代。发表作品顶多送你一个笔记本。后来有了稿酬后;便兼而有之了。八十年代我大学毕业;月薪只有五十几元;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母亲;稿费对于我来说;就太重要了。及至现在为止;稿酬仍然是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工资根本不够用。 
记:您现在写作的动力是什么? 
方方:写到这时候;热爱应该还是占大头。隔几天不写作;人就会不舒服。 
记:作为一个文学新人;是学习传统的写作还是现在较为流行的网络写作? 
方方:用什么方式写作;全在个人;什么方式使你觉得愉快;就用什么方式好了。传统的和流行的;从来都是各有各的好。多读书;多写;不要着急;水平自然会提高。 
记:请谈谈您的写作经验如何?谢谢! 
方方:经验的确很难谈。重要的是自己喜欢;以前是拿起笔写东西就满心愉悦;现在是坐到电脑前;不写点什么就空虚无聊。其次是要多写。尤其不要怕失败。说来说去;都是些套话。但这些套话却正是流传多年的真理。 
记:作为一个主要写作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主流话语中的作家;您如何看待中国当前没落的先锋实验小说作品和一切探索样式的小说文本?你有没有尝试非现实主义作品的想法呢?? 
方方:首先我觉得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写小说;最关键的是你要把它写好。好的小说;无论它是什么主义的;我都会喜欢。我读作品跟我写作品一样;从来不跟风。另外;你大概看我的小说看得不全;更多的是看评论家的文章;而我实际上很多作品也不见得就是现实主义的。就我的写作感受来看;现实主义的小说最难写。 

责任编辑何子英 
诗歌秀



挎挎当了工人;他原来的志向是当诗人。 
挎挎大名叫施心羽;这个名字是他外祖父起的。挎挎在家排行老六;也许是父母已失去了往日激情;在制造第六个孩子的时候进入了程序化施工;决定了他普通的经历:出生是个普通婴儿;在学校是个普通学生;毕业后是个普通待业者;参加了工作;就是个普通工人。上小学时;挎挎家住在北方的一个挺大城市。小学教语文的孙老师让同学各言其志;大家都工程师、科学家、飞行员地响成一片。问到挎挎;他正趴在课桌上做梦;梦到自己在马路上卖冰棍。他不吆喝;而只顾自己吃。一会儿一根;一会儿一根。吃到第五根的时候;挎挎突然被同学推醒;他揉着鸡屁眼式的小眼睛回答:冰棍。同学哄堂大笑。孙老师郑重宣布:没有大志向;就永远是个普通人! 
挎挎志向普通;相貌也一般:小眼睛;大嘴巴;奇形怪状的脑袋像被母牛踩了一脚。穿衣服总是窝窝囊囊的;裤子袜子经常挎下来;大家就叫他“挎挎”。挎挎呢;喊就应;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因为那个年代;谁都免不了有“外号”;一个人没外号;就等于战士没有武器、司机没有方向盘、医生没有听诊器。 
对孙老师的论断;挎挎挺高兴;他觉得“普通”也没有什么不好。大街上有很多麻雀飞来飞去;谁也不去理睬;如果出现一只漂亮的黄鹂;大家眼睛一亮;想办法也要把它逮住。“普通”好像是多了层伪装色;可以隐藏在一大堆人里;干点什么坏事;谁也不会注意。 
挎挎的外祖父是读过私塾的国民党旧军人;外祖母是旗人后裔;因此;在挎挎的遗传基因里也有了四分之一的迂腐和清高;四分之一的懒散和虚幻。这就导致他的普通里又多了点特殊;平淡中多了层怪异。外祖父“文革”中受到冲击;归西时遗留的东西有:罗马手表一块、玳瑁老花眼镜一副、福建脱胎漆烟具一套、各类书籍约120本。挎挎把一大堆发黄的书抱回家;堆在厕所马桶的水箱上面。挎挎并不知道;自己每次上厕所;都有很多世界级的文化名人作伴。其中有莎士比亚、莱蒙托夫;有李白、杜甫、罗贯中、施耐庵。挎挎解小便;面对水箱上的书;进行各种猜想。每次解大便;就抽一本出来看。《三国演义》是挎挎首选的厕所读物;当读到“三英战吕布”时;他坐在便池上忘记了擦屁股。挎挎的哥哥姐姐在外面憋得团团转;把厕所门拍得山响。后来为了不占用太多时间;就不看长篇;只读诗。挎挎专攻唐诗;每次读一首;就这样;他在厕所里读完了《唐诗三百首》。 
挎挎当即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当一个诗人;出一本诗集。 
后来;挎挎举家南下;他也高中毕业;再后来;挎挎揣着诗人的半截梦;进厂当了工人。 
这是武汉一个普通的国营机械厂。和挎挎一样;每天都有几百号普通工人;穿着普通衣服、提着普通口袋、骑着普通自行车、带着普通表情、打着普通饱嗝、放着普通臭屁、拥进普通大门。 
挎挎在人群中打着呵欠。昨天晚上一只花脚蚊子钻进了蚊帐;咬了几个红点。为了消灭这个蚊子;他几起几伏;昏头昏脑;整夜不得安眠。早晨的阳光照进挎挎的大嘴;沾在牙根上的葱叶碧绿可鉴;郊区的菜农用大粪把这些绿色植物喂得极肥。上班前;挎挎在工厂附近的小吃摊“过早”(注:吃早饭);他要了碗虾皮紫菜原汤水饺;碗上漂浮着绿色的香葱、黄色的虾皮和紫色的紫菜;他又加了勺红辣椒;吃出满头大汗。挎挎满意地打着饱嗝;掏出两毛钱一包的白金龙香烟;很老练地在“鸡啄米”式的打火机上顿着;然后叼在嘴里;“啪”的一声点燃。然后;挎挎蹁腿骑车进了工厂大门。 
这辆自行车已经骑了十多年;是挎挎的父亲用了20多个工业券在国营商店买的。那天自行车推回来;全家人都很高兴;围着自行车品头论足;挎挎更是心花怒放。没有自行车的时候;他总是借同学张力伟的车骑。挎挎去过张力伟的家;张力伟的父亲是医学院的教授;他家的窗台上养着金鱼;阳台有绿色植物;客厅还有一只硕大的收音机。张力伟打开收音机;一只小灯慢慢发出绿色的光;里面传出很好听的音乐。张力伟家的自行车是外国进口的;上面有很奇怪的商标。张力伟和挎挎很好;但每次借车都反复嘱咐挎挎要仔细。现在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挎挎翻箱倒柜找破布;没有合适的;最后偷偷把自己的背心撕了一块。 
自行车很干净;挎挎还是认真地擦车;最后连每根车条都擦了。自行车被挎挎擦得乌黑雪亮;挎挎靠近大梁;照见自己变形的脸;他笑了。挎挎看见自行车笼头上有个商标;商标是个白色的小鸽子;鸽子下面有一排弧形的小字:国营天津第一自行车厂出品。笼头上有个车灯;后轮子有个小摩擦发电机。挎挎把自行车支起来;使劲摇脚蹬;后轮飞转起来;发电机发出嗡嗡的声音。车灯射出一道黄黄的光柱;照在家里那破破的墙上。墙上贴了很多旧报纸;那是爸爸用糨糊贴的。挎挎家的房屋漏;天气很潮;梅雨季节墙上就发霉;花花绿绿的一大片。报纸贴上去就好了;挎挎躺在床上;歪头就可以读报纸上的字。从这些旧报纸上;他知道了很多国家大事。知道了很多国家大事后;挎挎进厂当了工人。 
机械厂是灰色的。挎挎进厂;第一眼看到的是那个灰色的、高高的烟囱。那是个水泥砌成的烟囱;直耸在锅炉房的后面。挎挎仰头望去;烟囱里冒着黑烟;飘到高处;和铅灰色的天空融在一起。第二眼看到的是车间的两扇灰色大铁门;上面刷了灰色的油漆;油漆剥落的地方露出斑斑锈迹;还隐约可见“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的红油漆标语。第三眼看到的是车间里灰色的机床;加工车间机床气势恢宏;车、铣、刨、磨、钻、镗;50多台机床;都是灰色的;它们排成一溜;开动起来灯光灿烂、马达轰鸣。挎挎认为;这样到处弄成灰色也不错。因为武汉天很热;工厂树少;热得更无法忍受;大家的脾气就格外的烦躁。灰色的建筑、机床;和蓝色的工作服又给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